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新”引领 产业兴旺
——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纪实

2020-06-16李淑香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5期
关键词:四新农场统一

|李淑香

云南省宾川县是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之一,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位于宾川县,是当地葡萄产业发展重点龙头、全县合作组织发展领头羊。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品牌战略、创新经营机制“四新”引领,不仅带动所在的菜甸村53户村民创造了仅葡萄一项年收入达1300多万元、户均收入超过24.53万元的历史,而且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了全县葡萄特色产业。目前,合作社拥有合作农场11个、企业1个,葡萄种植面积7783亩,覆盖了全县80%的乡镇及周边其他7个县,成员1200多户。合作社入选“2019农民合作社500强排行榜”,排名第79位。

创新发展模式整合土地促转型

合作社坚持引导农户整合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开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是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合作农场+农户”的托管模式。在条件成熟的自然村,通过村党组织的引导,发动农户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农场,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合作农场制定管理章程,实行场长负责制,成立理事会、监事会进行监督管理。合作农场选聘技术能手,在合作社的指导下每人管理20亩果园,其收入与绩效挂钩。农户收益实行一年一结算,每年的收入减去支出,并预留来年的生产成本、集体公益金和风险金后,按面积分配到户。二是推广“合作社+成员之家+成员”的管理模式。在充分发挥合作社服务成员、引领成员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方面,宏源合作社摸索出了“统一供应农资、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核算”的“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在实施中按照“合作社+成员之家+成员”进行分级管理,合作社在全县各村成立了58个成员之家,由成员选举出“家长”,实行“家长”包户联产责任制,合作社成立技术团队,先对“家长”进行培训,然后“家长”负责成员的农资配送和田间技术指导,通过分级管理和服务,保证了成员统一按合作社标准进行生产。

以上两种规模经营模式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为实现村民共同富裕开辟了新渠道。菜甸村合作农场,一期合并整理土地63亩,二期合并整理235亩,三期合并整理115亩,农场土地利用率提高20%以上,成员户均年收入达20万元,家家住进了洋房、开上了轿车。

创新生产技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针对宾川县葡萄生产转型升级,合作社经过探索和研究,攻克了葡萄生产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葡萄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结合宾川气候特征,开展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标准化生产试验,取得了成功;二是进行葡萄“红地球”当年栽培当年挂果试验和葡萄“红地球”“夏黑”一年两收试验,取得了成功;三是2018年合作社申请并通过了生产基地GLOBOL.GAP认证(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认证),与SGS标准技术服务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引导成员按照《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组织生产。

合作社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实施,不仅使生产出来的葡萄品质好,能够卖上好价钱,而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解放了劳动力。采用常规的葡萄生产模式,一户农户只能管理3—5亩,而采用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模式,可以管理20—30亩,每亩产量提高20%以上。如今,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技术已在全省范围大面积推广。

合作社给成员提供技术指导

合作社组织召开成员大会

创新品牌战略提升服务价值

2011年,合作社注册了“楼铁源”商标,2015年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同年获“全国十大葡萄品牌”称号,并入选2015年中国果品百强品牌。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价值,合作社实行“宏源佳品、身份有证”打码销售,切实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合作社为成员和合作农场提供产、供、销“三位一体” 综合服务,有效降低了葡萄生产成本,提升了服务价值。一是强化培训促技术推广服务。针对葡萄的不同生长时期,组织成员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每年培训不低于30场次,每次培训果农2000多人次。二是开展多元社会化服务。在生产环节,为成员开展测土配方精准配肥、种苗统一供给、生物有机肥统一生产供给、组建采果队统一采果、组建疏果队统一疏花疏果等服务,有效地降低了果农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品质;在营销环节,开展品牌建设与营销服务,对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全部由合作社统一销售,促进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提升了葡萄产业价值。

采用传统的葡萄生产模式,每亩肥药成本6000元以上,而采用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模式,每亩肥药成本在3500元左右。目前,合作社每年有4000多万元的化肥、农药、节水灌溉设施等农用物资按质按时按量提供成员使用。2019年,仅精准配方施肥一项服务,就降低成员采购成本1142万元,减少成员使用化肥、农药成本1600余万元。由于有优质安全的葡萄生产技术作保障,“楼铁源”葡萄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合作社葡萄销售均价较普通葡萄高出2元∕公斤左右。菜甸村合作农场一期60亩“阳光玫瑰”葡萄最高产值达 480万元,喊出了“葡萄只要长在菜甸村就值钱!”的豪言壮语。

创新经营机制促进三产融合

葡萄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包装、贮藏保鲜、物流等产前产后服务业及餐饮、金融等产业欣欣向荣,为此合作社抓住机遇,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摸索三产融合发展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路子。一是创建乐满地农业庄园。合作社与菜甸村村民商议,以合作社为依托,以菜甸村四周葡萄园景观为支撑,以村集体山地和村民投资等入股,成立宾川县乐满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乐满地农业庄园;二是在原有600余亩葡萄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利用集体荒山种植生态玫瑰蜜酿酒葡萄500亩,激活村集体资源;三是建成一个年产葡萄酒50—100吨的酒庄、1000平方米酒窖,延长了葡萄产业链;四是建设6—7家农家乐,发展旅游、观光、葡萄酒饮食文化等第三产业。这些项目完成投产后,年接待游客可达4万余人次,户均可增收11.86万元。

猜你喜欢

四新农场统一
农场假期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农场
统一数量再比较
一号农场
彭州市:“四新”创建廉洁城区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丰收的农场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