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2020-06-15俞婷婷

兰台内外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研究

俞婷婷

摘 要:以CNKI为数据源,以“高校图书馆”和“特色馆藏资源”为主题表达式进行文献检索,对该主题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关键词分布、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共性研究、个案研究、对英美等国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情况的研究、以及对高校特色馆藏与学科的互助关系的研究四大类,为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完善特藏资源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

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10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判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具体要求。早在1957年,杜定友在《图书馆怎样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一文,明确讲到了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必须要设有专藏,也就是“特藏”。国内各大高校图书馆对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视始于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特藏资源建设具体实践的发展,理论研究也日益丰富。为进一步完善、推广特色馆藏资源,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水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特藏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现状

以“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特色资源”等为主题词检索点,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统计来源,对2006年至2020年间该数据库所收录的论文进行限制检索,对该主题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关键词分布、基金资助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对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研究的总趋势和热点,进一步总结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及服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提升的方向。

1.文献发表趋势分析

2006—2020年有关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见图表1。

由图可见,针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在2009至2011年达到高峰,分别有38篇、31篇、37篇文献收录在CNKI,2011年以后发文量逐渐下降,至2015年以后维持平稳,每年20篇左右。这说明,对特藏资源建设的研究在图书馆建设研究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图书馆发展研究常态化的一部分。

2.相关文献的基金论文数量分布

某一学科、研究主题中获得基金支持的论文数量是评价该学科研究人员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基金论文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丧反映出一个学科受重视、受关注的情况。通过对检索出相关文献基金论文数量进行统计(基金论文分布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对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为2篇,省级社科基金有11篇。这表明,特色馆藏作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有效形式,不仅能够完善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升图书馆的形象,更能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同时特藏资源建设也是图书馆业务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

3.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表3中统计出相关文献关键词数量前10名的关键词,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比重的增加,对特色馆藏的研究也增添了新的内容,“数字化”、“共建共享”等成为对特色馆藏建设研究的新趋势。

二、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1.“特色馆藏”的定义

图书馆是为满足其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或为实现特定目标来选择、收集和积累文献资料,因此图书馆的文献收藏需要经过一定标准的精心选择和组织。特色馆藏,关键在于“特”,特藏资源是一个图书情报机构区别于其他同类机构的显著特征。建设特色馆藏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大趋势,形成了相对丰富、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中最关键的对于“特色馆藏”的含义来说,众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中对于特色馆藏的解释可谓多种多样,研究者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揭示了特色馆藏的基本属性,对特色馆藏的内涵的认识有一定共通性。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互联网词条给出的定义,所谓特色馆藏“是指各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这一说法强调的是馆藏资源的全面性,就某一主题的馆藏来说,所藏文献资源要有多样的形式、高质量的内容,即“人有我优”。这要求特色馆藏要充分反映一所学校在学科领域的优长体现办学特色,能够为某一地区甚至全国范围的读者服务。

第二种说法: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对某一特定形式、特定主题、特定时期或出于特定原因的资源的收藏。突出文献资源“人无我有”的“特”之所在,这种独特性的文献信息资源才是一所图书馆能够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关键所在,也是一所图书馆馆藏资源高质量的标志。

第三种说法:特色馆藏是指一所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按某一专题或特殊原因而专门收藏的文献资料集合。这一说法主要强调馆藏资源的组织方式要有独特的风格,如按照学科、地域、人物、时间等主题来集中组织文献,再辅以相关研究资料。既要求文献信息的组织分门别类又保证其内容的丰富全面。

