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词汇“寒武纪”的精彩世界

2020-06-15汪惠民

辞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西学东渐辞源寒武纪

汪惠民

摘 要 《近现代汉语辞源》是一部断代语言描写词典,重在收录中国近现代时期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新词语,在编纂、收词、体例设计等方面特色鲜明,同时具有辞书学、语言学和社会史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近现代汉语 外来词 新词语 辞源 西学东渐

黄河清先生积三十年之功,汇集爬梳近现代各学科具有代表性的文献780余种,编纂出版了《近现代汉语辞源》。该书主要收录明末清初至1949年前后,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少量本族新词,共计约4.3万条。这是近年来极富个性、极具特色的大型语文辞书之一,也是中国内地学者和中国香港学者、学术团体长期真诚合作的代表性成果。

一、 编纂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黄河清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到汉语外来词上。1992年,受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同人的启发和带动,他逐渐参与到外来词的研究中来,并确定研究重点为“近现代时期的汉语外来词”。数年之间,黄河清参与了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的诸多学术活动,并依托《词库建设通讯》的平台,发表了不少关于近现代时期汉语外来词研究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文章,同时开始收集词条资料。

1997年,时任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理事会主席的姚德怀先生将意大利学者马西尼(Federico Masini)的专著交给黄河清。该书“从西方学者的视角,审视和梳理了近现代汉语中的新词,从理论到方法都十分新颖”(《近现代汉语辞源·前言》)。黄河清认真研读并将其翻译出版,中文书名为《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此后,黄河清又阅读了更多这一领域的学术著作,逐渐加强了学术理论积累,个人收集资料和研究范围也具体到了16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即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三百多年的时间段里。

此后十数年里,在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和姚德怀先生的支持下,黄河清一边广泛收集资料,沙里淘金,建立了近现代汉语辞源数据库;一边尝试依托该数据库编纂辞书。2001年,收词5000余条的《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2010年,收词9000余条的《近现代辞源》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两书在海内外学界均受到关注和好评,诸多学者以其为重要语料基础开展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也提出了不少如收词、语源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010年年底,在多方支持下,黄河清正式启动更大规模的语源辞典的编纂,“以一人之绵力,编万千之词语”,书稿于2015年年底告竣。出版社经过审读、专项检查、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等工作,《近现代汉语辞源》最终在“十三五”收官之际正式出版。

二、 体例特色

《近现代汉语辞源》作为一部断代语言词典,重在收录中国近现代时期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新词新语新义,特别重在描写词语形貌及其在近现代时期的源流,故其在收词立目、体例设计等方面均有不同于一般语文辞书的特点。

1. 收词立目

从溯源时间上看,本书收录词汇大部分产生于1840年至1949年之间。少量词汇,出于保持概念史完整性的需要,上下有所延伸。往上溯源的如“景教”“景寺”“大秦寺”等,涉及基督教的传播情况,可溯至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往下探流的如“喀斯特”,首见书证取自1915年陆尔奎等《辞源》,后列1937年《辞海》、1954年《科学画报》语料,其副条“喀斯特现象”径引1958年《新知识词典》语料。

从内容上看,所收词汇有一般语词类新词如“场地”“超级”“畅通”“急剧”等;有旧词新义,如“法师”的“律师”“法官”义,“灵台”的“天文台”义等;有多个学科的概念术语,如“纯文学”“代理权”“电流”“反证”“肺泡”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收大量音译词多为其他辞书所不载,如“编苏尔”(苯)、“代那模”(发电机)、“亚尔白”(阿尔卑斯山)、“西麻福尼”(交響乐)等。同时,所收词汇及其语料充分注意了文献出版时期、学科的平衡性。“……各个阶段都要有代表性的文献。同时还注意学科的平衡性,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各类的文献都要具备。”(《近现代汉语辞源·前言》)

