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融合:突破县城高中学校发展困局

2020-06-11黄耀卿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县域家校家长

黄耀卿

摘 要 县域高中面对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生源流失、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如何保生存、求突破,除练好提升学校教研实力和 教育教学水平的内功外,还要善于借力,通过家长参与晚自修、利用地方传统宗族资源开展主题家访和依托信息化平台办 好家长学校等渠道,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突破发展困局。

关 键 词 县域高中;家校融合;晚自修;主题家访;家长学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县域优质高中的发展普 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区域内学生规模波动大,关键 优质生源外流,诸多因素影响着县域中学的发展。面 对挑战,笔者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守正创新、面向全 体、关注个性”的办学理念,多方布局,精准施策,力求 突破发展困局。在如何充分调动、有效融合家庭教育 和社会教育资源助力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和 实践。

一、开门办学:家长参与晚自修管理

学校或年段层面的家长会、教育教学开放周、校 长接待日、家访等常规的家校沟通方式,尽管我们也 在不断丰富其内容,努力做好做到位,但这些传统的 家校沟通方式有时因时间仓促、过于集中、缺乏跟踪 等因素,往往效率不高,甚至流于形式。如何结合学 校生源情况,突破时空局限,构筑实效、长效的家校沟 通平台,动员家长参与晚自修,值得尝试。

学校高中部住校生和通学生大概各占50%,通学 生也基本家在学校附近,学生都习惯到班级参加晚自 修。促进家校教育融合,我们就从邀请家长到学校参 与晚自修管理入手。推进伊始有阻力,家长对晚自修 秩序、学生辅导,甚至活动动机等有一定疑虑,但我们 通过思想动员、分阶段推进和家长现身说法报道等方 式,不仅打消了家长们的疑虑,不少家长还主动申请 参与更多的学校管理事务。一件件教育故事,激活了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热情,形成了 家校双赢局面。

一个阶段实践下来,各班反馈了一些很有创意的 案例。比如,家长写下这样的感言:“来校督修,以身 示范,不玩手机,端坐讲台,一遍又一遍的注意观察学 生,发现他们都挺认真地埋头写作业。拿起桌头一本 杂志,翻看了一遍又一遍,抬头一看,一节课还没有过 去,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一个晚上下来腰酸、腿麻, 由衷地体验到,老师确实很辛苦,同学也不容易,回家 一定要更关心体谅孩子……”一场酸甜苦辣的晚自 修,让各方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家校联系、亲子关系中 楔入了理解和信任的因子。

有些家长别出心裁地搞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孩子 在校学习生活状态。比如,有位家长感觉现在很难听 到孩子的心里话,调查问卷就一个问题:“你们最想对 家长说的一句心里话是什么?”通过无记名的方式,汇 总学生的悄悄话、心里话,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将其分 享到家长群,很多家长反映“得以新的眼光重新了解 自己的孩子了”,此类调查由家长亲自发起,学校也以 坦荡之心鼓励,一场场的调查并没有给学校带来麻 烦,而是起到了很好的家校、亲子沟通作用。

部分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家长充分做了准备,围绕 一个教育主题,在督修期间给同学们开小讲座,邀请 学生们利用节假日时间到他工作的部门跨界学习,开 拓了学生的视野。还有一类家长,他们文化水平不 高,在城里打工、陪读。进一中课堂管理晚自修,是一 种挑战,也是一种冒险。可实际操作下来,家长还是 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有这样一位家长,他早早地放下 手边的工作,穿戴整齐,提早来教室门口等候学生进 教室自修。他用诚恳、淳朴的语言告诉同学们:“我没 什么文化,打工还是比较辛苦的。来参加晚自习管 理,不懂怎么管,希望你们支持我,保证好的课堂纪 律,我带来了一些水果,分给大家吃,你们要好好学 习。”原生态而又良好的社会生活心态就是最好的引 领,这样的教育影响能直抵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学 习的原动力,效果超乎预期!

