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SIV-VI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0-06-11杨丽霞周大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图式语篇可视化

杨丽霞 周大明

摘 要 本文对基于图式理论和交互理论的 SIV-VI 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探讨。在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使用不同类型的可视化技术 作为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工具和交互工具,能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内驱力,促进他们深入研读语篇,探索语篇内涵,从而提 升其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效益。

关 键 词 英语閱读;图式交互;可视化;交互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英 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强调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语 篇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不同文体的语 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言所 表达的主题意义,建构结构化知识,内化所学语言和 文化知识,自主表达观点,实现深度学习;英语学习活 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整合性学习,主要通过主题、 语篇、知识(语言与文化知识)、技能、策略等维度实 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 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 式,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 用。[1]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分析表明,阅读教学存在 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一是阅读教学 浅表化。诸多教师忽视学生个体存在阅读思维角度 和深度差异的事实,缺乏制定系统培养不同层次学生 逻辑思维和结构性思维的行动方案,也缺乏组织深层 阅读教学活动的意识,导致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 解表面化,这阻碍了阅读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地深 耕”。二是课堂主体泛化。由于观念的固化和手段的 缺失,以教师课堂话语霸权为特征的满堂灌现象依旧 存在,师生交互处于随意和沟通不深入的困境;还有 许多教师“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忽视客观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将自己作为参与 过程性评价的唯一主体,忽视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等 能力,这些均弱化了阅读主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 识。三是可视化运用形式化。由于缺乏可视化教学 体系化的理念和方法,许多教师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 实践路径:有的教师虽已尝试可视化阅读教学,但存 在“为了作图而作图”的功利思维,从而增加学生外在 认知负荷,阻碍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有的教师 虽已借助可视化技术了解学生已有图式,却未能激活 它,导致阅读教学“有形无质”,教学创新形同虚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笔者尝试探索一种 "以本为本、以学为主、以图促思”的高中英语SIV-VI 阅读教学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 质。本文将以人教版 Module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第一篇阅读课文 An Interview 的教学为例 ,探讨 该模式实施的可能性,解析它的内涵,阐述该模式的 实施方法,分析它的作用和操作注意事项,以期提高 英语阅读教学成效。

二、模式内涵

(一)概念界定

高中英语SIV-VI阅读教学教学模式(以下简称 SIV-VI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图式理论、交互理论和可 视化理论为基础,适应“读图时代”学生认知行为规律 的阅读教学新模式。SIV是Schematic Interactions Visualization (图式交互可视化)三个单词首字母的结 合。图式(Schema)是长期储存于人记忆中的一种动 态的、可变的系统认知结构,它是储存在学生大脑中 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学生知识库吸 收新信息的过程。 [2]在阅读理解中它分为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种类型。图式交互(Schematic Interactions )是一种个体隐性的认知活动,它是个体依 据储存在头脑中的已有图式,对新图式进行能动性交 互理解,并不断修正已知图式的过程。 [3]可视化 (Visualization )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 把科学数据转换成直观的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 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因此,图 式交互可视化是指基于图式理论,运用可视化技术作 为信息传递和处理工具,将学生个体在阅读过程中隐 性的语言知识图式和图式交互的过程和结果显性化, 为可视化交互提供条件的教学技术手段。VI是 Visualization Interactions (可视化交互)两个单词首字 母的结合。交互(Interaction)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 流,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在学习环境中为完成学习任务 或建立社会关系而进行的双向通信[4],指师生之间或 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下简称为“师生交互”或“生 生交互”),也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 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 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5],即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两两 之间或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以下学生与学习内容的 交互另称为“自我交互”)。所以,可视化交互是指在 图式交互可视化的基础上,以可视化技术为工具,构 建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之间可视的、有序的、多 层次的互动、协作活动,从而提升阅读教学交互成效 和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模式流程

