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钟表行业的破局之路

2020-06-15王岩民

钟表 2020年1期
关键词:破局钟表销售额

2019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还没有披露,不过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更趋向复杂,作为制造业中的钟表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可谓是困难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元月二日,即元旦后上班的第一天,工信部发布了全国钟表制造行业的一组数据(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整理),我们先来看看官方的信息披露:

一、生产情况

2019年1-11月,全国钟表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钟完成产量12203.6万只,同比下降8.8%;表完成产量12343.2万只,同比下降11.0%。

11月当月,全国钟完成产量847.2万只,同比下降27.2%;表完成产量1139.7万只,同比下降10.5%。

二、效益情况

201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钟表制造企业营业收入359.9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4.6%。

可能是统计口径的问题,看了以上的数据,发现国内钟表制造企业的日子过的还算丰盈,这张成绩单也算亮眼。我们作为钟表行业的全媒体平台,与腕表制造企业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会到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行业内比较明显的反应是国内各个品牌企业的销售额都在下滑,能持平者寥寥,利润也是不容乐观。

再看国际大牌今年在国内的销售额,市场表现亮眼,纷纷上扬,甚至有个别品牌还需要加价购买。造成这个局面的因素颇多,除了品牌强大的溢价功能外,还有财经政策、海关查控、消费者理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影响。

再加上智能穿戴设备的侵占,苹果,华为,小米(包括华米)动辄过亿元的销售额,无一不在警示我们,传统钟表制造业想要在这种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各种自救方式频频上马,高层走马换将者有之,扩展业务范畴的有之,展开品牌营销方式更新的有之。在围城之下,不乏勇夫,但缺智将。

路漫漫其修远兮,国内钟表制造企业的破局之路,必须是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增强企业软实力方面下足功夫,在技术积累,科技研发,健全创新体制,加大人才和技术储备上多多谋略,以此来促进企业升级,产业转型进步,避免陷入性价比竞争,同质化竞争的红海里;另一方面,从战术角度看,以现有的产业技术特点入手,加大工业设计的投入,在这方面有不错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比如DW,佳明手表,他们同样是消费品级别的品牌,但是以不俗的外观设计,友好的穿戴体验,新颖的营销策略,满足了当代年轻一族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也在2019年的腕表市场红海里分得了一杯羹。

危机即是转机,2019年,国表领军企业海鸥的混改基本完成,我们从中也看到民营资本对我们传统钟表制造企业的关注与聚焦,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国表企业会在未来交给我们怎样的一份成绩单?让我们拭目以待。2020年,国表可期。

猜你喜欢

破局钟表销售额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破局“出货难”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中国奥园:销售额首破千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八成
破局
预计2021年汽车和物联网芯片销售额将创新高
丽娜认钟表
销售旺季难掩下滑势头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