从词形上看,所收词汇以普通词语为主,但缩略词(如“撮口呼”的缩略词“撮”)、词组(如“复祖先之模式”)、短语(如“挫跌者完成之母”)和数字字母词(如“666”“α射线”“TNT”“O型血”等)等,也有一定数量。因为“一些外来概念通过词语的形式在语言中出现、变化、定型,这每一个环节,并不一定都只是以词的形式来完成的,有时是词组,有时甚至还是句子。而词组常常是临时性的,没有凝固,不论从词汇学,还是从语法学上去分析,它都不能算作是固定的语言单位。但是,要完整地反映一个外来概念传入中国的始末,还是不能将这类语言单位排斥在外,否则就无法了解词语演变的全过程”(《近现代汉语辞源·前言》)。

2. 体例设计

黄河清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也有较为深厚的词汇学、辞书学理论积累,还有长期的数据库建设和辞书编纂的实践,同时与中国内地、香港学者和日本学者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因此,对于《近现代汉语辞源》的编纂,他有较为成熟的考虑和精心的设计。

本书以现代汉语通行词语作为主条,广泛收录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同义词、异形词作为副条。与一般语文辞书不同的是,副条在主条下以其书证首见年份为序排列,以突出溯源理念,亦能展示词汇形态流变;同时,副条还在全书中按主条形式以音序编排,参见主条,以便于检索。如“华盛顿”(② 美国首都)是现代汉语通行翻译,其下先后收录“华盛顿城”(1838)、“华都”(1872)、“华兴顿”(1875)、“华盛敦”(1892)、“华盛敦府”(1898)、“华府”(1930)等词作为副条,各条“华”字头下见主条“华盛顿②”。

考虑到读者对象的需求,全书词条按字注音,按音序编排。为在有限的篇幅内突出溯源重点,词目释义一律从简。释义后给出语源词汇及其外语词形。书证以“时间+作者+著作及章节+引文”的形式尽可能详细地给出。主条、副条和历时书证,共同构建了具体词语的词义、词形流变情况。附录有“来华外国人名汉西对照表”“西学东渐大事记”,概述近现代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主要引用文献目录”,罗列本书所引用各门类文献及其出版时间,包括近现代学术著作、报刊、专科词典等700余种。提供“汉语拼音音节表”“全部词目笔画索引”,便于检索,且研究者可以根据后者进行词汇构词法等微观层面的研究。

三、 学术价值

《近现代汉语辞源》虽然是一部名为“辞源”的语源辞典,内容也重视精确溯源,但意义绝不仅止于此,而是具有辞书学、语言学和社会史等多个层面的价值,试评述如下。

其一,集近现代时期汉语外来词新词语之大成。

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来华,为取得上层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信任,他们翻译介绍了不少西方近现代科学著作,由此开启了现代西方知识传播进入古老东方帝国的历程,是为“西学东渐”之始。1840年以后,西学东渐得以加速,来自西方的新知识、新科技、新成果开始全方位涌入中国,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更为热烈。

外来新事物的称说和传播,必然基于外来语和新词语的产生。三百多年西学东渐的历程,是西方近现代文化体系不断影响、嵌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过程,是两种异质文明不断交互的过程,相随而至的外来语和新词语的基数无疑是巨大的。同时,翻译出自众手,互相缺乏沟通,由此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称说各有其名,一物多名,故而前述基数还有成倍增加。而今回顾和研究西学东渐,时间间隔固然算不上久远,但词汇和语言上的障碍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试举数例如下:

(1) 及“致远”抵沪,起出……对面笑五十杆、弹五千颗。(1890年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续》卷三)

(2) 本校生徒十一名,命留学各国。米国九名,佛国一名,独国一名。(1890年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二)

(3) 独逸一礼拜听一时讲义者,每年收学税五圆。(1902年吴汝纶《东游从录·文部所讲》)

(4) 在船上,他是唯一的迭克推多!(1929年茅盾《色盲》一)