将图式交互可视化(SIV)和可视化交互(VI)双剑 合璧的 SIV-VI 阅读教学模式流程具体是指:首先,在 课前预学环节,教师利用可视化技术启发学生与学习 内容进行“自我交互”,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图式 并将其显性化,然后通过QQ软件进行线上“生生交 互”并创建“最强背景图”,以将图式交互过程和结果 可视化,从而为教师教学中的信息输入可被学生有效 接收提供必要条件;其次,在课中教学环节,教师既可 借助可视化技术呈现语篇宏观图式结构的交互过程, 以此不断完善学生已有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为教 师提高学生的语篇解析能力和丰富他们的思维内涵 提供充分条件。同时,教师将可视化作为交互工具, 构建可视的、有序的、多层次的“生生交互”和“师生交 互”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不断 促进个体之间深层次交互;最后,在课后复习环节,教 师利用可视化技术促进学生与已学知识的“自我交 互”,从而让他们根据习得的内容对自身的图式进行 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 “创新写作”活动,提升学 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 能力。

三、模式的实施

结合思维发展由低阶到高阶的规律和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阅读教学原则,笔者在SIV-VI阅读教学中 采用图文并重的方式,构建课前、课中、课后难度螺旋 上升的“借图促思—解构异频、交互促情—思维共振” 的训练方法,注重把阅读过程的不同层面、不同阶段 的认知处理看成循序渐进并相互影响的过程,逐步促 进学生的深度學习。

第一环节:课前预学

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和文化对词义和习语的影 响如此普遍,以至于在不考虑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很 难对语篇进行充分的了解[6],可见,在预学阶段丰富学 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语篇教学的有效 性。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可促 进学生从整体视角,主动观察和思考自己的信息储 备,从而调动已有的经验体系及时“查缺补漏”。因 此,在预学环节将思维导图作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 的工具,有助于学生提炼和组织重要背景知识,并激 活他们的记忆中的图式结构,促进新旧知识的连接和 整合,同时,将思维导图作为预学环节的交互工具,既 可帮助学生增补已有的图式结构,也可帮助教师准确 了解学生个体图式结构的差异,从而提高备课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导航预学,借图启思

围绕单元主题the Olympic Games,教师设置"导 航预学关键词”为 the ancient Olympics 和 the modern Olympics,"导航思维拓展词”为5wlh (who,what, when, where, why, how),并设计“导航学习图"。导 航学习图因“简而聚焦”,易增强学生对背景知识信息 的选择性注意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预学成效。

步骤2:自我交互,激活图式

基于“导航学习图”的关键信息,学生借助“百度 脑图”或“X-Mind 8”软件的可视化技术与学习内容进 行“自我交互”,并绘制自己的“背景知识图”,呈现已有 的奥运会知识图式,归纳自己知识储备的优势和不足。

步骤3:生生交互、完善图式

学生通过 QQ 合作团队进行线上交互协作,完善 彼此的背景知识图式,最后绘制和形成各团队的“最 强背景图”。此间 ,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标记以展示 自己对某些“未知而欲知”信息的学习需求,如数字 ①-③表示学习需求的递增,表示学生充分了解该 项知识则表示对某项知识掌握较好。见图2(选自 笔者执教班级某一团队的“最强背景图”):

根据上图教师可直观了解学生背景知识的薄弱 点和学习的兴趣点,辨析他们新旧图式的分界,这有 利于教师准确判断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创建课堂教学 的关键疑点,从而突破教师在备课过程“既需备教材 又需备学生”的瓶颈。

第二环节:课中教学

本环节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最关键一环,它重在 “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 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1]。教 师借助可视化技术,启动学生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 式图式,并创设多层次、多角度的语篇解读教学活动, 不断扩充他们的知识结构框架,同时,通过交互活动 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探索语篇内涵。 步骤1:妙化导入,酝酿主题 简而丰盈的导入设计是快速激发学生对语篇知 识求知欲的“金钥匙”,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 引到预定的教学程序和教学任务。通过分析不同团 队的“最强背景图”,可确定本课时学生最需要拓展的 知识是the ancient Olympics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 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聚焦 the ancient Olympics 有关 的重要信息进行“补脑风暴”的师生交互活动,以此逐 步完善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为他们理解主题语境作 好铺垫。

步骤2:略读语篇,感知主题

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 动因 ,而生动有趣的开始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而积 极的影响。[7]词汇云图可将线性的阅读文本进行可视 化表征 ,并通过字体大小凸显高频词汇进行信息传 递,而将它作为一种略读的交互工具 ,有利于给学生 带来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 ,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阅 读兴趣,促进他们从被动听课转为主动探索。具体步 骤如下:

