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研究

2020-06-12韦玉妍

歌海 2020年3期
关键词:壮族互联网

韦玉妍

[摘    要]壮族山歌作为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因其特有的特殊结构、文化功能等因素,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山歌文化资源通过新型互联网技术体系的支持,利用其平台得到了新的发展。通过对东兰地区壮族山歌在新媒体上的发展研究,根据山歌文化的现状以及分析其文化发展场域转移的过程,发现在新的网络环境以及全媒体的传播语境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群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完成通过网络化实现传统山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壮族;网络山歌;山歌文化;互联网

我国是各民族在历史中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是各民族在经过无数次的碰撞、交流、融合、传承而形成的。不同地域、不同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构筑起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凝聚性、交互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独特性源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差异,也促使各民族的民间文化传承具有不同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兴文化迅速走向世界大舞台,亦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其中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流失速度的加剧,农村传统记忆及山歌艺术等民间艺术传承载体的缺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壮族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总数最多,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蕴藏了无数的民族文化,其中又以壮族山歌最为出名。壮族山歌,一般是指壮族人民使用壮语所传唱的歌曲,亦称为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独有的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区,占壮族总人口的87.81%。在广西,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族聚居地亦成为“歌的海洋”。作为广西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壮族传统山歌以诗为词,以歌代言,集中体现壮族民间文化的智慧性。笔者于2020年1月至3月多次到广西壮族自治區东兰县进行调查,主要关注该地区壮族山歌及网络山歌的发展现状,以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为引导,基于东兰县网络山歌为对象,在分析东兰山歌的基本概况、传统山歌传承脉络、网络山歌传播中的主题内容及主体、新媒体背景下的创新路径,结合当下政府一系列政策,总结东兰县网络山歌的发展与少数民族对传统的承继以及如何创新。

一、研究缘起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少数民族传统歌谣正日渐式微。但壮族山歌因其具有结构独特、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等特性不断吸引着学界广泛研究,其中有从语言视角出发,如陆晓珍、陈雨以接受修辞学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从接受的层面探讨嘹歌(壮族民间歌书)对唱中的角色关系及信息类型①。王南颖通过利用语言学中的语境视角,对广西著名山歌曲目《刘三姐》歌词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分析与比对,指出在对民歌中的修辞进行翻译和理解时,需要遵循关联、顺应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够使读者准确理解山歌所想要表达的故事和传达的情感②。

有从文学的视角出发,如黄明光、徐柳以《坡芽歌书》《马骨胡之歌》《嘹歌》《房屋》等壮族山歌中的歌词为例说明壮族山歌继承与发展了《诗经》中赋、比、兴的笔法,证明了壮族山歌具有原生态、民歌特色和古代文学等艺术价值③。廖志恩从修辞学的视域来探讨外国诗歌和壮族《嘹歌》中主题、韵律、修辞的异同,有利于壮族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④。

有从音乐的角度着手研究,如申婷对广西那坡黑衣壮民歌音乐风格特点进行解析,认为其在歌曲类型、题材内容、演唱方式与情感韵味等方面,均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⑤。何凤梅以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乐专业性为切入点,对壮族山歌的音乐美学价值进行分析,推动传统民歌利用自身价值在现代背景下更好地传唱⑥。

随着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加,以微信、抖音、快手等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受众日益广泛,学者们更多地转向了壮族传统山歌文化在适应文化传播的新方式中重构与发展的研究,如覃慧宁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人类学文化变迁和文化调适的视角,认为在大众传媒背景下,山歌呈现出传统人际传播的载体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双重特质,具有活态性、灵活性、创新型等特征⑦。聂国力、谢奋结合网络时代背景探讨壮族民歌传播新形式,认为网络平台壮族民歌以多感官集合和多媒体的方式,突破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实现了综合式的传播⑧。农丽婵、杨宁宁以那坡县壮族网络山歌为对象,了解传统山歌在向网络转型过程中对传统的承继与创新⑨。

综上所述,壮族山歌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的存在价值毋庸置疑。但在传统的传承方面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当下新媒体技术和以互联网为基础对传统山歌进行传承与创新,以及在推进网络山歌的发展中如何做到有组织、有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运用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基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的田野调查,通过分析网络山歌传播中的主题内容、传唱主体、政府行为等,探讨了东兰县壮族山歌的传承脉络、创新路径,进而总结东兰县网络山歌的发展与少数民族对传统的承继以及如何创新, 视角较为新颖,有益于丰富当前有关研究。

