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16关碧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硬膜外初产妇产程

关碧玲

研究显示,初产妇对于分娩疼痛耐受度低,其无生产经验,焦虑、恐惧心理明显[1],如护理干预不及时,有可能发展至中重度焦虑或抑郁。硬膜外分娩镇痛是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而缓解产妇疼痛的,经皮穴位电刺激则是利用特定低频脉冲电流,经穴位在电极作用下起到按摩及疼痛缓解效果[2]。为了进一步降低分娩疼痛,提高母婴结局,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式,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初产妇53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初产妇51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均为初产妇;无早产;均为单胎;妊娠周期≥37周(足月儿)[3];产妇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同意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早产;影像学显示存在胎儿畸形;产妇伴有妊娠合并症;精神障碍性疾病;对此次研究未签署同意书。对照组年龄20~27岁,平均(23.18±1.58)岁;孕周(37.0±2.12)周。研究组年龄21~29岁,平均(24.02±1.56)岁;孕周(37.2±1.9)周。两组初产妇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取3 ml利多卡因(1.5%)、10~15 ml舒芬太尼(0.4 ug/ml)、10~15 ml罗哌卡因(0.125%)等根据实际情况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给药。产前评估产妇家庭、年龄、是否已婚、文化水平、分娩知识掌握度、身体状况、骨盆大小。利用汉密尔顿负面情绪量表评估其负性情绪,测试发现,初产妇存在对分娩的未知性、疼痛性、过度担忧胎儿,缺乏社会性关爱,护理人员需加大对分娩知识的普及[4]。建议36周后到院在护士指导下开展产前身心培训,一周2~3次,以此促使产妇掌握分娩领域知识,降低因分娩未知性带来的紧张焦虑感。产妇因妊娠期激素发生变化,在情绪上更为敏感,告知家属在分娩期应更加关爱及呵护产妇,避免与产妇发生争执[5]。观察产妇子宫收缩、出血、会阴红肿、侧切情况,为避免尿潴留应及时帮助产妇排尿,之后进行早开奶指导。母婴需处于休息室超24 h,增进母子感情。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产妇宫口打开3 cm后进入产房持续关注其面部表情及询问疼痛情况[6],体位摆好后取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规格:EC-12S、EC-8S、EC-4S)置电极于产妇三阴交穴、双侧合谷穴,电流15 mA,0.1 ms波宽,频率设置为2 Hz,穴位刺激以感受震颤以及无电极处疼痛为佳,穴位刺激仪间隔治疗时间1.5~2 h,每次持续20 min。护理人员全程关注产妇脉搏、心率、面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如有异常及时上报。第二产程开始行硬膜外麻醉,保持呼吸方式、腹压运作,护理人员可握住产妇双手及轻抚头部降低产妇紧张感。穴位刺激在第三产程前停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程时间、疼痛评分、消极情绪改善度、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等差异。疼痛评分通过VAS视觉模拟评估量表[7]:分值0~10分,从左到右以产妇目测分值为准,越高则显示镇痛越差;消极情绪评估取汉密尔顿抑郁、焦虑(HAMD,HAMA)评估量表进行测定,抑郁评估:超过35分表明抑郁严重、21~35分为抑郁确诊、8~20分为轻微抑郁或可能伴有抑郁、低于8分表明正常;焦虑评估:焦虑严重分值超过29分,21~29分为明显焦虑,7~14分为焦虑,低于7分为无焦虑。新生儿Apgar评分参考《Apgar评分共识》(2015)[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与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与疼痛评分比较

注:1)为u值,2)为t值。

2.2 两组产妇HAMD与HAMA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产妇HAMD与HAM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分娩时由于疼痛剧烈,产妇往往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诸多负面情绪[8],心理负担感如调控不佳,会引起分娩延时,增加胎儿窘迫、大出血的风险,初产妇尤为如此[9],硬膜外麻醉得到普遍认同,对于感觉神经阻滞冲动效果好。本研究为进一步增加初产妇分娩舒适度,减少因疼痛引起的生理反应,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结果显示,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分别较对照组更优(P<0.05),疼痛评分通过VAS视觉模拟评估量表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与项英[10]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经皮穴位刺激的作用在于分娩期间能够利用低频电刺激产妇内关穴、合谷等部位,该部位可提高β内啡肽水平,进而达到镇痛效果。

产妇进入产房即实施穴位刺激,麻醉开始前实施镇痛,护理人员以亲和态度,通过言语交谈分散产妇对分娩关注度,必要时允许产妇家属陪同,便于后续麻醉开展和分娩镇痛[11]。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妇消极情绪评估即汉密尔顿抑郁、焦虑评估量表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产妇在妊娠期即早期产前培训,使产妇提高对分娩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全面认知,提高心理应激能力[12],配合穴位刺激,可进一步平复紧张、焦虑等情绪。表3显示,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加入家庭及社会性支持,倡导家属更为关注和理解初产妇出现的不良情绪,提高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邱嵘等[13]通过提高初产妇社会支持和分娩自我效能,提高了其分娩应对能力。

总之,初产妇经过穴位电刺激、硬膜外麻醉、基础护理、社会及家庭支持等综合护理方案,能完成良好妊娠体验,真正做到了“从产妇需求实际出发”的护理理念[14],使母婴结局满意,降低了生产疼痛,利于产妇顺利分娩。

猜你喜欢

硬膜外初产妇产程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