(1)教师呈现全文的词汇云图(见图 4)并提问 What words attract you most?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云图归 纳出 Olympic, games, athletes,held,years,country 等高频 实义词,提高学生的注意力。(2)借助云图设问(How can we connect these words?)启发学生通过乱中有序的 图景分析高频词间的关系,从而推断词频在概括语篇 主题的重要作用。(3)教师设置主旨问题(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提示学生结合云图、语篇标题 和课文插图进行略读,促进学生对语篇主题作出“快、 准、狠”地提炼和概括。

这种新颖有趣的略读方法大大消除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焦虑、急躁等一些情绪障碍,对后续语篇 解读任务的顺利完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步骤3:细读语篇,深悟主题 本文的明线是一个假想的访谈,旨在借助两个不 同时代的人物对话展现古今奥运会的异同点,但因细 节信息较分散,阻碍了学生对语篇重要信息的获取与 理解。而逻辑结构图是一种可使语篇内容的呈现形 式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可视化表征工具。因此,教 师将它作为细读的交互工具开展“图片环游”活动,可 为学生梳理零散信息提供支架,让语篇的主要线索清 晰可见。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每个学生通过细读构建自己的重点内容结构 图。(2)以组为单位,每个组员结合自己的结构图轮流 分享对古今奥运会异同点的理解思路。(3)组员们探 讨各自空间布局所展示出的不同阅读思维的优势和 不足,在交互中积极修正、增补原有的图式知识结构。 4)教师以抽号的方法随机选取某个学生,让他/她展 示自己的作品并简练说明思维发生变化的原因。(5) 其他学生针对结构图所呈现的阅读思维亮点和盲点 进行“大众点评”,以此让全体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提升 理性思维能力和对语篇的理解力。(见图5-图6选自 笔者执教班级某一学生活动前后的对比作品):

因邏辑结构图可提高信息传递易理解性和信息 表达简洁性的优势,所以“图片环游”活动方式可确保 在有限时间内全体学生都有表达与展示自己的机会, 这大大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度和专注度。 同时,通过图5-图6,教师可了解学生阅读语篇过程 中的思维动态,从而在必要时通过提问进行适当点 拨,教会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 联,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1]

步骤4:深读语篇,细揣内涵 流程图是一个系统的信息流或观点流的图示,对 于推动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 借助流程图开展深读交互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学生参 与教师图式教学的互动活动,是师生合作探究语篇思 维内涵,建构高层次意义学习的过程。具体操作步骤 如下:

(1)教师设计引导性的问题链(①Why does the author choose an interview as a way to introduce the Olympics ? ② What amazes Pausanias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Why? ③ What makes Pausanias satisfied about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Why? ④ Why do we still need the Olympics nowadays ?),问 题 设 置 力求“少 而 精”,以确保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时间。(2)借助流程 图引导学生通过协作积极寻找出语篇明线与暗线的 联系,从而感悟作者通过“你来我往的古今对话”所传 递的情感态度和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元认知 体验和理性思维能力,使语篇解读的过程“生成一个 深度卷入、思维绽放的教学形态”[9]。(3)师生合作改 进、完善语篇图式结构,并回顾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借助图7,教师启发学生对语篇内涵层层剖析,不 断“破解”阅读难题,他们的阅读自信大大增强。同 时,在此环节教师应特别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客 观的态度组织“师生交互”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 思维的不足之处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思辨能 力,也只有将这些跨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活动过程, 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理解不同文化所需的态度[10]

这种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交 织运用”[1]的“四步骤”语篇教学法既帮助教师逐步实 现“深度教学”,也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为 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后复习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和方向。

第三环节:课后复习

如果说课堂教学环节是主阵地,那么课后复习环 节就是分战场,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强化。形式新 颖、切实有效的复习设计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巩固、消化、理解或迁移课堂所学知识,增强 学生在复习过程的主体意识,并形成有效学习策略。

方法1:回读语篇,丰富图式

知识语义图是对知识语言单位意义的存储及理 解模式的图示法,可表达语言更多延伸意义。将它用 作巩固知识的辅助学习工具,就恰如学生通过“自我 交互”对本课时的主题知识进行一次“丰盛的大杂烩 烹饪”。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重新阅读语篇,并自我构建一种适合自 己认知特点的结构示意图式:他们既可按照教师核心 词的提示构建自己的“知识语义图”,以强化自己薄弱 的知识内容,也可“独创”基于语义图的“百科知识 图”,以延伸丰富主题相关知识,拓展和完善自己的主 题图式(2)学生提交作品,教师评选出“最强大脑”知 识图。(见图8选自笔者执教班级某一优生的作品):

