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0-06-12刘永华高传友梁日凡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广西旅游农业

刘永华,高传友,梁日凡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226)

休闲农业是一种贯穿农村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近十年来,在实施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休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都可旅游,动植物资源和水果十分丰富,名优特产多,植被四季常青,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奇山异水众多,风光旖旎,海岸线长达1500 公里,有独特的“老、少、边、山、海、寿”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使广西开发休闲农业具备得天独厚优势[1]。

1 广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 多层次推动,发展态势向好

近年来,中央和广西各级政府持续关注休闲农业发展。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广西各级政府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项目规划、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休闲农业规划、休闲农庄基础设施、规范建设和品牌建设等,逐步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乡多层次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2016 年,南宁市政府启动了《南宁休闲农业示范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从2017 年起,南宁市政府每年下达2400 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利用3年时间,建设了30 个休闲农业示范区,形成了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环首府休闲农业产业带。

2018 年8 月,自治区农业厅印发的《广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提出重点打造中越边境民族风情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带、西江沿江休闲农业产业带、北部湾滨海海洋文化休闲农(渔)业产业带、依山森林旅游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沿高铁(公路)特色种养休闲产业带、桂东富硒农业休闲体验产业带、巴马长寿养生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七大休闲农业产业带,大力培育首府南宁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柳州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桂林休闲农业国际旅游示范区三大休闲农业示范区,形成“七带三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并给予经费重点支持30 个县开展休闲农业规划建设工作。广西的休闲农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1.2 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发展休闲农业是广西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近年来,随着广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休闲农业景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休闲农业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旅游消费的一大热点、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在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9 年底,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接近9000 万人次,比上年的7500 万人次增长20%,产业综合收入340 亿元,比上年的280亿元增长21.43%(见表1)。

表1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3-2019 年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广西休闲农业在分布上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南宁、百色、桂林、河池、梧州位居发展前五位。二是主要聚集在中心城镇周边0—50 公里范围内。三是主要沿着干线公路两边分布。全区所有已经建设运营的农业休闲项目均分布在高速公路出口、国道、省道和县道等周边。四是多位于山水田林湖附近。全区将近95%的农业休闲项目都分布在各区域主要的山体、湖泊、水库、农田等周边。在产业规模上,广西休闲农业多模式推进、多产业形态打造、多要素发力的格局正使广西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劳动变运动、空气变人气、青山变银山、“卖农产品”变“卖风景”的转变,休闲农业已成为广西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2]。

1.3 打造农事节庆活动,助推休闲农业发展

农事节庆是农耕社会长期发展、演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在与外在的特质[3]。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农事节庆在旅游、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被政府部门看重,成为社会各方青睐的一种节庆活动样式。广西目前有名目众多的农业节庆活动,如国际茉莉花节(横县)、桂林漓江渔火节、恭城月柿节、兴安米粉节、兴安葡萄节、灌阳农具文化节、桂林罗汉果节、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三江侗族多耶节、融安县金桔节、北海开渔节、钦州蚝情节、防城港京族哈节、防城港金花茶节、平南龙眼节、灵山荔枝节、田东芒果节、容县沙田柚节、西林沙糖桔节、苍梧六堡茶开茶节等。地方政府围绕这些休闲农事节庆活动,营造节庆氛围,聚集市场人气,吸引学者、专家、商家、乡贤、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同时进行农产品和土特产品销售,提升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整合其他农业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并打造自己的节庆品牌。

1.4 休闲农业品牌创建稳步推进

近年来,自治区各职能部门积极推进与休闲农业相关的系列品牌创建认定工作,树立了一批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2013 年7 月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下称“旅发委”)启动创建广西四星级(含)以上乡村旅游区(农家乐)评审工作,每年对四星级(含)以上乡村旅游区(农家乐)给予表彰和经费奖励,极大推动了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工作。2015 年农业厅、旅发委首次开展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评比工作,并出台《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质量评分细则》,对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给予表彰和项目经费支持。2018 年自治区林业局首次开展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体验基地、花卉苗木观光基地五大森林旅游系列等级评定工作,并给予表彰和项目经费支持。截止到2019 年底,全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共认定14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2 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1 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 个中国美丽田园,2 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4 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98 家全国休闲农业星级企业,213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39 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近1500 家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其中五星级乡村旅游区64 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77 家;五星级农家乐62 家,四星级农家乐199 家;全国休闲渔业基地17 家,广西休闲渔业基地45 家;广西森林公园2 家,广西五星级森林人家3家,广西四星级森林人家37家,广西森林康养基地24 家,广西森林体验基地13 家,广西花卉苗木观光基地9 家;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6 家;广西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6 家,广西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47 家,全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取得可喜的成绩。

