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抵抗、收编与协商融合:“丧文化”的出路

2020-06-15孙天怡

山东青年 2020年4期
关键词:丧文化青年引导

孙天怡

摘 要:丧文化”近年来在青年人群体中广受追捧,各式各样的“丧”产品层出不穷,俨然成为了新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依据英国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理论,结合“丧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话现状,分析“丧文化”的抵抗性。“丧文化”既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也必须重视其负面效应,对其予以积极引导,避免青年人陷入自我否定的悲观情绪中。

关键词:青年;丧文化;引导

“丧文化”多以表情图文、文化商品、创意食品等方式在青年人群体中传播,从互联网到线下实体,任何一种类型的丧文化作品都可能在网络空间被不断转载和二次创作,其热度已经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普遍重视。它的内容呈现出集体颓废、否定、消极的情绪倾向,但表现形式却往往是滑稽、幽默的反讽与自嘲,因此显得丧而不废,这正是“丧文化”的典型气质。“丧文化”戳中了当代不少青年压力大、焦虑多、很无奈的生活现状,精准契合了青年人在现实重负下需要发泄的精神需求,表达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部分中国青年的诉求与价值观,作为一种具有负面元素的亚文化,其出路值得深思。

一、“丧文化”的精神抵抗

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理论中非常强调亚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和霸权的“抵抗”,这与其理论诞生时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的背景有关。意识形态被强调,不平等在阶级、种族等社会难题上凸显,因此,伯明翰亚文化理论始终坚持亚文化就是“一种抵抗的符号”[1]。如今,互联网日益发达,新媒体纷纷涌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伯明翰学派中过于强调阶级性的观点或许已经过时,但现实生活里不平等现象始终存在,亚文化的抵抗也因此依旧存在。这种抵抗的本质并无变化,但在新时代下,亚文化往往选择采取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抵抗方式。

“丧文化”亚文化群体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抵抗行为。更多的时候,他们选择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发布“丧”的内容,其主题大多是自我吐槽、自我解嘲、自我宣泄。面对让他们感到困扰和焦虑的情境,比如工作、催婚、车价、房贷,他们并没有立刻采取反抗举措或当面爆发,而是选择在一天结束时瘫卧在家里,退缩到虚拟世界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感慨着“活是不想活了,死又不敢死”。基于对可能产生的代价的担忧和社会压力,该亚文化群体并不敢公开对抗,于是选择了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而这种避世的姿态,恰恰正是他们抵抗的形式。这种抵抗方式颇有一种打太极的围魏救赵之感,表面顺从,私下迂回,心理上不配合但从不正面冲突。另外,“丧文化”群体往往通过一些滑稽有趣但内涵悲观的图文来沟通交流,传达自己的情绪想法。概括来说,大多数“丧文化”的内容,都是表面狂欢,乍看让人笑出声来或无厘头的,然而越品味越想流泪。“丧文化”群体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获得从现实中短暂解脱的愉快感,并且将“所希望抵抗的意识形态赋予的意义系统被通过拼贴的方式、狂欢化的表达逐渐消解掉”[2]。

这种抵抗方式和“丧文化”群体的气质是相符的。在他们的丧气话里,不难察觉出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是被强大生活玩弄的弱者,“被生活扼住了喉咙”。弱者面对强者,通常不会选择鸡蛋撞石头的抵抗方式,而娱乐化的外包装,与当下年轻人的兴趣点和表达习惯是一致的。消费主义与娱乐时尚大行其道的后现代社会里,年轻人的语言体系早就渐渐被娱乐化了,为了规避风险和寻求认可,年轻人也愈来愈喜爱用娱乐的表述来讽刺时事或表达负面情绪。

通过考察各大平台上关于“丧文化”的讨论以及社会实际情况发现,“丧文化”群体现实形象与网络形象并不一致。该群体成员大多数只是过过嘴瘾,权当发泄,当新一天到来时,依旧笑对生活,奋力拼搏,而不是真的变成“葛优瘫”的“废人一个”。所以,“丧文化”的抵抗主要集中在精神层面,现实中的对立性并不强烈。

二、收编与互生依存

在伯明翰亚文化理论体系中,被主流意识形态或者是商品收编是所有亚文化的归宿,亚文化或者是被主流意识形态重新界定引导,或者是被商业浪潮席卷,成为规模生产的文化商品的要素源头。“丧文化”这一亚文化现象是否也难逃这种命运呢?

