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首批空战勇士吴奇

2020-06-19杨志军

百年潮 2020年4期
关键词:敌机空战大队

杨志军

1927年10月13日,吴奇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吴家牌坊的一个书香门第。1944年,新四军抗大第九分校副校长冯定推荐其进入抗大五分校,从此吴奇走上了革命道路。

吴奇在抗大五分校知识青年学员班学习期间,因日伪“扫荡”随分校辗转多地,生活十分艰辛,但既是学员又是校后勤处会计的吴奇却毫不在意。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吴奇随新四军第三师北上,任七旅十九团后勤处军需助理。两淮战役后,三师奉命进军东北。1945年9月28日,吴奇随十九团从淮安徒步北上,于11月25日到达锦州附近,历时近两个月。吴奇随部队徒步行军跨越了江苏、山东、河北、热河、辽宁五省,行程3000里。由于锦州失守,12月1日十九团进驻阜新炭矿病院,吴奇被调到旅部后勤部负责给养工作。

1946年2月13日,林彪在彰武、法库地区发动了秀水河子战役。此役打得非常惨烈。吴奇所在的新四军三师七旅官兵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不断冲锋陷阵,鲜血染红了白雪覆盖的道路。战斗从黄昏打到第二天上午,没有机动队,也没有预备队,最艰难的时刻,机关人员、炊事班等后勤人员都上了战场。吴奇等机关人员随阻击部队进至王家窝棚地区阻援,国民党士兵用机枪向我方阵地扫射,危急关头,吴奇拿起一支美式M3冲锋枪,趁着天还未亮迂回到敌身后,用冲锋枪一阵扫射,敌机枪顿时哑火。吴奇大喊:“想活命的举手投降,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六个国民党士兵以为我军已将其围住,于是放下武器举手投降。这次战斗吴奇一个人活捉了六个俘虏,荣立个人二等战功一次,后来这件事还被编入音乐话剧《迟来的红五星》。

吴奇

4月18日,四平保卫战中,七旅奉命守备三道林子,这是四平侧后之主阵地与制高点,扼四平的咽喉。按七旅首长指示,吴奇等作为第二批突击队,配合二十一团作战。旅部参谋马益德带领吴奇等坚守前沿阵地,鏖战至5月19日,部队伤亡严重,后七旅奉命向长春、五常撤退。在战地医院,一个伤员报告旅部参谋马益德,说如果不是吴奇在路边发现他并背他回来,自己可能牺牲在路上了。这次战役,吴奇再立二等功一次。

1947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在哈尔滨成立培养驾驶员的汽车学校,从民主联军总后机关、各纵队后勤机关抽调部分干部担任学校领导,分管训练、保障工作,吴奇进入汽车学校。11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到汽车学校招收飞行员,吴奇体检合格后入选。到老航校后,在四平解放战、保卫战、攻坚战中屡立战功的吴奇作为优秀干部被推荐到第三批学习。从此,吴奇开始展翅蓝天,搏击苍穹。

第三批共46名学员,吴奇与张洪清、宋亚民、王天保、朱学才等为一个互助学习小组,学校在第一批学员直飞高练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让他们沿用了“三步并成一步走”的办法强化飞行训练。为了早日飞上蓝天,吴奇在地面上反复熟悉起飞、上升等一系列数据,一有空就坐在练习器上一遍一遍地练习。为了使动作标准,他要么找张洪清、要么找宋亚民一起相互学习。为了防止动作过大、过粗,达到轻握驾驶杆的目的,吴奇所在的互助小组常常练到深夜。为了掌握更多的飞行技能,吴奇还利用休息时间爬到屋顶看地平线,目测高度,白天看飞鸟、夜晚看星星,来增加眼力。

由于学习刻苦,吴奇的飞行技能进步很快,负责飞行教学的教官对吴奇的训练成绩十分满意,推荐他去试飞滑翔机。之后,学校派吴奇在内的八名优秀学员前往哈尔滨马家沟跑马场机场,主要任务是掌握滑翔机驾驶技术,为下一期的学员摸索经验。当时,他们飞的是校自行试制、试飞成功的滑翔机,是有很大飞行意外危险的,但吴奇等人在教员鲍武生的精心教授下,很快掌握了飞行技巧。1949年11月7日,吴奇以优异成绩从航校毕业后,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驱逐机学校(1949年12月20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航空学校)学习。

