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云课堂听大咖讲科幻

2020-06-19

科学Fans 2020年5期
关键词:朋克乌托邦科幻

从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很多学校都不能如期开学。无论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学习了,因此网课就成了大家获取知识最流行的方式。课堂内外杂志社作为一个服务青少年的传媒,当然也要在这个时候为咱们的读者朋友们奉献高质量的网课了。

就在大家“宅家”期间,课堂内外邀请著名科幻作家、评论家,南方科技大学的吴岩教授来带给青少年读者们一堂名为“怎样通过科幻作品寻找灿烂阳光”的公益网课。通过了解科幻中关于疾病和病毒的作品,学习怎样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事后“科粉”对吴岩教授做了一个专访,吴教授推荐的许多优秀的作品,也许你读了以后也能有收获。

课程回放:怎样通过科幻作品寻找灿烂阳光

在这次的网课中,吴岩教授先带大家纵览了一下科幻中关于瘟疫的作品,包括各种电影和图书。他回忆自己的童年阅读的科幻作品,还有自己创作的科幻作品,讲述了科幻作品在艰苦的环境中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吴教授详细地分析了“科幻的阳光在哪里”,从“通向神秘的异域空间”“有细节的技术演进”“充满强烈情感的未来召唤”“模拟的愉快体验”“从理论推理出来的合理社会”“无边的前景咨询”“未来报告文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他提出:科幻的四种功能都能给人带来“阳光”,包括反应科技现实,批判行动的偏差,谋划未来,抚慰时代心灵。这些正面的功能会让科幻从含有恐怖成分的故事,进而探索,最后认识科学,带来审美上的愉悦,让人们看到希望,从抑郁走向健康。

课后采访实录

“科粉”感谢吴岩教授接受课堂内外的专访。我们知道科幻中有许多以疾病流行为题材的作品,您有没有比较喜欢的,可以推荐给我们的读者?

吴岩教授:我比较喜欢的有几个,电影是Outbreak(恐怖地带),1995年的片子;另一个片子是2011年的《传染病》。各有特点,但都是很真实地表现了疫情造成的影响,以及怎么科学应对。有些情节就非常经典,包括那个4级防护实验室和疾病的发现、隔离,流行病学调查,然后一直到制作疫苗,这些都很科学。影视方面,韩国《流感》,美剧《血疫》——就是Outbteak的连续剧版,都很值得看。

小说里也有很好的作品。像燕壘生的《瘟疫》,王晋康老师的《十字》,我自己写的《针水大侵袭》,还有叶永烈的《演出没有推迟》,威尔斯的《世界大战》,这些都可以看看.

LINK

高校-高中公益云讲堂活动

由课堂内外教育研究院、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和高中共同发起的“双高发展共同体”自2018年成立.一直致力于汇聚各方教育力量,整合多样教育资源.聚焦教育重要问题,协调双高育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向各级教育部门发出了“停课下停学”的相关指示。课堂内外教育研究院在这特殊时刻,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天津大学、郑州大学、长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专家及高考专家等社会资源,策划并组织了面向广大高中生的高校-高中公益云讲堂活动。活动利用在线直播的方式,为广大学子进行高考政策解读、学科专业介绍、心理防护指导、核心素养提升、考试提分技巧等方面讲座指导,全方位帮助同学们在特殊情况下决胜2020!

“科粉”对于青少年读者,您觉得阅读反乌托邦作品会有消极的影响吗?

吴岩教授:反乌托邦作品一般来说都不是阳光的作品。最近一些国外的青少年小说里反乌托邦的特别多,就是因为他们发现青少年喜欢看反乌托邦作品,那种逃脫呀,那种在管制之下的反抗呀,比如《饥饿游戏》《移动迷宫》都是青少年反乌托邦作品。

国外认为青少年喜欢所以才大量地生产这样的作品,其实我不觉得中国的读者特别喜欢反乌托邦作品。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挺有意思,看几部以后,我感觉那种有意思的地方就消失了。反乌托邦作品容易写,但乌托邦作品很难写,因为里边的矛盾都很难设置。所以实际上我更强调,如果能写好乌托邦当然是很好,但是在国际范围内这都是一个难题。不能说反乌托邦作品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因为文学作品的影响终究是有限的,但是确实有的人看多了以后,他分下清现实和作品之间的区别,就会受压抑,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要有引导。

“科粉”对于残酷的科幻作品,您建议读者应该怎么样来正确认识?

吴岩教授:关于残酷的科幻,我倒觉得我想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有一种“残酷的青春”的小说。比如虹影写的那个叫《饥饿的女儿》,还有王朔的一些作品。我觉得要参考这样的作品再去看“残酷的科幻”。比起残酷青春,残酷的科幻反而要好一些,毕竟是虚构的,前者你感觉更真实。

其实文学作品永远是见仁见智的,永远是找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作品来看。对于下喜欢的大可不看,喜欢的就去看。但是记住一点,小说和现实之间,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现实之间还是有距离的。我认为所有的作品都是关于现实的,但是虚构性的作品,要在虚构的角度来提取优秀的特点。如果把它和现实主义作品放在一起来看,就没有它的独特性。

“科粉”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科幻类型叫作“太阳朋克”,对于这种类型的科幻作品您是否能给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

吴岩教授:太阳朋克是一个全新的科幻概念。意大利的作家弗朗西斯科

沃尔索就很推崇这样的作品。这种是关于能源,比如太阳能这些,但是一定要有朋克生活在里面。我觉得它是朋克类作品的转型,也是在新的科技时代的一种变化,而这种变化和我们拯救世界又联系在一起。所以它是一种正面的转向,朋克和拯救我们的世界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结合,但我看作品确实下多。

“科粉”您对青少年科幻创作有什么心得?

吴岩教授:我基本上写少儿的比较多,青少年的还是少,可能年龄阶段我还是不太熟悉。我今年会出版一本书,还是以少儿为基础的,就是叫作《中国轨道号》,写的我童年时代的一个部队大院里的生活,是一个航天的故事,希望大家将来有兴趣的话看看,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猜你喜欢

朋克乌托邦科幻
朋克态度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赛博朋克
PUNK SCIENCE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