以上各例,加下画线各词径照字面含义可能扞格难通,甚至导致误解,不查阅工具书恐怕很难理解。例(1)“对面笑”系手枪,这是典型的外来事物中国化命名;例(2)中的“米国”是美国,“佛国”是法国,“独国”和例(3)中“独逸”均指德国,各词均由日语引入汉语并进行了减缩;例(4)“迭克推多”系“独裁者”英文dictator的音译。以上词语均不见于《汉语大词典》及一般的外来词词典。

据史有为(2019)介绍,综合类型的如黄河清的《近现代辞源》(2010)、史有为的《新华外来词词典》(2019),应该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同类辞书。而今,《近现代汉语辞源》收词总量达4.3万余条,在规模上远超目前所见各外来词词典,且基本覆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系中国近现代时期汉语外来语、新词语的集大成之作,足敷近现代史料文献阅读所用,堪为阅读近现代史料文献的必备工具书。

其二,联通汉语词汇史及外来词整体研究。

当前的大型语文辞书,从收词的时间线来看,《辞源》偏重对于古代汉语词汇的溯源,时间下限约在19世纪中叶。近代汉语词典三部,一部为高文达主编(收词1.3万条,117万字,知识出版社,1992);一部为许少峰所编(收词2.5万条,320万字,团结出版社,1997;2008年修订,改名为《近代汉语大词典》,收词5万余条,500万字,中华书局);一部为白维国主编(收词5.1万条,900多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三书收词范围大致在唐初到19世纪中叶。《现代汉语词典》侧重收录当代通用的现代汉语词汇。《汉语大词典》编纂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强调“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但受当时可利用的文献资料的限制,对1840—1949年间的词汇面貌及其流变的描述也基本阙如。《近现代汉语辞源》主要收录1840—1949年间的新词新语,补充了汉语词汇整理和研究时间线上的重要一环,也为《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修订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资料和线索。

在中国历史上,外来文化引入中国且对现代汉语形成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三次,一是西汉时张骞通西域,二是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土,三是明末清初以来的西学东渐。三者之中,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且更具现实意义的无疑是后者。然而,当前学界的研究在这个方面的广度和深度显然是不够的。据史有为(2019),2000—2019年这二十年中,以外来词为主要或重要对象的研究,论文147篇(其中含外来词95,字母词15,新词语14,翻译9),专书与论文集29部(含外来词8,新词语10,社会交流9),另与外来词研究相关的著作5部。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互为表里,相互促进。《近现代汉语辞源》主要收录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汇,规模宏大,为近现代历史中汉语的发展流变梳理提供了真实的文献语料,是近现代时期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工程”,可以促进汉语外来词研究向更深、更广的维度拓展。

其三,展现汉语词汇古今剧变期的壮丽图景。

西学东渐以来,尤其是1840年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西方近现代科学知识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这一时期,汉语书面语与口语、古白话与新白话、外来语与汉语三个维度上的接触、交互、碰撞、影响也非常剧烈。

就像地球历史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虽然当时产生的不少物种现今只留存了化石,但学者仍可据其展开对早期生命起源的研究一样,西学东渐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三百多年,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的“寒武纪”。《近现代汉语辞源》通过爬梳近现代史上的代表性文献,较为详细地描写了这一时期汉语新词新语的产生或引入方式、形式、内容、意义等状貌,既有仍然通行的现代汉语词汇的产生源头和早期形态,也保存了不少已经消亡的汉语词汇语料“化石”,展现了现代汉语词汇“大爆发”时期的壮丽图景。研究者可以深化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比如造字音译现象、汉语词缀来源及定型、音译词语素化过程、常用词演变考证等,并通过与新时期现代汉语词汇的对比,探索词汇发展的动态过程、不同时期词汇变化的原因及制约词汇发展的内部规律。

