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探究

2020-06-12崔彩弟

知识文库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案少数民族汉语

崔彩弟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教事业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少数民族的教育尤为重要。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汉族地区有较大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带来了影响。语文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最为基础的课程,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看,还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探索语文知识。导学案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手段,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学习的喜悦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1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良好发展,其主要表现在:(1)教学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加上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汉语教学资源利用比较少,教师只能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实施语文教学,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单一,使得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较低,学生对语文教学缺乏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语文教学的难度,导致难以实现教学目标。(2)非母语环境教学问题,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他们习惯使用的母语与汉语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也造成了他们在学习汉语时会出现各种问题。汉语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种,甚至是第三种语言,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必要的汉语应用环境,学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联系汉语,这种情况削弱了学生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而且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能积极主动的应用汉语,也会对语文教学的成果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3)少数民族语言观念,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存在的最大障碍是语言差异及语言习惯存在的冲突,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思考如果将汉语转变成自身母语进行理解、学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思考的难度。由于语言观念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必须进行语序调整,而这也会对学生的信息处理速度造成影响,进而削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接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对汉语学习及应用缺乏兴趣,进而影响语文教学的进度及质量。

2 导学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思想观念,注意对导学案教学方的应用,以此提高教学工作的水平。在应用导学案教学方法时,必须坚持相应的原则:一是以学生为本原则,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到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实际优化导学案,确保导学案符合实际教学工作的需求,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层层递进的进行问题设置、习题练习、课程梳理、教学评价等环节,确保知识具有较强的层次感,让学生可以逐步提升,以此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导学案,避免生搬硬套情况的出现,确保导学案与教学内容相互契合,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2.1 巧设疑问,循循善诱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导学案实施效果。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时,应明确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严格规范问题设计工作,保证问题设计具有明确方向,条理严谨,侧重点突出,这样才能指引学生更好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并在问题探究中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陋室铭》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导学问题,让学生借助问题来逐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2)文章是如何描述陋室环境的?用课文原话回答,说说自己的理解。(3)文章是如何描述陋室主人生活情境的?(4)作者是否真正的达到了“清静无为”的境界?从哪里可以看出?(5)文章最后结尾处为什么说“何陋之有”?通过这样层次性的问题设计,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教师要积极的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与学生探讨,分享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主动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借助导学案来学习语文知识。

2.2 合作探究,灵活导学

在语文课堂上应用导学案教学方法时,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是落实导学案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依据导学案对课文内容进行合作探究,也可以合作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为了让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更加有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也就说在學生预习期间,需要结合导学案对相关问题、课文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各组得出相应的探究成果,在进入课堂后,将自己组的合作探究成果演示出来,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点评,然后归纳总结各组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预习《背影》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并布置预习任务“文章出现了几次背影?明确这几次背景的时间及地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父亲背影进行描述?每次背影描写都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情感?”各组学生需要结合导学案及课文内容,合作完成预习任务,针对小组合作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需要标注出来,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与教师共同探究,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会更加具有针对性,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逐步提升。

2.3 效果反馈,教学互动

测评工作的开展能够向教师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为教师开展后续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在导学案设计中,教师还应该设置一些测试环节,对学生进行小测试,从而判断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或者是让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评价,以此展示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教师针对性进行弥补,促进学生的良好提高。在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准备阶段、落实阶段、巩固阶段三个步骤进行,在准备阶段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落实阶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准备阶段学习效果,并引导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探究,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巩固阶段教师则应该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帮助学生把握教学重难点内容,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可以对课上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3 总结

总而言之,将导学案应用到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有助于语文教育的良好推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少数民族初中语文教师应正视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必须结合教学需求,合理的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确保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以此提高教学工作的水平,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导学案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751。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祁家学校)

猜你喜欢

学案少数民族汉语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学汉语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少数民族的服装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比例尺(一)”导学案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