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原生家庭影响下子女偏激心理和行为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2020-06-15徐晓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原生家庭成因对策

徐晓丹

摘 要 原生家庭在儿童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结构和氛围、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和教养方式等都会对其身心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某些儿童可能因缺乏情绪表达、控制与管理能力,而出现偏激行为。本文通过对孩子心理和家庭环境的调查,了解原生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孩子产生偏激心理的原因,探讨防止或减轻原生家庭子女偏激心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原生家庭 偏激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个体出生、成长的家庭,是个体开始生理、心理、情绪和情感等各层面的初步形成的地方。原生家庭在子女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探究个体心理健康的必要视角。在萧山宁围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不乏因拆迁迅速组合的貌合神离的家庭,也有因父母外出务工由祖辈抚育孩子的家庭。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说过:“早期的父母抚育很重要,关乎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怎么样的人。”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孩子往往会出现急躁、偏激、自卑、孤独等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影响自身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偏激是最常见的现象,有待于广大德育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疏导。

小汪是二年级学生,母亲是室内设计师,工作繁忙;父亲是入赘女婿,脾气暴躁。爷爷奶奶负责平时照顾小汪,对其过于溺爱。小汪外表文弱乖巧,却经常会出现偏激、暴力的行为。孩子的性格和行为跟家庭有一定的关系,通过结合原生家庭情况,寻找孩子出现偏激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并实施必要举措进行引导和矫正。

1偏激情绪成因分析

1.1缺乏关爱,导致孤独

由于孩子从小由祖辈带大,获得更多的是生活上的照料,妈妈比较忙碌,对孩子的关心不够,而爸爸脾气相对急躁,沟通更少。在此情况下孩子非常缺少关爱,内心孤独,所以时常靠发脾气引起家人对他的注意和关心。在学校由于渴望交到朋友,但是不懂得如何与同学相处,错误的交往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因无所适从而乱发脾气。同学的远离使其非常孤独,从而加剧偏激,矛盾不断,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1.2缺乏引导,导致暴躁

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中,父亲作为上门女婿,脾气暴躁。家人一致认为孩子脾气像父亲,给孩子的偏激行为找到了理所当然的理由,从而悻然接受,自然没有考虑如何矫正。从而使孩子认定自己随父亲乱发脾气是正常的,无需改变。父亲认为自己是上门女婿,将管教孩子的职责完全推诿给家里其他成员。母亲的忙碌,父亲的缺失,让孩子从小缺乏正确的引导,自然脾氣暴躁,行为偏激。

1.3缺乏交流,导致敏感

孩子一直和祖辈相处,缺乏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使其缺乏安全感而变得敏感。因而很多时候孩子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也无法正确了解他人所表达的想法,从而出现会理解的偏差。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心理的压抑受到激发,使其产生固执、偏激的情绪,拒绝了解别人,拒绝接受学习,拒绝适应环境,最后,稍不留意,就伤害了自尊,不得不以暴力去解决问题。

1.4缺乏自信,导致自卑

其实孩子也是想要在班级中有很好的表现的,但是学习成绩的平庸使其很少受到表扬,而且表现的机会相对也较少,这样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这让本来就落后的孩子感到巨大的学习压力,还有可能诱发自卑、厌学的心理。心理上有落差的孩子会导致他失去对学习的主动性,而个性强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偏激的心理,常常以破坏的形式来达到心理的平衡。

2相应对策

当孩子出现偏激心理的时候,作为老师必须要端正心态、正视问题的存在,决不能对孩子一味地埋怨、批评指责。只有合理正确归因,才能更好地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灵活、完整地评价事物,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应给予孩子热情真诚的接纳,采用交友、共情的方式,启发孩子自己寻找不快乐的深层的心理缘由;应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努力开发其心理潜能,引导其积极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进而提高自信心,学会独立思考与决策;应及时给予他们以鼓励和关爱,弥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如此,他们将不会自卑、不会沉闷、更不会偏激。

2.1控制情绪,培养孩子表达能力

当孩子行为偏激,暴躁易怒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其偏激行为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拒绝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厉的批评和大声的呵斥,倡导像朋友般真诚交流,使其自觉自我检讨,明白靠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问题变得更复杂更糟糕。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正确地表达给别人,心平气和地与人沟通。当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先握紧拳头,在深呼吸几下,让自己平静下来,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样才能交到朋友。

2.2磨练意志,提高孩子自控能力

行为偏激的孩子情绪上很容易冲动,行为上很容易鲁莽,虽然一时的情绪平稳,但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律。首先,应使孩子明确行为的主要目标,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三思而后行,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其次,要求他们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逐步磨炼意志。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一味地放纵自己,原谅、迁就自己,只能使自己在错误、缺陷、恶习的斜坡上越滑越远,最终不能自拔。再次,要培养孩子勇敢、顽强、坚韧、机智、果断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增强自控能力。孩子有了自控能力就会自我暗示,有利于克服偏激行为。

2.3积极互动,提供孩子交流平台

孩子孤独、偏激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朋友。因此老师需特别注重用集体的爱去感化和接纳他们。集体,是一个成长的后盾,也是前进的动力。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彼此。在集体活动中,安排热情的孩子带动不太合群的孩子,让他们在集体中充分地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孩子每个小的进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提升自信,也在同学中树立起孩子优秀和讨喜的形象。在对待孤独感突出、具有偏激行为的孩子时,“人字就是相互支撑”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2.4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最大的依靠是父母,如果父母不正确对待孩子的感情,孩子将无处可倾诉。要矫正孩子的偏激行为,必须要有父母的协助。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性,不能把任何人的性格特点强压给孩子。作为父母,要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得到父母的关心和正确的引导,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鲜少去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人和事,往往就错过了一些最佳的教育时机。教师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也让其有机会认识孩子的同学、老师,更可以拉近大人与大人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更好的沟通和了解。

3结语

首先,原生家庭孩子的不良心理及行为的疏导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但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家长的支持,同学的帮助,孩子自己的自我控制,他们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让人欣喜。再次,让学生克服自私、狭隘、偏激心理,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只有靠老师、社会、家长、学生自己及朋友共同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新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探索研究脚步永不停止,因为“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希望每个孩子的心灵在经历风雨后,都能像七色彩虹一样闪亮!

参考文献

[1] 赵郝锐.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D].苏州:苏州大学,2017.

[2] 李焕.原生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9).

[3] 奥利弗·詹姆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

[4] 李永鑫.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 吴泽琼.原生家庭影响力视角下的《偷影子的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8).

[6] 刘赪秀.原生家庭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6).

[7] 斯滕伯格·威廉姆斯.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8] 雷云桂.小学生不良心理医治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4).

猜你喜欢

原生家庭成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