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西沙星合成方法的改进

2020-06-11何文秀周以鸿胡华南胡惠新赖立冬骆建轻程龙进

广州化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吡咯喹啉丙基

何文秀,周以鸿,胡华南,2,胡惠新,赖立冬,骆建轻,程龙进

(1 九江中星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500;2 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九江 320025)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1),是第四代新型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化学名为1-环丙基-6-氟-1,4-(2H)-8-甲氧基-7-[(4αS,7α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6-基]-4-氧代-3-喹啉羧酸,系德国Bayer公司研制开发,于1999年9月首次在德国上市,同年12月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急性窦腺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无并发症的皮肤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本品特点是几乎没有光敏反应,是治疗呼吸道感染较好的药物[1-2]。

文献[3-4]由(S,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3)与1-环丙基-6,7-二氟-1,4-(2H)-8-甲氧基-4-氧代喹啉-3-羧酸直接缩合后得到(1),该方法简单直接,但是副产物较多,且难以分离,影响了莫西沙星的收率及纯度,所以需经色谱纯化。

文献[5-6]对工艺进行了改进,用1-环丙基-6,7-二氟-8-甲氧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二醋酸合硼酯(2)(以下简称鳌合物)和(S,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3)缩合,最后水解得到1。尽管改进了手性中间体3的合成工艺,但仍制备工艺中用三乙胺作为缚酸剂,产生大量含氨氮废水,污染较大,成本高。

文献[7]对(S,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3)六圆环上的氮用Boc保护,再与1-环丙基-6,7-二氟-8-甲氧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二醋酸合硼酯(2)(以下简称鳌合物)缩合,最后水解得到(1)。尽管手性中间体(3)得到了保护,选择性提高,减少了副反应,提高了反应的收率,但制备工艺中增加了脱Boc的过程,且原料成本也增加了。

式1 莫西沙星1的合成路线

本研究对莫西沙星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1-环丙基-6,7-二氟-8-甲氧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二醋酸合硼酯(2)和(S,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3)为原料,在碳酸钾作为缚酸剂催化下缩合,并水解去螯合得到莫西沙星(1)(式1)。该方法通过简单的结晶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整个工艺的总收率为91%,适于工业生产。

1 实 验

1.1 仪器及试剂

YRF-3型熔点仪,温度计未经校正;PK-6080型红外光谱仪,KBr 压片;Bruck Advance DMX 300型核磁共振仪;WZZ型自动旋光仪。

1-环丙基-6,7-二氟-8-甲氧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二醋酸合硼酯(2)的合成按照文献[8]制备,(S,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3)购于浙江燎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2 莫西沙星(1)的合成

将螯合物(2)(30 g,71 mmol),溶于乙腈(150 mL)中,再加入(S,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3)(9 g,71 mmol)、碳酸钾(11.8 g,85 mmol),加热至80 ℃ 60 min后,冷却至30~40 ℃,然后再滴加浓盐酸,调节pH至2~2.5后,水解3 h,冷却至室温,滴加10% NaOH溶液,调节pH至8~9,用氯仿(300 mL×2)萃取,有机层浓缩得到黄绿色固体莫西沙星游离碱,然后向游离碱中加入甲醇(180 mL),纯化水(32 mL),加热至60 ℃左右,再滴加约浓盐酸,调节pH至2,继续加热至回流,溶清后,加入活性炭(3 g),回流30 min后抽干,滤饼用少量的甲醇淋洗,干燥得淡黄色固体盐酸莫西沙星(1)(25.9 g,91%),m.p. 204~209 ℃, [α]24-196.7 (C 0.41, CHC13)[4]:m.p.203~208 ℃,[α]24-198.8 (C 0.41,CHC13)]。M S和1H NMR与结构相符。

2 结果与讨论

2.1 缚酸剂对反应的影响

从表1结果可看出,碳酸钾作为缚酸剂时,产物的收率较高。

表1 缚酸剂对合成化合物1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absorb acid agent on the yield of compound 1

*:以化合物2为关键组分起始量计算。

2.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从表2结果可看出,反应温度要控制在80 ℃左右,产物的收率最高;大于90 ℃时产物的收率反而下降,部分螯合物分解了,所以收率下降。

表2 温度对合成化合物1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of compound 1

*:以化合物2为关键组分起始量计算。

2.3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从表3结果可看出,反应时间小于4 h,产物的收率降低;大于4 h产物的收率不再增加。所以温度控制在4 h左右最佳。

表3 时间对合成化合物1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compound 1

*:以化合物2为关键组分起始量计算。

3 结 论

现有的盐酸莫西沙星合成路线采用三乙胺作为缚酸剂,产生大量的含氨氮废水,不利于环保。本研究对莫西沙星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1-环丙基-6,7,8-三氟-1,4-(2H)-4-氧代喹啉-3-羧酸根-硼-二乙酸酐(2)和(S,S)-八氢-6H-吡咯并[3,4-b]吡啶(3)为原料,在碳酸钾作为缚酸剂催化下缩合,并水解去螯合得到莫西沙星(1)。该方法通过简单的结晶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整个工艺的总收率为91%,适于工业生产。

猜你喜欢

吡咯喹啉丙基
Au/聚吡咯复合材料吸附与催化性能的研究
高导电率聚吡咯薄膜制备工艺探究
UV/PS工艺降解废水中喹啉的实验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喹啉及其同分异构体异喹啉的残留量
适应性驯化选育高产吡咯喹啉醌的生丝微菌突变株
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浮选孔雀石的疏水机理
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