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步子”教学法在培智学生学习数学中的运用探析

2020-06-11庄彩莲

教师·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培智教学法数学

庄彩莲

摘 要:“小步子”教学法是以矫正补偿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主要特征是将点滴知识“化”出来,以符合学生的认知,对能力弱、素质低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帮助。教师要依据教学情况、学生能力等要素,对培智学生展开细致的数学教育,通过科学运用“小步子”教学法,不断引导培智学生,从而全面提升培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使他们逐步掌握学习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关键词:培智;数学;“小步子”教学法

一、结合日常生活,灌输数学知识

“小步子”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定位小而集中,不能把这种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减少教学内容,而是应将一个知识点有机地分成若干个小点,每一个小点又紧密地围绕这个知识点,一层一层地进行教学。对培智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必须本着仁爱之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学习诉求和实际学习能力,结合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小步子”教学。

首先,教师应根据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性的数学知识渗透。一直以来,很多教师没有严格依据培智教育思想和理念,对培智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致使很多学生遇到“学无所用”的情况。由于培智学生在智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很好地认知与理解新鲜事物,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必须利用生活范例,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例如,教师在教“人民币”一课内容时,应让培智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应用方法、明确人民币面值的意义;通过带领学生参加使用人民币的生活实践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通过引入人民币面值上的数字,让学生能够准确记忆人民币的数值大小及多少等,从而提高其生活能力。

其次,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让培智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例如,教师教“20以内加减法”时,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爱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为了使其更好地理解“2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教师可以使用手指比画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再次,教师应重点研究数学教材,尽最大努力将数学教材内容生活化,从而反复锻炼培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位置”一课内容时,可以依据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对培智学生展开相应的培智教育。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一名学生自行体验数学学习;通过提出一些简单的方位和方向问题,让学生能够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师则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数学记忆,从而保障学生能够结合更多的生活实践,理解和消化“位置”的相关数学知识。

最后,教师应教会培智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掌握数学语言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远近”一课内容时,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第一步,以某个学生为中心,对比各个学生与该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确定远近关系。第二步,可以根据每两个学生的间距,引导学生计算出实际的距离并比较远近,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培智学生相比正常学生在理解能力上有一定差距,教师需要对其进行耐心地讲解与训练,才能够加深其对学习内容的认知。

二、训练数学思维,建立逻辑关系

数学学习讲究的是逻辑关系。如果教师不能对培智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逻辑思维,不利于对数学的学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关注培智学生的思维问题。为了提升培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小步子”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数学思维训练。

首先,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培智学生的逻辑性思维,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学的节奏,从根本上提升培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力。例如,教师在教“分类与整理”一课内容时,应主动帮助学生对生活物品等进行正确的分类,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师的用意,理解教师所要讲的数学内容。教师通过反复的演练,能够让学生通过动作,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思维,提升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重视提高培智学生的数學素养。任何数学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良好的数学素养。尽管相比于正常学生,培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劣势,但教师必须要本着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教师在教“认识图形”一课内容时,通过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两三个图形,帮助其建立图形思维,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喜爱数学,拓展数学思维。

再次,教师应把握培智学生的心理特征。例如,教师在教“长度单位”一课内容时,应让学生明确长度概念,教会学生使用格尺的方法。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其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去测量物体的长度,从而激发其生活意识,进而使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最后,教师应严格依照培智数学的教育宗旨,为培智学生制订具有独立性、可塑性的数学“小步子”培智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在教“认识钟表”一课内容时,第一步要让学生认识钟表中的数字;第二步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钟表的作用;第三步要引导学生掌握记忆钟表知识的方法;第四步要通过即兴表演上下课钟声、模拟睡觉等,让学生强化钟表意识。

三、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广大一线教师受益良多,对于培智教育的教师来说同样如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培智学生由于自身认知能力较差,不具备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因此很难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致学习过程变得困难。基于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潜能。为了使培智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教师有必要在“小步子”教学法中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工作。针对培智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加大与学生的互动力度,从而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例如,教师在教“观察物体”一课内容时,应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可观性、形体艺术性强的物体。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掌握所要观察物体的名称,从而帮助学生记忆该物体,实现对该物体性能等方面的了解。为了强化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教师还应重视传授观察物体的策略和方法,使其建立数学应用型思维。

其次,教师应注重提升培智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不断为培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从而加深培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与记忆。例如,教师在教“混合运算”一课内容时,依靠多媒体技术,将运算方法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再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可以先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让培智学生能够看懂学习内容,之后再逐步加深学习内容的难度。例如,教师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内容时,必须利用多媒体视频,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多次画法训练。通过利用相关的测量工具,使学生发现周长的测量方法和运算规律,从而解决图形的周长问题。

最后,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小步子”地给学生展示数学小常识、生活小视频等,让每一个培智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提升其智力与生活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多少与厚薄”一课内容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些具体或抽象的概念。第一步,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建四季变换的虚拟环境;第二步,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多少”的概念;第三步,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衣服,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触摸,使学生切实地理解“厚薄”的概念。

四、巩固数学知识,强化学习记忆

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离不开良好的记忆,也离不开对数学符号的准确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培智学生由于自身智力有缺陷,很难准确认识和理解数学。即便对数学知识有了简单的理解,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自如地去应用。基于此,教师要采取“小步子”教学法,帮助培智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数学记忆。一般来说,培智学生具有记忆力弱、执行力差等特征。为了使其拥有主动学习意识,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引导。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问题,从而让每一个培智学生都能参与到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活动中。例如,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奖罚制度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从而使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如佩戴小红花等;对一些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其次,运用“小步子”教学法提升培智学生的记忆力,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切不可为了提高培智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严厉的“打骂”式教学。教师应本着关爱弱势群体的原则,对培智学生进行耐心的数学教育。第二,教师不能强迫培智学生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引导,使他们能够按照教师制订的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教师绝不可使用过激的语言,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应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以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促使他们提升學生与生活能力。

总之,对于培智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小步子”教学法能在给予培智学生更多关爱的基础上,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从而有效地提升培智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逐步掌握学习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吴秀菊.“小步子快反馈”教学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5):91-92.

[2]谭 艳.中、重度弱智儿童实用语文个别化教学模式[J]. 现代特殊教育,2002(11):29-30.

猜你喜欢

培智教学法数学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