二、东兰壮族山歌现状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东兰县,隶属河池市,地处群山绵延的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该地壮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三。特殊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创造出流传至今的独特歌咏文化,在整个壮族都具有代表性。东兰山歌源远流长,据考证,东兰人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传唱山歌,到宋代时开始形成歌圩,明清及民国时期东兰山歌非常盛行,山歌对于东兰的壮族人来说,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精神纽带。唱山歌也已成为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山歌的影子,传统山歌演唱以农历节庆为时间主线进行,大型山歌演唱活动多见于如“三月三”等民俗节日及农作物丰收之后的农闲时期,小型山歌演唱活动围绕嫁娶、祝寿、丧葬等活动开展,有以山歌恭贺、以山歌交友、以山歌传情的习俗。传统的壮族山歌内容包含了创世、迁徙、祖源、婚嫁、丧葬、时政、爱情等内容。

在山歌文化内容蕴藏丰富的东兰,对于山歌演唱形式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构,即长排结构和勒脚结构。主要流行于东兰县北部,红水河上游沿岸的壮族村寨的长排结构,有七言、五言、长短句,每首的句数多少不等,不受行数限制,意完歌即止,近似汉歌的自由诗,因其词意像马肠一样顺道直下,没有迂回拐弯,故亦俗称“马肠歌”①。勒脚歌——东兰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山歌结构——主要流行于东兰县西南部一带的壮族村寨。勒脚歌有固定的六行、八行为一首,结构回环反复,韵律严格,上下句押腰脚韵,而偶句和单句的脚必押脚韵,三节歌中的末字都要押韵。

东兰山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多样性的内容:歌唱历史文化、歌唱英雄革命、歌唱婚姻爱情、歌唱百姓生活、歌唱国家政策等,其中以婚嫁、祝寿、节庆等最为流行。歌聚成海,在东兰人的文化血脉里流动、交织,所形成的文化符号成为这个族群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形式。用山歌宣传革命道理,宣传时事政治是传统东兰山歌的最大特色。经典歌曲《壮锦献给毛主席》的曲调就源于东兰武篆民谣《跟着拔哥闹革命》,山歌剧《文龙与肖妮》也是勒脚歌的经典曲目。

“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师徒传承、亲子传承和自然传承为东兰山歌的主要传承形式。在传统山歌演唱中,需要一个固定的场域,形式也多为歌手之间面对面演唱,这就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歌圩。一代代壮族人民通过山歌及歌圩形成文化的认同,维系情感上的共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但是,传统山歌演唱方式限于“口口相传”,歌手、听众之间的距离存在局限性。在新媒体时代,这样的传承方式显得封闭而脆弱。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海量信息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开放性等特性不断消解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②壮族山歌作为口语传播的形式,其弊端在于传播的单一,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快捷化,壮族山歌开始从原始生态环境走向网络世界。歌手与听众从固定的歌圩场所转移到网络平台中,基于互联网进行山歌传播,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时间的限制。互联网时代,山歌除了具有艺术、娱乐的功能外,受众的互动交流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形成创新的演唱形式。

三、东兰山歌传承场域的转移和扩张

网络传播具有高效性、共享性、可保存等特点,为传统山歌传承提供了新场域,也满足了一批喜爱山歌但不会唱山歌的群众的需求。网络传唱基于微信的运用形成了新的线上传唱方式,线上聚集相对于线下聚集来说有着跨越空间的优势,从而得到了不少热爱山歌的东兰群众的认可,笔者也曾亲身参与到微信群中,欣赏其中的壮族山歌。笔者在群主及群友中了解到,这种类型的微信群在数量上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对群众的覆盖面也较为广泛,其中,有的優秀山歌传唱者还身兼数个山歌群的群主,组织线上山歌传唱。这些网络山歌群,规模小者群员二三十人,规模大者六七百人。笔者将通过对山歌爱好者韦大哥加入的山歌群为调查、统计对象,深入研究东兰县网络山歌的传唱主体及传唱内容。

(一)东兰壮族网络山歌的传唱主体

通过对群名为“凤凰兄弟姐妹山歌群”“华哥美妙山歌群”“第一湾瑶蓝山歌群”“群友之家”“东兰三石纳亮山歌迷群”“中华民族文化山歌”的微信群进行调研,总人数约2000人,由此可了解到基于互联网体系发展的东兰山歌参与人数众多,其中以壮族中青年演唱者为主体,蔚然成风。参与主体职业广泛性是丰富山歌内容的基础,其中职业标签可归类为“农民工”者占到了80%以上,此外也有少部分体制内的山歌文化爱好者、研究者,这些文化人在网络山歌中扮演作词人角色的比重最大。在调研期间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即传唱壮族山歌的不仅仅为壮族民众,也存在小部分的瑶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的群众。传唱者大部分为兼职歌手,也有部分为以从事山歌演唱为主要职业进行谋生的歌手。