结合以上三种定义,更为准确的特色馆藏的定义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定义:第一,独特性。即特色馆藏要有独特、珍贵的特点,此类馆藏文献独一无二、难以复制,對它们的保存和使用均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如名家遗迹、古籍善本等。第二,专题性。此类特色馆藏主要围绕专门的知识领域或学科而建立,并且要有一定的收藏规模,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2.研究内容分类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在组织文献信息过程中为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而收藏的文献。其中“特”通常是指它的专门性,如某一专题领域的文献,如师范类高校教师教育相关文献;某一地域的文献,如某一地区地方志的收藏;有关某位杰出人物的文献,如某所高校所在地的杰出人物相关文献或高校杰出校友的文献收藏等。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资源建设不仅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的基础,更是提升图书馆形象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许多高校图书馆都有了一定规模特色鲜明的馆藏资源。在实践发展的同时,高校特色馆藏建设理论也有了一定规模的探索研究,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从研究的主题内容来看,其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有不少学者以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共性为研究重点,在调查研究典型高校特色馆藏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特色馆藏对高校发展的积极意义。如厦门大学周红等在文章《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的观点指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应更多地体现专题性和学科性的特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确保特色馆藏建设“稀有性”的基础上更重视加强专题性特色馆藏的建设。温州大学图书馆胡越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调查分析》的论文中着重调查分析了国内多所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大部分高校将特色馆藏资源按12个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古籍文物、学位论文、赠书、教学参考库、光盘与视频、网络导航、等各类专题,指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网页导航上特藏标识不明显,特藏的具体内容没有揭示出来;第二,特藏不“特”,就是说其特色馆藏未能有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鲜明特色;第三,资源的承载方式和内容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第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资源内容稀少;第五,特色館藏偏重数字资源的建设,轻视传统的纸质资源。

第二类以个案研究为主,研究某一高校的特色馆藏建设成果以及可改进提升的方面。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赵蕾在《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新思路——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一文中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其特色馆藏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应该从制度以及学科馆员的结合等方面对特色馆藏建设进行长效管理。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王婷在《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对特色馆藏进行介绍,指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在不断强化馆内现代化硬件和各类文献、电子资源的设施配置,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能力与服务的软件实力的基础上,强化突出自身的特色。清华大学晏凌等在《谈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工作中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的融合》)一文中总结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服务的经验,提炼出在特藏服务工作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有机融合的三个方向,即渗透式服务教学科研,打造专业、进的图书馆文化;开创品牌服务,传承校园文化精神;关注民族文化遗产,构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

第三类研究主要针对英美、港台等图书馆建设较为领先的地区高校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服务调查,为我国内地各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提供借鉴。如燕山大学图书馆鄂丽君在《香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调查分析》、《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调查分析》两篇文章中,基于对香港及英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的调查分析,从特色馆藏资源内容形式的揭示和其栏目设置、构成、特征、建设及合作等方面分析了特色馆藏的建设现状,从服务设施、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规则等方面分析了特色馆藏的服务现状。侯爱花《美国知名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中,在分析美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得到了几点启示,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特藏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就优化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来说需要加强特色馆藏资源的宣传,完善特色馆藏资源网站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重视基于特色馆藏资源的特色服务,逐步开展面向校外读者的特色馆藏服务等。

第四类,研究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特色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如刘思敏《浅议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与特色学科的相互关系》一文中,对高校特色学科与图书馆特色馆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述:一方面,加强特色学科的相关资源建设既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是其提供学科服务,助力科研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其建设特色馆藏的最佳着力点;另一方面,特色馆藏建设既能保障图书馆对特色学科发展的的资源支撑,又能提高特色学科的知名度,进而有利于推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王蕙在《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文中阐述了特色馆藏与学科建设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学校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即高校学科的发展对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起着指导作用,而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又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另外,也有不少文章研究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发展以及针对特色资源的推广。陆莉在《美国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推广现状及启示》中指出美国高校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资源推广工作,通过开展多途径的宣传工作,开展基本服务与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特色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多种多样的特色馆藏资源宣传推广工作有借鉴意义。

三、结语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应该在保证重点、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努力建立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资源收藏体系,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高质量资源信息保障和服务。在数字图书馆发展大潮冲击下,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建设特色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杜定友.杜定友杜定友文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2]金旭东.21 世纪美国大学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聂玉翠.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

[4]周 红,陈 娟.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

[5]胡越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

[6]赵蕾在.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新思路——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

[7]王婷在《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