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热成像图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的评价观察

2020-06-18吕卓敏答秀维张洪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平均温度带状疱疹病人

尚 芸 吕卓敏 答秀维 张 庆 张洪新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西安 710038)

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 IRTI)是一种无创测量和可视化红外辐射的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反映机体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早期发现人体异常生理改变[1]。其是用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的体表热结构温度,以直观图像反映体表温度的分布情况。红外热成像图应用于临床起始于20 世纪50 年代进行的乳腺疾病筛查,逐渐应用于其他诸多领域,为炎症、肿瘤、疼痛等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持续1~3 个月以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1],严重影响病人睡眠、心身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且持续存在的剧烈疼痛在病程中逐渐会导致病人失眠、社交失能、抑郁-躁狂精神障碍等不良后果。既往的疗效评价多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一定程度上反映病人的疗效变化[2,3],但VAS 评分受病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红外热成像图评价PHN 病人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的效果,以辅助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

方 法

1.一般资料

经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后,收集并选取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10 月收治于我科PHN 病人80 例,男性34 例,女性46 例,年龄38~84 岁,其中50 岁以上病人62 例;病变部位:肋间神经支配区37 例,腰骶神经支配43 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PHN 诊断标准;②病变神经所支配区域为胸腰背部;③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者;②合并有严重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极度虚弱者。

2.方法

(1)外周感觉神经臭氧介入治疗:病人取俯卧位,于感觉神经节段定位棘突旁开4 cm 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后,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在C 形臂X 线引导下将穿刺针尖位于椎间孔位置;测阻抗值在180~380 Ω 之间,经正侧位、造影剂证实无误后注入新制臭氧约30 ml (30 μg/ml),再注入“镇痛液”5 ml(利多卡因2 ml、罗哌卡因1 ml、维生素B121 ml、泼尼松龙1 ml),退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止血。

(2)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查方法:红外热成像仪(重庆远舟,MTI-X7 PRO-2013-B)检查室保持室温恒温23~24℃;受检者必须处于安静状态下休息15 min 后进行检查。定位扫面区域,测量扫描区域体表局部平均温度。所有病人均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周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

3.评价指标

(1)VAS 评分:采用VAS 评分标准对疼痛进行评价,10 cm 刻度尺,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标出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根据病人标出的具体位置得出相应的分值。

(2)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ODI 评分共包括10 项内容,即疼痛程度、个人生活自理情况、提举重物情况、行走状况、坐立状况、站立状况、睡眠状况、性生活状况、社会活动状况和旅行情况。病人得分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4.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治疗后病人VAS 和ODI 评分、红外热成像图平均温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1),表明病人经臭氧介入治疗联合镇痛药物注射治疗后病人病情得到显著缓解。

2. 治疗前、后病人局部平均温度与VAS 和ODI 评分相关性分析

观察病例中有5 例病人因年龄过大、疼痛发病时间过长,VAS 和ODI 评分无明显缓解,故将其值舍去(5 例舍去病人相关数据见表1)。

对治疗前、后病人红外热成像图温度与VAS评分分别做散点图可见二者呈正相关,且满足双变量正态分布,经线性相关分析得r = 0.6339, P < 0.001;r = 0.5662, P < 0.001。同样对治疗前、后病人红外热成像图温度与ODI 指数做散点图,亦可见二者分布存在呈正相关关系(r = 0.6049, P < 0.001;r = 0.6037, P < 0.001,见图2)。

讨 论

红外热成像检查利用红外探测仪探测人体与背景之间的红外辐射差,从而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近一步通过“光-电转换”将目标表面温度的分布转换成可视化的表面温度分布图像[4]。该检查灵敏度高、安全可靠、无损害、操作简便,适用于跟踪检查分析的诊断工具,其与X 线、CT、MRI、B 超等解剖学影像结合互补,具有明确的功能影像优势[5,6]。红外热成像检查可以精确地显示人体体表结构局部温度,并以直观鲜明的图像展示。由于影响体表温度的变化因素主要是受自主神经支配的血液循环供应和神经递质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人体红外热成像图温度变化来评价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对疾病进行筛查诊断。

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检查技术在皮肤软组织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唐皓等[7]认为红外热成像检查可辅助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其进行中医证型的辨证。进一步刘云等[8]对红外热成像图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评价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红外热成像图变化与临床症状改善呈正相关,可用来评价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急慢性鼻窦炎、鼻窦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文献报道红外热成像检查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但目前很少有针对其应用于PHN 治疗效果的评价报道。姚益冰等[9]对疑似带状疱疹病人出现疼痛症状但未出现疱疹时,利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比较健患侧病灶分布区域平均温度之差,与VAS 评分法进行对比,认为红外热成像检查对带状疱疹的早期诊断更有诊断价值。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健患侧温差的大小与疼痛程度、PHN 疾病的进展及其抗病毒药物治疗没有明确联系。因此本研究对PHN 介入治疗前后的病人采用红外热成像图技术进行疗效评价。

图1 治疗前后病人VAS 和ODI 评分以及红外热成像图温度的改变

表1 5 例舍去病人VAS 和ODI 评分及红外热成像图温度信息

图2 治疗前后病人红外热成像图平均温度与VAS 和ODI 的相关性

本研究通过对80 例PHN 病人进行观察,红外热成像图温度与VAS 和ODI 评分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然,本研究中有5 例病人手术前后的VAS和ODI 评分分别与其红外热成像图平均温度改变趋势并不相符,故将其值舍去,不纳入相关性分析。考虑本研究中病人臭氧介入治疗前后VAS 和ODI评分并无明显改善的原因,可能与病人年龄过大、发病时间过长(平均6.6 月)造成的长期疼痛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生敏化的同时继发产生了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出现“wind-up(上扬)效应”,最终导致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网络改变,使PHN病人疼痛慢性加剧[10,11]。此外病人的角色功能、个体的异常症状以及患带状疱疹时对治愈疾病的信心也均对PHN 的病情程度产生影响。而病人的红外热成像图温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提示臭氧介入治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局部炎症反应或病情活动程度,同时也进一步提示PHN 往往在年龄较大人群中发病时,已经呈现出中枢痛觉敏化的神经可塑性改变,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12,13]。另外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部分PHN 病人会因疼痛刺激而对患处进行挤压、搔抓等多种方式的处理,这些都会对红外热成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后续更加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继续扩大样本量进行评价红外热成像对PHN 治疗的效果评价,以确定该技术作为客观检查的可靠性。

尽管有5 例病人的VAS 和ODI 评分与红外热成像图温度无正相关关系,但对其他75 例病人的数据分析后可以得出,PHN 病人在接受臭氧介入治疗前后,病人的红外热成像图平均温度与病人的VAS 和ODI 评分分别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红外热成像检查技术可以作为PHN 病人临床疗效评价的客观评判工具。

猜你喜欢

平均温度带状疱疹病人
谁是病人
兰州地区区域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杭州电网最大负荷与平均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气温变化对哈尔滨市呼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宁夏灌区春小麦叶面积变化的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