(二)东兰壮族网络山歌的主题及内容

网络山歌是人们在空闲之余进行的娱乐活动,与大型的传统山歌比赛中演唱的内容不同。在传统山歌比赛中往往会设定一个与时下政策有关的内容,如2017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和东兰县联合举办的“新时代广西山歌颂党恩”山歌巡演赛。而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的山歌活动其歌词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是围绕演唱者的生活展开,具体而言,东兰壮族民众网络山歌主要表现对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以及演唱者自身的生存处境的吟诵。且较为独特的是,以网络山歌为载体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进行宣传,在民众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组织性较强的网络山歌群,每日均有不同山歌对唱的主题,这些主题一般是由群主或歌王安排的,每日对唱歌手也需要提前报名,报名成功的歌手需提前相互沟通并推荐其中两人为作词人,为山歌演唱准备歌词。在演唱过程中,听众可根据个人喜好自愿给演唱者发红包,金额由1元至5元不等。除有组织的对歌之外,群友也可随意独唱或对唱,内容多涉及对生活不如意的倾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等,也不乏男女之间对爱情的歌唱。由于网络山歌是一个虚拟化的场域,人们在传唱时对他人的不了解以及歌手素质水平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山歌传唱当中偶有出现不恰当的词语,这也是网络山歌的弊端之一。

四、东兰壮族网络山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新的网络环境形成,媒体的传播途径增加,在此语境之下,因转型需要而产生的媒体融合对社会关系架构产生了新的影响,其本身所带有的广泛性与时效性是旧有的信息传播模式无法比拟的。传承方式的重构成为壮族山歌发展的新契机所在,将原本以口口相传以及歌本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的壮族山歌,在数字媒体的运用和互联网技术体系的支撑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由于网络山歌和传统山歌的最大差异在于歌唱场景语境的虚拟性转向网络山歌的虚拟化,互联网迅速传播打破了传统山歌的演唱形式,网络山歌的兴起对传统山歌影响颇大,因此,我们更要注重对传统山歌文化的传承,结合实际的创新,才能使山歌文化不断延续发展。

(一)政府搭台群众唱

政府机构特别是融媒体中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利用自身掌握的影响力、新闻媒介、网络公众平台等资源,搭建网络对歌平台,面向全民开展互联网对歌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衬以富有东兰壮族民族特色的元素,激发全民唱山歌的热情,实现拿起手机就能唱歌、拿起手机就能对歌。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东兰壮族山歌声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了解东兰壮族山歌,了解东兰壮族文化,实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用悠扬的山歌声吸引游客到东兰探秘壮族之美。还能长期利用网络山歌平台宣传扶贫、医疗等政策,发挥东兰壮族山歌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山歌协会积极响应带头参与

山歌协会应当积极响应网络山歌平台,将传统的对歌方式结合互联网传播力的优势,利用好长期积累的丰富的山歌经验和总结出的山歌规律,组织经验丰富的歌师、歌王们开展网络线上教学,从基础的声调到韵脚开始教学,形成良性互动,让喜欢却听不懂、想唱却不会唱的群众能了解山歌的内涵,让爱好者人人都能学会、能听懂、能对歌,从而发展更多壮族山歌爱好者、扩大山歌爱好群体和受众,推动壮族语言文化的发展。

(三)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多年乡音不改是壮语的内在魅力和现实需要,广大群众应当有意识地传承和发扬壮族语言文化,积极参与网络对歌平台。据了解,东兰有许多爱好壮族山歌的群众困于场所、群体的限制无法一展歌喉。网络对歌平台无门槛、隐蔽、即时互动等特点,可以让这一部分群众能在互联网上发挥自己的爱好。一部分想学山歌的群众也能通过网络山歌平台自学山歌、与有经验的歌师交流,实现从听不懂到能唱歌,使群众自觉积极参与到保护、传承和发扬东兰壮族山歌文化的行动中来。

通过政府搭台、民间山歌协会带头响应、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扭转山歌的传统演唱形式,三方形成合力。激发全民对东兰壮族山歌的热情,用特色吸引眼球,用比赛激励参与,一定能做到人人能唱好一首山歌,人人能开腔对歌,用最有影响力的形式保护、传承、发扬东兰壮族山歌和东兰壮族文化,打造享有盛名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进而反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壮族互联网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