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国际空港国际小镇生态水系统构建

2020-06-15

工程与建设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系海绵雨水

周 妍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安徽 合肥 230001)

1 建设背景及面临挑战

占地12.5 km2的合肥空港国际小镇为市重点发展三大产业核心增长极之一,将在15年内陆续完成开发建设。在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十九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背景下,国际小镇的水系构建极其水质和水平衡保障成为规划的重点及开发成败的关键。

规划应抓住新区建设的机遇,采用全新的整体城市水系统,利用区域生态本底资源较好的特征,利用坡地地形地势,结合城市生态廊道,从小区海绵措施到整个水系,构建排水和水系骨架,尽量维持区域内天然水循环过程。规避传统城市建设造成的排水系统与水系的分离,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

规划面临五大方面挑战:城市高速发展,改变自然本底,地表径流增加, 导致内涝发生的水安全挑战。城市开发导致污染物被带入水系;新区开发力度大,如不在规划阶段给出预防措施,水质将随着建设显著恶化带来的水环境挑战。江淮分水岭源头,水资源缺乏,如不有效利用雨水,会导致下游生态基流不足的水资源挑战。城市传统开发模式人为破坏天然水网或裁弯取直硬化驳岸,将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形成的水生态挑战。以及水处理设施和水景观不能很好融合,造成城市水景观效果差的水景观挑战。

2 项目基础信息

项目地毗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地处江淮分水岭,全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属丘陵地带,全区岗冲相间,场地现状基本为农田,宝教寺湖、焦湖、宝教寺支流、焦湖支流为区域核心水系,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内水系基本情况

3 规划目标

水城一体,以“水”为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将现有的湖泊和河流整合到生态的、可持续性的近自然城市水景观设计中。有效利用雨水资源,作为湖泊生态补水和下游河道生态基流,尽量实现自然的水平衡和生态的水质保障;综合协调区域防洪、治涝;最终形成包含排水、水系、污染控制、生态廊道等内容的一体化和可持续的流域性水系统综合规划方案,对后续城市和水系统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

4 体系构建

规划前期首先需要对场地现状及区域降雨水文信息进行详细调研收集和分析,结合防洪管理、水库运行改造、地下水、水资源管理及水平衡、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和回用、生态学,共六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排水水动力模型、流域水文模型、调蓄空间模型、河流水力模型、水库水质模型和地下水模型,六个数学模型进行耦合,利用模型计算分析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如图2所示。从而系统完成综合生态水系统构建,编制完成包括海绵城市专项、城市排水(雨水)专项、水系专项、水质保障及水资源平衡专项、城市生态水景观专项等,五个专项规划在内的《合肥空港国际小镇水生态系统综合规划》,如图3所示。

图2 技术路线图

图3 水生态系统综合规划的各子项研究和子项规划的相关关系

5 设计理念

本项目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一是利用新城建设的机遇,构建全域全新城市水系统。

二是利用生态本底,结合城市规划布局生态廊道,构建排水和水系骨架,保持和优化地实现完整的生态系统,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第一终极目标。

三是采用自然方式就地实现水净化和水平衡。充分利用项目的坡地地形地势、地表与地下水的交换,根据不同降雨强度和污染程度设置雨水分流路径。将污染雨水进行不同体量的调蓄,并采用生态设施进行净化处理,最终缓慢补充进入湖体,尽量维持区域内天然水循环过程。

四是利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规划新的雨水排水、水系、水质保障及水资源平衡、城市水景观等方案,通过城市排水、防洪、水利工程、生态、景观和城市规划等多专业领域通力合作,建立管网、河道、水质等数学模型,模拟验证规划方案,形成一体化流域性水系统综合规划方案,以达到统一对蓝、绿和灰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优化,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多系统整合。

五是最终实现水与城,与人的多目标,围绕人的需求,和周边景观建筑设计相结合,搭配高端经济开发的基础,如图4所示。

图4 水资源和城市生态水景观综合规划

6 规划中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措施

(1) 从地上到地下、从源头到末端的全域立体水系统:将雨水、地下水、河湖水进行整合,通过小海绵(地块内海绵设施)、中海绵(城市公共空间海绵设施)、大海绵(河湖水体、雨水行泄通道)等水系统组件同步规划,形成多级海绵体系,如图5所示。

图5 海绵城市体系不同降雨工况运行原理图

(2) 清洁雨水系统:全流域内实现初期雨水的蓄留和渗透净化,通过独立的清洁雨水系统回补湖泊。排水管网系统主要承担对非清洁雨水的收集、并转输至下游进行生态净化。除清洁雨水外,湖泊仅接受经净化后的特大暴雨溢流。

(3) 综合防涝体系:将生态廊道、雨水调蓄设施、超标雨水行泄通道有机结合。调整竖向规划,保证从小区雨水收集、调蓄及处理设施,到地下排水管网、溢流控制设施、生态滤池等处理设施的全流程竖向控制。

7 规划落地

为了最终实现规划设置目标,最终将合肥空港国际小镇建设成为一个水清水美,宜居的生态城市区域,需要将水生态系统规划落实在每个项目建设中去。目前,保教寺湖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在水系统规划的框架指导下设计深化完毕,即将开工建设,工程将完成保教寺湖水系统构架。区域内五条道路的设计均遵照水系统规划中对排水、超标雨水行泄通道标高要求及海绵城市措施要求完成。地块开发按照海绵城市要求正在进行。从系统到组件,逐步完成规划落地。最终实现“生态融城,与水共生”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水系海绵雨水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海绵是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