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女神的《绿野行踪》

2020-06-11文/铁

绿色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凤翔绿野林区

文/铁 铮

记得自己写过的人,是一种本能。被写过的人记得,则是一种幸福。

前几日,徐凤翔老师请人民日报记者给我带来了她刚刚出版的新书《绿野行踪》,还在扉页上认认真真地题字签了名,使我感动不已。

真难为她了。已是耄耋之年,依然记着交往并不多的我。遥想当年,我曾采访过这位自诩 “木屋山人”的传奇经历,写下过《凤翔西藏》等报道。

拿到手里的是一本精装的新作。墨绿色的封面上烫了金字,藏文和中文非常醒目,看起来既低调、又很有品位。著者名字后面括号里是她的藏语名字“辛娜卓嘎”。我知道,那是森林女神的意思。她所经历的林海高原六十载,就浓缩在208 页文字和图片里了。

徐凤翔为小学生签名

翻开新书,没有看到常见的序。她没拉名人大腕站脚助威。她本人就是曾经享誉全国的名人。印在最前面的是相识70 年的故交写下的《读老友新书有感》一文。全文不过400 字,却精准地概括了她60 年走过林区科考之路。文中用奇人、奇事、奇书来形容,用探绿、爱绿、护绿来概括,对她、对她的新书而言是非常精准而到位的。

我看到,书中将她60 年林区科考调查生涯划分为四个部分。全书浓缩了她在国内各大林区和西藏地区的科考、创立高原生态研究的成果和体验,记录了她考察世界五大洲林区的收获和感悟。

正如她的名字,她一直像凤凰一样飞翔在绿色世界里。书中镌刻下她的足迹,其中包括18 处世界自然遗产、18 处世界文化遗产和众多的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大高原、第一大峡谷、第一大森林、第一大热带雨林、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级古树名木等。

最吸引我的目光的,当然还是她在西藏的那部分文字和图片。年近半百之时,先是援藏,后调藏,创办了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开辟了中国高原生态研究。1978 年春,她首次进藏科考,填补了专业“空白点”。此后的18 年里,她考察了西藏的典型生态类型的植被与资源。西藏无疑是她的挚爱。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早已融化在她的血液里了,也生长在她朴实无华的文字里。

书中呈现了全球森林大系统中拥有植被带谱最完整、类型最丰富、生境最优异、孓遗珍稀蕴藏最独特的藏东南林区宝地风貌。波密岗乡林区是她在西藏考察中历时最久、倾注心血最多、享受与艰辛最为极致的地方之一。从1978 年开始,她踏雪寻宝,发现了巨木密林。此后每年的生长季,她都深入考察,实测至1 公顷的标准地。森林女神传奇般的故事和实测的结果在书中都可以看到。

此书最大的特点是,林海科考时间跨度长、覆盖林区广、调查资料详、文字表述实、精美图片活。作者亲历故事和专业知识相互穿插,既生动引人,又科学严谨。

小苦大乐、以苦为乐像一条红线贯穿全书。无论是跋山涉水、还是飞渡溜索,无论是智对狼群、还是遭遇车祸,在她的笔下都成了“壮心飞向珠峰麓”、“八千里路云和月”幸福而愉悦的注释。

她是一个大格局的人。除了对国内林区探勘之外,书中还对世界的典型生态类型进行了生态环境对比分析,使得这本新书显得更加厚重。

去年8 月,87 岁的她再一次踏上了西藏的土地,纪念已经随风而逝的岁月与芳华,给长达六十年的绿野行踪画上一个句号。回到金陵古都之后,她抓紧完成这本专业上的封笔之作。但我非常清楚,她对林区的情缘无法割舍,她那颗心永远属于祖国高原茂密的森林。

林业人永远是年轻。

林业人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凤翔绿野林区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生查子·洲河有感
乡村主力“回流”——凤翔区农民“弃城返乡”现象观察
宋金时期陕西凤翔府榷场位置略考
凤翔探索“提醒制”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喜欢捣蛋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