1950年6月19日,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成立。吴奇结束在第三航空学校苏联喷气式飞机的飞行训练后,于8月8日随所在的空军第四混成旅驻防上海。空军第四混成旅最初是准备配合陆军和海军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和台湾的,但成立后的第六天,朝鲜战争就爆发了。为了加强东北地区的防空力量,10月27日午夜,吴奇所在的空军第四混成旅奉命移防东北,不久后改编为空军第四师,驻在辽阳。方子翼师长率领吴奇他们接收了苏联空军的一些装备,进行改装训练和作战准备。12月4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给空四师下达了作战电令,令全师以大队为单位轮番进驻安东(今丹东)浪头基地,进行实战锻炼,并指定从吴奇所在的十团二十八大队开始。

二十八大队十名飞行员,是我空军最早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大队。他们都是来自陆军的优秀的年轻干部,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英勇作战精神;他们都是在老航校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掌握了飞行技术,飞过日制、苏制活塞式飞机,在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上完成了中队、大队编队和单、双机空战课目的优秀学员。这十位抗美

援朝空军首批勇士是:大队长李汉(后任第四航校副参谋长)、副大队长李宪刚

(后任空十二军副军长)、中队长赵明(后任空二军副军长)、飞行员张洪清(后任空三军军长)、孙悦昆(后任空军指挥学院正师级研究员)、宋亚民(后任空十一军参谋长)、褚福田(后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吴奇(1951年10月16日空战中牺牲)、赵志才(1951年1月21日空战中牺牲)、魏梦云(1951年10月2日空战中牺牲)。

第三航校速成班一班飛行员毕业合影,二排右三为吴奇

12月21日,吴奇随二十八大队到达浪头机场。在苏联空军帮助下,二十八大队制订了实战练习计划。26日,进行了第一次战区航线飞行。28日,开始担负实战锻炼的战斗值班,这是志愿军空军第一次战斗出航。当天下午,按协同计划配合苏联空军迎战,但因经验不足,未能发现美空军飞机。此后,又有几次战斗出动,都未能与美空军飞机直接交锋。一连五天战斗出动中,苏军前后编队都将二十八大队编队丢在后面,等苏军打完了仗,二十八大队连敌机的影子都未见到。原来,苏军飞行员有所顾虑,一怕承担中国朋友损失的责任,二怕中国新手把他们当敌机打,三怕中国人抢功。

首批参加抗美援朝空战的空四师十团二十八大队,左四为吴奇

于是,二十八大队飞行员要求单干。1951年1月1日,方子翼师长请示上级后,和二十八大队大队长李汉研究了一个方案:在形式上,与苏军仍按协同计划值班、出战;但是,空中编队当听到我方通报敌我相距30公里及其关系位置时,便一面向敌机方向严密搜索,一面取500—1000米的正高度差,区分好攻击和掩护梯队,飞向敌机,发现敌机后冲下去打一个攻击即行退出,不恋战。就这样一仗一仗打,定能取得经验,学会空战。

1月5日,二十八大队第一次执行该方案。当天上午发现敌机后,李汉即率队随苏军编队加速前冲,但敌机迅速逃入黄海,虽未接敌,但二十八大队真实地摆出了打的阵势,等于实战了一次,大家都非常高兴。1月21日,二十八大队同美国空军打了第一次空战,李汉在队友配合下,击伤敌机一架。

在初次空战胜利的鼓舞下,二十八大队情绪更高、信心更大。23日,打了一次出色的反封锁反轰炸的大空战。当天,二十八大队起飞作战时,十多架美军F-80飞机蹿到浪头机场上空,封锁跑道,压制起飞,二十八大队毫不畏惧,强行起飞反击,编队尚未集合就将敌机击退,并追到新义州上空,同苏军一起与几十架敌机战斗了半个多小时。虽未击落敌机,但收获不小,支援了苏军,保卫了目标。

29日午后,二十八大队随苏军出击,李汉率8机编队飞抵定州,在战友吴奇(2号机)等配合下,李汉(1号机)击落、击伤F-84型飞机各一架。李汉成为抗美援朝时期打下第一架美军飞机的战斗英雄。这次战斗,开创了我志愿军空军击落美空军战机的先例,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51年2月2日,吴奇所在的十团奉命回辽阳基地休整。2月9日,由在于空战中表现英勇,吴奇获二等功。3月2日,回辽阳基地整训。9月12日后,十团、十二团一起进驻安东一线作战,吴奇也再次前往。

9月25日起,空四师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空军展开了多次激烈的大规模空战。10月5日10时11分,十团团长阮济舟率吴奇等驾驶20架米格-15战机,在苏空军98架歼击机协同下,与敌20余架F-80战机在清川江桥东南上空展开空中激战。此战,吴奇击伤美军F-80战机一架。

10月16日8时29分,空四师十团、十二团配合苏联空军作战,吴奇等人驾驶36架战机进入新义州东南后,与美军十余架F-86打头阵、B-29轰炸机尾随的混合机群展开对战。吴奇在掩护战友岳昌明脱险的战斗中击落美军F-86“佩刀式”战机一架。

