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无力方剂300剂处方分析

2020-06-17徐献梅高永跃杨元凤杨仁惠陈启乾

贵州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补益肌无力处方

徐献梅,高永跃,杨元凤,杨仁惠,陈启乾

(贵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贵州 贵阳 550002)

肌无力简称MG,它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中医治疗MG均以补中益气为主,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随症加减,且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但用药规律和治疗准则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考证[1]。因而本文对我院知名专家况时祥教授近年来的肌无力处方进行收集分析,以便对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对院内制剂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1 整理与方法

对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的肌无力处方收集300份进行统计分析,将每张的主要信息如:性别、年龄、中药味数、总剂量、常用药及其常用剂量范围、频率等通过EXCEL进行统计分析[2]。

2 结果

2.1 肌无力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300张处方中男性患者112名(占总人数比为37.33%),女性患者188名(占总人数比62.67%)。40岁以上的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6.67%,为肌无力的高发人群,10岁(含10岁)以下的有36人,占总人数比12%。年龄最大的有84岁,最小的才3个月。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肌无力处方患者年龄分布Tab.1 Myasthenia patients’ age distribution

2.2 处方组成味数分布

300张处方中含味数最多的有27位,最少的有4位,平均味数多达19味每剂,常用味数在10~20味之间,详细见表2。

表2 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肌无力处方组成味数分布Tab.2 Drugs composition of prescriptions for myasthenia

2.3 处方用药总剂量分布

300张处方中单张处方用药最大剂量为1112 g,最小剂量为95 g,平均剂量约为每剂600 g,常用计量在601~900 g的处方46.33%,详细见表3。

表3 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肌无力处方用药总剂量分布Tab.3 Dosage distribution of prescriptions for myasthenia

2.4 处方常用药及其常用剂量范围、标准分类分布

处方中大多数用药剂量都超过《中国药典》的规定剂量,其中黄芪的使用剂量高达265 g,有毒的制附片达到55 g,再如葛根、生地、补骨脂等。详细见表4。

表4 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肌无力处方常用药及其基本信息Tab.4 Information of the drugs used in the prescriptions

2.5 300张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数、功效分类分布

处方中常用药大多以补益药类为主,佐以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等药辅助。详细见表5。

表5 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肌无力处方药物使用频数分布表Tab.5 Use frequency of the drugs

3 结论与分析

3.1 年龄与性别分析

经过数据处理得知,男性与女性患上肌无力的比例将近为1∶2,据临床显示,患上重症肌无力主要有五大原因:遗传、病毒感染、精神紧张与过度劳累、食物污染与中毒、营养因素。在这其中,女性因为抵抗力较差在上述五大原因中患病较多[3]。

年龄分布上,40岁以上的人,精气渐亏,脏腑渐损,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此外,过劳易伤津耗脉,饮食不规律则致脾胃虚弱,神情内伤则气机失调,正气亏虚,机能下降易患上痿证。另有部分特殊人群,10岁以下的小孩就占了总人数的12%,最小患病者也才3个月。年龄小的患者往往先天不足,精气不充,而后天失养,所以幼小发病多见。患儿多为眼肌型肌无力,往往疗程较长,还得兼顾小孩脾胃消化功能柔弱不能长期服药,所以在医治小孩这方面也非常棘手[4]。

3.2 用药剂量与药味分析

处方药味偏多,大于20味药材的占了43%,处方平均用药剂量高达约600 g/剂,最高一剂达到1112 g。大剂量用药与药物质量、患者耐药性及医师求愈心理息息相关,现今多数药物都是人工种植,药效上或有不足,加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大多医师认为药物用量越大,疗效越好,也就普遍存在剂量大的问题[5]。况教授亦认为,重症肌无力主要为脾肾虚损之病,虚损就像决堤山洪,修复不易,故大量使用补益药来培元固本,扶正气以祛邪,大剂量的补益药使得整体的处方用量偏大。肌无力的病因病机也较为复杂,除了主病往往还兼容许多次要病症,教授不仅针对主病大量用药,对兼容的病也一并去除,从而使得药味繁多。除去并发症,才能更好的对主病进行针对性治疗,使得标本兼顾。在使用治疗主病的药物上许多都是超过常用量,况教授结合古今治疗方案,融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重用黄芪和大量补益药诊治肌无力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极小。

3.3 处方用药分析

从表5药物分类统计中,补益类药物使用频次最多,其次为解表药、理气药、温理药、健脾胃药、活血化瘀药等。黄芪作为治疗肌无力的君药,常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相须为用,通过用药关联分析,可以挖掘出方剂中的中药配伍规律[6]。经过处方分析用药得出,况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心特点是补脾肾气虚,祛湿健脾,益气温阳。气行则血行,血足则津盛,黄芪可使气旺,气旺则血行通畅,可化精益髓,使脾肾充健,精血充足,四肢肌肉筋脉得以濡养而强健。党参、炒白术健脾除湿、益气补血,同时助黄芪加强补气之功大举生发之气。对于老人和孩童,教授不仅减少药量,把党参换成益气健脾的太子参,作用平缓,力量缓和,取其清补之意,重在益气调养脾胃。脾虚失运需重用补气之品以防气滞,运用陈皮反佐之意,达到理气消滞、调理脾胃而和中的目的。因血为气母,用当归、鸡血藤等活血药养血生气。本病缠绵难治,具有湿浊化毒之性,久病必虚,而致痰瘀互结、脾肾具湿的特点,配伍茯苓、丹参、半夏、苍术等化痰通瘀、利水燥湿。虚则胃弱,用山楂、麦芽、薏苡仁等消食保胃、健脾。再利用制附片的辛甘大热之性来治疗脾肾虚脱。再辅以补骨脂、菟丝子、生地、何首乌、肉桂、淫羊藿等补益肝肾,填精益血之品状筋骨升补阳气,还取其阴中求阳之义。再佐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从而使脾肾之阳气得以鼓舞,虚症慢慢去除。

综上所述,经过对300例处方分析,在考虑普遍患者的适用范围下,在用法用量上作固定性更改,既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也为临床应用以及下一步的制剂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补益肌无力处方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人间处方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Titin抗体检测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