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重 新编码,巩固知识的过程。基于所有学生的“知识语 义图”和“百科知识图”,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语篇填 空,以此不断拓展和丰富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图式。 同时,这种让学生“自由、任性”地复习知识的方法充 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他们的大脑与各种学习 资源发生“隐形”思维交互,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结构,从而提升学习力。

方法2:品读语篇,巧用文本

根据语篇类型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是引导学 生创造性地运用语篇,强化已学知识的复习方法。基 于本文是一篇“穿越时空”的访谈,教师可引导学生结 合“最强背景图”“背景知识”拓展图、“语篇要点”逻辑 结构图和“语篇内涵解读”流程图进行语篇品读,然后 进行“微型小说”创作。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QQ软 件开展“生生交互”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借助可视化技 术去监督和评估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具体流程 如下:

这种活用文本的教学方法既有助于教师将课后 复习环节目标化、简洁化,充分发挥课后复习“减负提 质”的功能,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展其才,提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复习”为“我要 复习”,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 能力。

四、分析与讨论

高中英语SIV-VI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改变了学 生阅读的思维方式,提高了他们阅读的思维能力,证 实了这种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可 行的。

从教师角度观察,首先,这种模式的构建改变了 教师教的“站位点”,教师学会尊重不同学生的阅读思 维模式存在差异的事实,并基于此借助可视化工具创 造多样化的“以图促思”的交互活动,同时根据不同学 生的心理需求采用自评、互评、众评、师评相结合的多 元评价方式,逐步给不同学生个体创造展示自我和完 善自我的机会,从而真正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 它丰富了教师教的“落脚点”,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再停 留在“知识层”而是深入到“思维层”,教师利用可视化 图形具有突出核心信息的特征,将教学的注意力集中 于领悟语篇主题语境和探获思维内涵,培养学生在阅 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体现了“学思结 合、为思而教”的英语教育价值追求。但教学内容是 动态的,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也是动态的,所以教师应 明白理解SIV-VI教学模式的内涵比可视化工具的"颜 值”或交互活动的“形式”更为重要[8],因此,教师应综 合分析不同阶段的具体学情、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环 节的特征,灵活调整SIV-VI阅读教学策略,力求“因生 制宜”“因需而用”,从而实现该教学策略的最优化和 功能最大化。

从学生角度观察,这种模式的建构过程是渗透一 种阅读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首先,它拓展了学生思 考问题的新维度,学生学会将可视化工具作为信息的 “启发器”横向、纵向、逆向链接主题相关知识,改变了 他们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并训练了他们串点成 面的思维方式,同时,学生还将可视化工具作为信息 的“定位器”,准确提取并凸显语篇核心知识,改变了 他们在阅读中处理信息的方法;其次,它增加了学生 思维的宽度,学生学会从传统的随意交互转变为导向 交互,在“自悟”和“共悟”等交互实践活动中,学生感 知、对比、体验和领悟不同思维方法的优势,从而不断 优化自己的认知方式,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迄今为止的实践证明,SIV-VI阅读教学模式为高 中英语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阅读教与学的 呈现方式更加灵动,交互过程更加有趣,教师不仅尝 试创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student-centered)课堂,而 且尝试创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learning-centered)课 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围绕主题进行语 篇意义探究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语言学习[11],从而实 现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3]张湘.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图式交互可视化研究中 国电化教育,2014(3).

[4]

[5]陈丽. 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中国远程教育,2004(2).

[6]

Press,1993.

[7]杜華,孙艳超. 文字云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 究中国电化教育

[8]杨丽霞,周大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建构 与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9]王蔷,敖娜仁图雅.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 法课程·教材·教法,

[10]鲁子问. 中华文化融入我国英语课堂的可能路径 江苏教育,2018(12).

[11]梅德明 ,王蔷 . 改什么?如何教?怎么考?——高中 英语新课程解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责任编辑 :赖一郎)

猜你喜欢

图式语篇可视化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