吴奇返航后,当地面人员前来提取射击胶卷时,他再次接到指挥部起飞命令。14点55分,吴奇按指挥部命令随中队飞抵清川江上空迎敌,此时美军156架F-86战机与8架B-29轰炸机已开始在清川江附近轰炸扫射。进入战斗队形后,吴奇按大队长李汉要求搜索前进,李汉话音未落,敌机已蹿至我方机群上空,李汉见敌情突变,令编队转向东南方向前进,调整飞行方向、射击角度后正面进攻。

“吴奇注意,正前方有敌机!”听到大队长李汉声音后,吴奇看到六公里外有十余架F-84战斗机正向自己正面扑来,高度在4000~6000米之间,分为上下两层推进。吴奇目测再有三秒钟就可能发生两机对撞,于是先敌开炮,三炮齐发,其他战友也陆续开炮。敌机纷纷急转,向西北逃蹿。李汉命令各机抛下副油箱,加大速度爬高向敌机冲去。

十团一大队与敌F-86空战图

美军战斗机群急转后,再次扑来。在156架F-84战斗机编队面前,虽敌众我寡,我军空战英雄无所畏惧,李汉下令:“一中队攻击!二中队掩护!”并率先冲向敌机,吴奇紧跟着李汉扑了上去,敌机一下子四散逃离。

吴奇因急速俯冲,掉进了20多架敌机的中间,几架敌机马上围拢过来纷纷把机头对准了他的飞机,他当机立断,猛地一拉操纵杆,飞机急速向斜上方冲去,机身避过道道弹光。

拉升后,吴奇再度急转,四架敌机似乎明白了,慌忙左转。吴奇见敌机露出一个空当,便一个S半滚冲了过去,顺势咬住一架敌机,双方在几千米的高空展开了追逐战,终于吴奇把敌机慢慢地套入瞄准器的光环。

这时,四架敌机从尾后向吴奇包抄过来,机头也对准了他的飞机。机警的吴奇再次先敌开炮,三炮齐发后一个跃升,敌机机枪疯狂扫射的子弹紧擦着吴奇战机的机尾飞过。

吴奇提高飞行速度,不料飞机失速进入螺旋,旋转着快速坠向地面,但他异常镇静,终于在800米高度时改出螺旋,再次将战机向高空拉升。

敌机在战友们的攻击下,掉头向东南方向飞去。吴奇又盯住一架敌机跟了上去,500米、400米、300米,他稳稳地将敌机套住,按下炮钮,“咚!咚!咚!”炮弹从敌机机翼两侧飞速而过。

“吴奇!拉升、拉升……”耳机内再次传来战友岳昌明的声音,吴奇看了看高度表,处于800米的高度,急忙拉升后,再看岳昌明时,发现有3架敌机将3号机逯松亭团团围住,吴奇随即左转去咬住围攻逯松亭的敌机,正当他再次俯冲时,岳昌明战机已从他头顶呼啸而过,吴奇在空中急刹后落到了岳昌明的后边,只见岳昌明加大油门向围攻逯松亭的敌机左翼冲去。

“岳昌明注意,你头顶上有敌机。”吴奇话音未落,云层高处再次蹿出两架美军战机直逼岳昌明战机。吴奇立即右转迎敌,两机对视,敌先开炮,吴奇的战机中弹。

吴奇再度拉升战机,从云层高处又接连蹿出两架敌机,吴奇射出三发炮弹后被敌机子弹击中胸部,他一手捂着流血的胸部,一手紧握操纵杆,强忍剧痛驾机撞向敌机,包围逯松亭的敌机被突如其来的撞击吓得慌忙逃蹿。

吴奇再次拉动上升操纵杆,但被打掉机尾的战机已无升力。

“回国,回国,我要回国。”无线电声波里传来了吴奇微弱的声音,在塔台担任指挥的师长方子冀大声喊道:“吴奇!吴奇!蹬左舵,左舵,向西南方向,西南方向是祖国、是祖国,东经116、北纬41度是首都、是北京……”

经丹东市浪头镇基干民兵晝夜搜索,第三天中午在兴开岭东北方向约五公里的山坡上找到了吴奇的战机——战机水平翼脱落、尾翼被打掉,机身已完全被打坏。英雄的鲜血凝固在机舱,染红了周边的土地。(责任编辑 叶松)

(本文得到吴奇烈士之子吴中直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猜你喜欢

敌机空战大队
最强空战王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驱猴大队
新中国建国后击落入侵敌机大盘点
空战之城
大队委竞选记
“85:0”的叙以空战
偷架敌机开回家
大空战——20世纪最著名的六次重大空战
首战告捷的空军第28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