令人感动的还有一些住在较为偏远乡下的家长, 他们也主动报名参加晚自修管理。有位家长每次来 时都和爱人事先到县城订好酒店住下来。班主任婉 转告诉其不用参与,他却说:“难得进城就当来度假, 一学期也就那么几回,顺便县城逛逛,然后下午提早 到学校找校长、老师聊聊天,了解下孩子的情况和晚 上的工作任务,挺好的!”诸多案例打消了笔者担心乡 下家长参与晚自修增添麻烦的顾虑,反而给学生展示 了众多以往难以进入的家长世界,在相互理解中一些 棘手问题迎刃而解。

同时,家长参与晚自修也在倒逼学校管理、班主 任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要经 得起深入一线的观察、评价,体现了学校的管理自信 和教师的教育自信。实践证明,让家长参与晚自修管 理,只要工作做细、引导得当、组织得力,不仅可以有 效减轻教师的负担,让他们腾出时间更从容地备课, 开展个性化的辅导,也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多方 的沟通交流创造了好机会、好平台。

二、深入社区:开展主题团队家访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 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 育。”说明教育对人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的重要影响。 反之亦然。学校不是象牙塔,教育的外延就是生活与 成长,学生生活成长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中,往往 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成效。“5-2=0”即学校5天的 正向教育成果会被家庭或社会2天的反向影响所抵 消,就是这个理。

学校面向全县24个乡镇招生,不同区域的文化教 育事业发展很不平衡 ,尤其是前几年 ,有几个人口基 数大的乡镇,能录取到我校的学生寥寥无几,很不正 常。细究之下,发现在这些乡镇社区中,存在着急功 近利思想。读书无用论在这些地方甚嚣尘上。作为 县域一中学校,我们应结合乡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 扭转此类不良风气。可以说,这一方面是学校生存的 需要,也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一种担当。

陈清清在《古代宗族教育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 提到:“我国传统宗族教育以其自身特点对宗族子弟 进行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其重 视家庭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也为我们当代的教育 事业提供了借鉴经验。”[1]传统家规、家戒不仅是维系 家族秩序、惩恶劝善的重要规尺,也拓宽了教育途径。 近些年,安溪的社會经济事业发展迅猛,盛世修谱,修 建祖庙,一时成了风气。如何利用此契机,重塑乡村、 宗族的崇文重教风尚无疑是我们夺回生源失地和改 善教育生态的一剂良方。为此,我们创新家访模式, 组织年段长、班主任、学校领导的家访团队,深入乡 镇、乡村、村居一线,利用传统习俗和宗族力量,因势 利导,开展主题宣讲家访活动。

为提高宣讲家访效果,我们借鉴宣讲团模式,根 据每位教师特长进行分工,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岗前 培训”,多次模拟演练,打造了多支优秀家访宣讲团 队。其中的一些细节要注意根据乡村的特点用心打 磨。比如,宣讲地点一般选择在祖厝、宗祠,邀请人要 尽量包括村里长老、村里走出的优秀大学生和成功人 士、家长和村委会领导,充分发挥传统宗族力量和偶 像示范作用,努力激发传统道德文化的约束和教化作 用。注意宣讲语言的形象化,宣讲形式的多样化,尤 其是要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如传播张之洞父亲张锳的 “加油”典故、范仲淹置义田赡贫等励志故事,讲好从 乡村走出来的优秀人物故事,特别是从本校、本村走 出去的优秀学子的故事,重新激活传统乡村固有的崇 文重教之风。同时做好有关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模 式、校园生活和办学成就等方面的宣传画册,宣传学 校的发展变化,真诚倾听家长、社会对办学的意见建 议等。

总之,如何避免传统单枪匹马、形式单一、内容单 调的家访形式,通过创新家访模式,开展团队协作、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家访活动,去激活传统、扭转 风气、提升生源质量,我们一直在探索与实践。让人 欣慰的是,原来几个生源荒的人口大镇,近年来录取 于我校的生数不断增长。这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对生 源来自乡镇乡村的县域级中学而言,不能将教育仅停 留于校内,还要将教育服务延伸至源头、基层,主动作 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为生源地设置防护罩,营造风 清气正的教育生态,这是县域高中突破发展困局的又 一重要途径。

