APP下载

浅谈汝瓷的色与艺

2020-06-19谢朝武谢俊辉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汝瓷釉色青绿

谢朝武?谢俊辉

摘要:瓷器发展至宋代,已达到高峰。以纯净素雅的釉色取胜的汝瓷,其釉色主要有豆绿、天青、葱绿三种,它们或浓或淡、或深或浅,而都离不开青绿色这一基调。宋人尚青,当一种色彩上升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并能给人愉悦的审美感受时,汝瓷器物便实现了由实用到审美的跨越,由物质到精神的飞升。因此,从艺术视角解读汝瓷的釉色,更有利于发掘技术层面以外的民族文化心理与时代审美风尚等因素对汝瓷的影响,从而为汝瓷之所以能在各色瓷器中独领风骚给出一个更趋近本源的解答。

关键词:汝瓷;釉色;青绿;技艺

在中国古代灿搭的陶瓷文明史中,青色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青瓷,因器物逐体表面的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的青色釉而得名。釉是从陶到瓷转变的关键,其成色主要是釉中所含的铁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在早期的烧造过程中,受技术条件限制,不可能将原料中铁分子剔除,加之铁元素普遍存在于一般的岩石和土壤中,因此,不得不说青瓷的出现是偶然之中的一种必然。及至宋代,汝窑的工匠创造性发明了高硅低铝的瓷土配置方法,合理的控制了窑温,使青色釉的出现稳定在一个相当高的区间,这就逐步摆脱了青瓷出现的偶然性因素。当人们开始刻意追求那一抹青色,将瓷器的发展方向限定于青色时,青色的涵义便超越了颜色的范畴而延伸到了精神文化领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审美符号。

汝瓷作为“弃定用汝”的新宠,不仅仅是因为其采用满釉支烧的技术,弥补了定窑有芒口的工艺缺陷,更重要的是其以玛瑶入釉,使青色在瓷器中稳定下来。这种青色,正如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所讲;“土细润如铜体,有厚薄,色近雨过天青。汁水董厚若堆脂,有銅骨无纹,铜骨鱼子纹二种。”蓝浦说汝窑“色近雨过天青”,充分强调了汝窑独特的釉色。因此,品鉴汝瓷首推釉色就自然而然。

汝窑的基本特征、本质或者特色,或者说汝窑之所以成为汝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汝窑独特的釉色。那一抹青色的出现,不但打破了自唐代以来形成的南青北白的格局,而且为陶瓷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审美道路。当一种色彩上升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并能够引起身也的愉悦时,对于它的解读,无疑应该加入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色彩是观念的、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审美的,它不仅诉之于视知觉,同时还受到文化传统的制约,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种指示性意义。首先,青色并不是一种特定的颜色,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统一为“青色”,这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所说的那样:“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青,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相应的,汝窑的代表色就有天青,豆绿,豆青,天蓝等,并且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盛弥足珍贵”之说。其次,青色来源于中华先民对于大自然现象的描绘与总结。“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黄,晃也。晃晃日光么色也”;“白,启也。如冰启时之色也”;“黑,晦也。如晦咳之色也”;中国古代视这五色为“正色”,而暗含了吉祥之意。久而久之,青色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就成了万物复苏,生生不息的象征。只有顺应色彩的象征性、寓意性才是吉祥的、审美的。这样一来,色彩观念就作为一种富有特殊涵义的认知图式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创造。中华民族对青色的喜爱及对青色的认识和运用正体现了民族对色彩的审美。将送样一种观念投射到陶瓷艺术创作之中,即显现为对青色釉的偏爱。再次,在中国古代,青色还关联了特殊的涵义,引发了独特的解释。青色,既蕴含丰富的色彩,又与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相契合,从而,青色釉的内涵变得丰富而稳定。当我们的眼睛与这个“青”的世界接触时,当我们满怀疲意的心灵与远古的青瓷进行交流时,那一抹青色能引领我们进入雨过天晴,纤尘不染,不以物累,自然纯真的境界。

釉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中国的瓷器则将这一灵感演绎的淋漓尽致,给人类的审美创造留下了丰富多彩,优雅高贵的审美形式。据考证,古陶瓷的釉色大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强调光泽美与色彩的灿烂,以低温铅釉为代表,由绿、黄、蓝几个主要原色组成;第二类为典型化的釉色欣赏,强调色泽上的强烈对比;第三类釉色光泽上的取向单色釉,在色彩上讲究颜色的微妙变化敏感体察,即通常所说的“灰颜色”。汝瓷即为第三类釉色的杰出代表,它的釉色并不是十分透明,其所孜孜以求的是蜡泪痕的乳浊,类冰似玉的质感。例如汝官窑在烧制青瓷时为了追求美玉的质感,在烧造工艺上一方面先烧氧化焰,后烧还原焰,另一方面,又控制在较低溫度(1125°C-1225°C)下烧成,并有一段保温慢冷时间,以催化析晶,使釉中有大量钙长石的短针状晶体析出,送样一来,其釉面不仅呈现出淡淡的天青色,还产生出一种玉石般的乳浊感。为了追求似玉的质感,据南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中的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含有玛璃末油”,将玛瑙粉掺入釉料当中,足以见得工匠为了追求玉的质感所付出的代价之大。然而,宋人对于瓷器似玉质感的狂热追求不仅仅在于工艺上的执着,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渴望。

宋代是一个重文抑武,以文为尚的时代,文化气息非常浓郁,从而将人格修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整个社会氛围为青色釉的选择与保持提供了文化助力。因此,宋代瓷器对玉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制瓷工艺技术的实践上,而且还表现在观念和理想上。宋代诸帝皆精研美术,徽宗赵佶倦于政事,却对艺术情有独钟。正是这样的治世理念给予审美和艺术的伦理教化功能以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甚至直接把艺术作为“明道致用”、“垂教于民”维护封建秩序的手段。宋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最发达的时期,上自皇帝本人,官僚臣宦,下到各级官吏和地主乡绅,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汝瓷的悠悠清韵,既不像五彩那么夺目,也不如青花那么显眼,却能集中体现上层社会在艺术欣赏上所追求的幽玄苍古之美。

如果说过去人们对汝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物质层面,那么,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汝瓷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和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一种可与唐诗、宋词比肩的文化符号。用汝瓷纯净、素雅的天青色为现代人的也灵保留一片自然美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黄金谷.光泽与象征——中国传统瓷釉的精神内涵研究网.南京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汝瓷釉色青绿
青绿人家
当代汝瓷的美学特征及其创新设计
如意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