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建设的新模式
——评《生态农业旅游》

2020-06-13胡小霞,邱卫娟

中国食用菌 2020年4期
关键词:旅游区生态农业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与休闲观念的进步,新颖有趣的旅游形式层出不穷,例如生态农业旅游、山水旅游、古镇旅游、主题公园旅游等,其中生态农业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不仅主题极具特色,同时富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能够在丰富旅游业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旅游行业多元化发展。虽然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较好,但是在规划建设时应格外注意以下问题,否则会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第一点是生态农业旅游区缺乏整体区域性,例如各郊区的观光农业各自为政,旅游项目设置重复。第二点是产品开发少,产品结构不合理,例如观光农业旅游活动通常是以采摘活动为主,对于民俗文化、养生、购物、度假、科普教育等方面涉及较少。第三点是生态农业旅游区选址不佳,例如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等,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营成本,还会影响客源。基于此,在建设生态农业旅游区之前,应做好调研及规划工作,打造一个极具当地农业、历史、民俗、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基地。为了引导生态农业旅游朝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由严贤春编著的《生态农业旅游》一书于2008年5月通过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认为依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例如针对丘陵区的地貌特征,提出了“垂直生态景观模式”。总览全书,有两大特色,概述如下:

一、写作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框架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是该书是一大特色,具体表现:在第一章,作者以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为写作的切入点,从“农业生态资源”引出打造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必要性,进而创新性地提出将农业资源与景观旅游相结合,为当下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思路;在第二章,作者注意到生态旅游市场刚刚建立,认为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抓住时机赶紧行动;在第三章至第四章,作者从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构建,认为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例如地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能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第五章至第七章,作者从农业生态旅游的运作、规划、实施及管理入手,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后,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了针对性建议,以此推动生态农业旅游进一步发展。作者为了验证“因地制宜”发展的可靠性,即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离不开具体的地域特征,应根据其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譬如本书针对丘陵区的地貌特征,提出了“垂直生态景观模式”。虽然本书篇幅较长,且涉及内容较多,但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统一的写作手法,从多个方面分析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每章节内容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且前后衔接十分连贯,充分展示了作者的逻辑严密性。

二、现状分析客观,对策指导性强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住农家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产业,迎合了都市人“回归大自然”的心态,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能盘活农村经济,因此近几年得到很大的发展。基于此,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研,深入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作者在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时并没有过分地迎合大众的喜好,而是根据地域、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合理地进行构建,进而打造一个极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园。

细读该书可发现,作者结合实际,就农业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例如就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特点来说,作者认为应立足实际,通过细致分析,找到闪光点,也就是合适的营销点,为旅游业开辟一个新的发展途径;再如生态农业旅游的类型,根据地理位置、民俗文化、农业资源的可展示性,找准定位,以此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园时应注意一点,就是不要随意更改农业生产方式和自然生态,应在保持原本乡村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特色农业,从而吸引游客观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只有准确地抓住实际问题,客观阐明导致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准推进生态农业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发力点。

总而言之,该书立意深远,符合时代要求,能为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客观指导。

猜你喜欢

旅游区生态农业旅游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朱俊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兔”与“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