三、整合信息化平台:办好空中家长学校 县域高中生源主要来自乡镇,学生家境大多一 般,家长往往工作较为辛苦,无法像城市家庭一样为 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大多对孩子期望值 较高,但受家庭教育水平所限,大多数家长不知从何 入手,只能寄希望于孩子的自觉性和学校教师身上。 家庭教育水平不高或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阻碍县级高 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苏霍姆林斯基有 一段著名论述:“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 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 极其细微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要建立在良 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 学。”[2]这一论述,源自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 学,锲而不舍,对家长进行大量工作的经验总结。在 办学实践中,仅仅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够 的,更关键还在于从实践中找到对策,有效地融合家 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此,我们善用现代化手段,整 合信息化平台,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好家庭教育帮 扶工作,办好空中家长学校。

首先,从硬件上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我们用好 各种信息化平台,准确掌握学生个人及家庭各方面情 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家庭困难生进行归类,以便后 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比如,把各年段的学生按村 居来归类,便于开展团队主题家访;按家庭经济困难 程度归类,利用好国家困难生资助政策,主动帮助一 些对象建档立卡;按经济困难类型和具体需求分类, 整合了县关工委、乡贤校友的力量,提供“点对点,一 对一”的帮扶。当然,物质上的帮扶要在充分调研的 基础上讲究实效性和针对性,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如 针对当前“停课不停学”活动,我们发现,学校信息化 建设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宽带网络、智能手机、电 脑看似普及,但对部分乡镇家庭仍是盲区。我们及时 跟主管部门反馈,主动联系移动公司,牵线搭桥,为困 难学生家庭免费安装宽带并提供免费流量服务,解决 学生的燃眉之急,实现学校在校生家庭网络的全覆 盖,为网络教学和家庭教育提供保障。

其次,软件上开展系列“父母课程”培训,让学生 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最佳合伙人。沒有人生来就能 胜任家长角色的,尤其是县域级高中学生的家长在家 庭教育上大多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教育观念、教育策 略和具体的教育方法上无所适从,甚至走入教育误 区。此时学校应主动出击,不仅培养学生,还要将培 养合格的学生家长纳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规划之 中。针对家长会、家访等传统渠道存在家长没时间参 与或走马观花式的低效、短效问题,学校通过“至道” 网络办公系统、“云视讯”网课及会议系统、“钉钉”教 学及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平台,构建了“空中家长学 校”,用课程意识开发了包括青少年心理特点、亲子沟 通交流技巧、父母行为规范、家庭管理策略、家庭环境 布置、家务劳动锻炼、家庭教育名著共读、学业规划等 内容的系列“父母课程”,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用家长 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课程培 训,注重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案例点评,理论联系实 际,让家长明白“父母是孩子最早和不可替代的教 师”,将在学校所学到的教育知识与孩子的特点有效 结合起来。同时,利用教室开放的网络课堂系统邀请 家长随时入堂听课,共同参与家校管理,与学生共成 长。实践证明,面对学生原生家庭更加复杂的县域高 中学校,提升学生父母教育素养和学生家教教育质 量,是突破发展困局的重要法宝,能取得事半功倍的 效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所说: “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3]同样, 最好的学校教育应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密切配合的教育。县域高中面对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的生源流失、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如何保生存、求 突破,除练好提升学校教研实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内 功外,还要善于借力,利用好地方传统资源优势和现 代化先进教育手段,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形成家校教 育合力,突破发展困局。

参考文献:

[1]         陈清清,傅琼.古代宗族教育及其当代价值[J].学理 论,2014(1):295.

[2]         苏)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杜志英,等,译.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2:261 .

[3]         (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7.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县域家校家长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