“丧文化”自诞生之初,因其“丧”的特点,常常引起各方争论。大多数主流文化媒介的观点都认为“丧文化”是负面的文化,“丧文化”侵入会对青年人身心造成不良影响。这正符合了伯明翰亚文化收编理论的内容:在亚文化现象形成之后,主流文化必定会不断对亚文化现象“贴标签、歪曲和简化”,从而“实现了某种界定”[3],以达到模糊、吸收、融合亚文化的目的。不过,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丧文化”群体即青年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机会,他们通过实际行动不断阐释“丧文化”现象的内涵,也使得部分社会大众看到了“丧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多次公开使用佛系表情包图片,这一举动是典型的收编行为,但同时也反映出“丧文化”从某个角度上获得了主流文化的认可而非一味否定。

当今社会是个消费社会,全球化和经济发展都促使了商业的兴起。在这种新形势下,“商业逻辑和亚文化之间已经不是赫伯迪格所说的‘收编与‘被收编的生死关系,反而呈现出一种互帮互助的关系模式”[4]。“丧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亚文化,必然存在巨大的商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符号和语言体系,能够唤起青年人群体的共鸣,这正是它的商业价值所在。事实上,一些商家早已开始探索“丧文化”的商业化之路,“丧茶”、“没希望酸奶”、“丧”文化衫,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以“丧茶”为例,其快闪店开店后,受到了众多青年人的追捧。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它本身的饮料属性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它内在的精神内涵。“你的人生就是一杯乌龙玛奇朵”,这样充满颓丧气息却又引人发笑的茶品名称,正是“丧茶”的魅力所在。这是一条循环共赢的链条:商业瞄准了“丧文化”群体的诉求,“丧文化”的要素被挪用到了商品中,商品又继续塑造、推动着“丧文化”的发展,在这个消费社会里,亞文化与商品互生依存。

三、“丧文化”的引导途径

“丧文化”雖是亚文化,却被广泛的传播,愈发呈现出群体群丧的趋势。诚然,“丧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独特价值:一方面,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它对于社会文化的整体建构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它是当代青年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疏解方式,可以有效化解负面情绪,达成自我和解的效果。但是,“丧文化”本身存在着显著的负能量,精神引领行动,这种精神上的“丧”很容易让价值观不够成熟的青年人跌入悲观的沼泽,从而迷失方向目标,失去前进的勇气。因此必须对“丧文化”进行合理的引导。

第一,加强对青年人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可以帮助青年人正确认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学会迎难而上,积极化解困境。许多青年人初次踏入社会时,很容易变得迷茫和不知所措,难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这就是社会心态培育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促使青年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5]。学校是青年人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也必须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在课堂与实践活动中,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找寻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目标,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让青年人明白过分的完美主义并不可取;家庭是青年人的港湾,家长必须发挥好子女坚实可靠后盾的作用,给予青年人鼓励、支持,在子女失败时,不横加指责,而是让子女明白挫折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面对它,克服它;社会是青年人施展才干的广阔天地,社会应当给予青年人足够宽广的舞台,使青年人能够拥有找寻立足点的机会和时间。

第二,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丧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既是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体现,也必然在抵抗主流意识形态。这时,就需要加强主流价值观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梳理整合多元价值观的关系,消解亚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并不是简单地用主流文化去消灭“丧文化”。一方面,应该用更贴近青年人生活的方式去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深入浅出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使其更接地气、更富有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和谐共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局,又不忽视亚文化现象,从而达到稀释“丧文化”的负面影响,又保留其积极价值的效果。

第三,重视青年人的精神物质诉求。“丧文化”流行于网络虚拟空间,“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必须首先解决与之对应的客观社会存在”[6],因此,我们也应该重视网络空间好的精神产品供给。近年来,《那年那兔那些事》《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画猫·雅宋》等动漫绘卷让中国历史故事跃然纸上,深受广大青年人的追捧,激发大众的爱国情。《我在故宫修文物》《守护解放西》《人间世》《寻找手艺》等纪录片将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实录记载下来,描绘了一幅幅真切的生活图景,有传统美德、有历史知识、有敬畏生命、有匠人匠心,都获得了极高的口碑。这些文化精品极大地丰富了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回应了青年人的精神诉求,给予了青年人前行的动力,是破除不良亚文化最有力的良药。

四、结语

“丧文化”的流行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年人的生存困境,必须要注重对青年人的现实关怀,才可以真正做到“治本”。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增多发展机会、保护上升空间等途径,让青年人心中一展雄图的理想有施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3]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70,115.

[2]杨珂.风格·抵抗·收编—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9:27-28.

[4]朱思良.网络青年的“颓废”与亚文化的风格转向——基于网络“丧文化”的研究[J].东南传播,2018(02):46.

[5]张晓庆.“丧文化”背景下的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06):117.

[6]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6.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广东 珠海 519070)

猜你喜欢

丧文化青年引导
如何看待“丧文化”?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