1.5 行业协会在会员单位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2012 年4 月,广西休闲农业协会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成立。广西休闲农业协会由自治区农业厅牵头创办,是一家由农业、林业、农垦、渔业、水利、旅游等系统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自愿联合的具备全区性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非盈利性行业组织,目前有200 多家会员单位。协会为会员、行业和政府服务,每年组织召开广西休闲农业论坛,开展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先后组织到湖南、上海、广东、海南等省(市)参观、考察、学习,通过网站、微信群、QQ、会刊等媒体开展经常性专业交流活动,组织休闲农业企业星级申报及评定,在会员单位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2 广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缺少规划

一些地方政府对休闲农业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发展休闲农业列为县域经济重要发展战略。有的地方政府没有编制休闲农业规划,在休闲农业项目的规划与审批、登记与管理、标准与规范等方面缺少制度安排,引导不力。少数工商资本进入休闲农业领域后,个别项目存在违规“圈地”建房、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2019 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棚房”专项整治活动就是专门处理这些问题的。

2.2 项目建设同质化,总体层次不高

一些休闲农业项目功能单一,农村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故事性、感染力,文化创新和创意不足,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且多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较小,设施简陋,档次较低,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雷同,有的还破坏了自然生态。

2.3 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管理粗放,服务质量不高

有的休闲农业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村容环境卫生及水、电供应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道路等级低、路面窄、通行能力有限,公路沿线交通标识、旅游标识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要求。景区内部配套的停车泊位少、厕所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少;餐饮住宿设施简陋、卫生条件较差、服务标准不达标。同时,多数休闲农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服务意识淡薄,缺少长远持续发展理念,逐利性较强,有时会出现宰客、欺客现象,严重影响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4 产品业态不够丰富,特色不够明显

据调查,广西将近80%的休闲农业项目的主营业务集中在果(蔬菜)园观光采摘、野炊烧烤、垂钓、桥牌娱乐、球类运动、吃农家饭等内容,能提供特色民宿、养老养生、创意农业、研学旅行等深度体验产品的不足10%,主营业务内容不够丰富,参与性、体验性内容很少。大多休闲农业项目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游客滞留时间短[4]。大多数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开发的旅游商品品种少、规模小,尚未形成多样化休闲农业产品供给体系。休闲农业工艺品、纪念品和土特产品也仅仅停留在简单开发包装上,缺乏吸引游客旅游购物的品牌产品。

2.5 政策扶持有待完善和落实

近年来,广西出台了若干引导扶持“农业+旅游”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政策推行缓慢,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等问题。上海、江苏等省市对休闲农业景点进行筛选评比,将之作为各类活动的接待地点,推动了“农业+旅游”的发展,很值得广西学习和借鉴。

3 广西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休闲农业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虽然休闲农业受2019 年大棚房整治和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冲击,但各级政府要保持对发展休闲农业的信心。其次,要向海南、江苏等休闲农业发展较快的省份学习。从2013 年开始,海南省琼海市秉持“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镇化”的理念发展休闲农业,2018 年南京市政府将休闲农庄列为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单位。这些措施很值得广西学习。再次,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挖掘休闲农业资源,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场所,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并推动其与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扶贫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衔接,落实好“多规合一”和规划引导。

3.2 改善基础配套设施

建议自治区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升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公路建设、脱贫攻坚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国家重大工程,按照国家标准全面提升和改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的住宿、停车场、交通指引、旅游导览、通讯、综合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得去”“出得来”“活起来”。

3.3 提升休闲产品层次,丰富产品业态

农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围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统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需求原则,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5]。抢抓2020 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后游客对健康旅游、绿色消费需求提升的新机遇,加快推进广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空气变人气、青山变银山,提高广西休闲农业的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农艺DIY、亲子教育、研学旅行、养生养老、市民农园、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体验性旅游产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突出亮点,丰富产品内涵。加大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工企业的合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开发丰富的农旅休闲商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游客旅游购物的需要,实现“以旅促农,以农促旅”的双赢。

3.4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规范运营和管理

在自治区层面,由自治区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财政等部门牵头,整合资源,推出一批重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全方位向国内外大力宣传,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销新平台。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不定期举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对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服务技能培训、相关规范和标准培训,规范运营管理,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

3.5 完善政策,多方融合,相互促进

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机制,强化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把政府部分职能逐步转移和委托给协会,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业休闲项目,激发广西休闲农业协会的活力。加强休闲农业与文化旅游、全域旅游、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保护、田园综合体、精准脱贫、“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康养基地、生态经济发展等多方融合,相互促进,推动广西休闲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广西旅游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广西贵港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旅游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