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局部约束装置设计

2020-06-18王鑫涛

工程与试验 2020年1期
关键词:撑杆航向机翼

王鑫涛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全尺寸飞机结构静力/疲劳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5)

在全尺寸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试验对象并不一定是整个飞机。对于一些非主要考核部件,在试验件生产过程中可不予生产,可采用夹具进行替代。夹具既要尽可能模拟真实试验件的传载状态,又要便于对接部位的载荷施加,且安装工艺、夹具强度和刚度等必须符合要求[1-2]。

1 设计背景

文章所针对的试验件缺少右外翼部分,试验件外翼与中央翼对接接头共3组,6个接头分别为前上接头、前下接头、中上接头、中下接头、后上接头、后下接头。由于对接接头载荷较大,无法直接进行载荷施加,故采用夹具来延伸垂直机翼加载间距的方式,减小试验的加载载荷。由于前接头和中接头只能承受垂向和侧向载荷,在试验过程中,中央翼发生航向变形,而垂向和侧向加载作动筒安装底端未动,导致夹具加载接头与对接接头存在角度,在对接接头处产生航向载荷分量。同时,由于对接接头处本身载荷较大,容易对接头造成不可预估损伤,因此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损伤产生[3-4]。图1为机翼变形后示意图。

图1   机翼变形后示意图

2 设计原理

2.1 思路分析

由于机翼发生变形后,加载夹具与接头连接处出现航向附加载荷,导致接头出现损伤。因此,需将航向产生的附加载荷进行转移,使其远离接头处,将载荷传递至承载较大、且不影响试验考核的部位。经分析,整个中央翼盒段承载较大,且受力面积较广,航向载荷分量传递至盒段后,分载至翼根连接处后,各连接点处载荷较小,可以忽略。因此考虑设计一种局部约束装置,以限制加载夹具与中央翼之间的相对变形,使中央翼发生变形后,夹具加载接头与对接接头不形成角度,保证夹具加载接头与中央翼对接接头之间不产生相对变形,以避免两接头之间产生多余的航向附加载荷。图2为采用局部约束装置后机翼变形后示意图。

图2   采用局部约束装置后机翼变形后示意图

2.2 实现原理

局部约束装置通过卡板安装在中央翼上,卡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与机翼贴合面按照翼面形状进行修型,并粘贴橡胶皮,尽可能地增大卡板与翼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对试验件进行保护,上下两部分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卡紧,每个夹具两侧上下均安装有限制撑杆,一端与卡板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夹具两侧,限制撑杆依靠斜撑进行加固,斜撑与限制撑杆和卡板均为铰接,提高其承载能力。每个限制撑杆端头安装两个调节螺杆,保证夹具不会发生转动,调节螺杆内侧安装牛眼轮,其与夹具两侧为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可忽略限制面内产生的摩擦力,达到仅对航向相对变形限制的目的。通过调节螺杆、牛眼轮与夹具之间的间隙,有效保护对接接头不受损伤。图3为其实现原理图。

图3   局部约束装置实现原理图

3 具体设计

3.1 结构设计

根据设计思路,局部约束装置主要分为6部分:卡板1、连接螺杆2、斜撑3、限制撑杆4、牛眼轮5、调节螺杆6。其中,卡板采用硬质木料材质,根据所安装翼面进行修型,在翼面贴合面粘贴橡胶皮;卡板固定装置采用T型钢,保证结构弯矩的情况下,降低其重量;限制撑杆与斜撑杆均采用钢管,保证装置整体刚度。其基本设计图如图4所示。

图4   局部约束装置主要结构图

由于该机翼对接处结构较为复杂,加载点较多,因此将装置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便于装置的安装与拆卸。

3.2 实施方式

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采用两套卡板进行固定安装,卡板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安装在中央翼的上下表面,用连接螺杆2卡紧上下卡板与中央翼,限制撑杆4尾部与内侧卡板1进行铰接,用压板在外侧卡板上进行固定,同时用斜撑3进行加固,以保证限制撑杆的航向稳定性,调节螺杆6采用螺纹安装在限制撑杆4外侧端头,牛眼轮5安装在调节螺杆内侧,调节螺杆外侧设置调节手柄,用调节螺纹消除牛眼轮5与夹具之间的间隙,以确保航向载荷分量能够通过局部约束装置传递至中央翼盒段,从而保护对接接头不受损伤。根据基本设计图最终设计了局部约束装置三维模型(如图5所示),并应用于飞机结构强度试验。

图5   局部约束装置三维数模

4 结    论

为避免试验过程中因机翼变形引起的附加载荷对试验件接头造成损伤,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局部约束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顺利将对接接头处的载荷传递至机翼盒段,以保证试验件接头的安全。同时,该装置已成功应用到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满足了试验需求,取得了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撑杆航向机翼
基于ANSYS的设备吊装用撑杆设计与分析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C76系列敞车撑杆优化改进探讨
知坐标,明航向
油船斜撑杆结构理论计算分析
变时滞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分段式吊装撑杆设计
考虑几何限制的航向道模式设计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船舶系统航向Backstepping 控制
机翼跨声速抖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