同时,《近现代汉语辞源》也是一个语言接触的样本库。全书的主条是外来词汉化的最终结果,副条表现的是外來词汉化的中间过程状态,词源书证则提供了外来词演变的较为详细的时间线索,立体地呈现了外来词的形态演变直至最终定型的过程。经过不断汰选,一大批外来词真正融入汉语,与原来的汉语基本词汇一道,构成了现代汉语的源头。

其四,观照西学东渐背景下现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正如拉法格《革命前后的法国语言》中说:“语言反映人的变化以及人在发展中所依存的环境的变化所发生的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从田野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大事件,都在语言上留下印记。”伴随着西学东渐,传统中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深刻的历史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知识的引入,加上枪与炮、血与火的催化,传统中国逐渐蜕变发展为现代中国。这些波澜壮阔的变革当然在语言上留下了海量鲜明的印记。

在微观层面上,为新旧事物选定现代名称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接触、碰撞和博弈的过程。事物称说方式的最终定型,实际上也是两种文化经过激烈博弈后,达成平衡状态的结果。如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本书在“国画”条下收录了“中画”“中国画”“彩墨画”三种异名。从书证可见,“中画”见于1890年傅兰雅《格致汇编》,与“西画”概念相对,是一个外国人从中/西视角命名的,表明中国的绘画与西洋的绘画作为截然不同的技艺传统得到了西方认可,在艺术成就上可以相提并论。“国画”“中国画”则首见于1918年李叔同《中西绘画比较谈》,两个名称内在蕴含了现代意义上国家的概念,且李叔同作为中国人,自觉与西方绘画传统相比,其能完全代表中国风格与文化传统。两个名称得到广大中国人的认同,故而相袭沿用至今。“彩墨画”首见于1958年《新知识词典》语料,想来之前亦在社会上有所流传。该名系从绘画技艺特征出发,表面上显得客观,实际上“是某些对祖国民族绘画传统抱有虚无主义思想的人用来称呼国画的一个名词。‘彩墨二字并不能概括说明民族绘画——‘中国画(简称‘国画)的全部特征、特性,因为‘彩墨画这一名词是不正确的”(见《近现代汉语辞源》该条释义),所以自然而然被废弃了。“国画”“中国画”这两个名称的提出与接受,和对“彩墨画”概念的批判,共同促进了社会大众对现代“中国”概念的内在构建和心理认同。

在宏观层面上,数以千百计的表达西方哲学、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军事、科学技术概念的名词的翻译和引入,构建了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史、概念史、术语史、科技史不可回避的内容。学界诸多文章已有探讨,此不赘述。

因而,现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固然离不开战争的洗礼、政权的更迭,更深层次上,则依赖于普罗大众对于“新的中国”在文化理念和思想观念上一点一滴的积极构建。《近现代汉语辞源》收录的4.3万多条词目涉及2万多种概念,正是观照现代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别样视角。

四、 余论

辞书编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就词典本身来说,“本词典看似已经告成,但其实仍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这样的词典,其编纂过程可以说是永无止境: 质量可以不断提高,规模可以不断扩大”(《近现代汉语辞源·前言》)。就研究工作来说,基于《近现代汉语辞源》,学界可以挖掘、分析、开发的工作也还有广阔的空间,这些都有赖于后来者的接力和进取。

参考文献

1. 保尔·拉法格.革命前后的法国语言——关于现代资产阶级根源的研究.罗大冈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 2.

2. 黄河清.近现代汉语辞源.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

3. 刘晓颖.清末民初新词语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15(7).

4.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研究七十年——兼忆先期借词考源研究.语言战略研究,2019(5).

5. 史有为.新华外来词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9.

6. 徐时仪.语言接触与汉语文白转型探论.南陽师范学院学报,2018(9).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 200040)

(责任编辑 郎晶晶)

猜你喜欢

西学东渐辞源寒武纪
利玛窦对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管窥
清江生物群——探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秘密的新窗口
寒武纪:怪物元年
《辞源》修订工作散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轨迹与时代特征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体育的嬗变(1843-1949年)
《辞源》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辞源》注音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以肉部字为例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