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经济结构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0-06-10邢程程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化结构对比分析高质量发展

[摘 要]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江苏沿海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两省又是对口合作省份,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经验值得辽宁借鉴。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发展比较薄弱的地区葫芦岛市与其对口合作城市江苏常州市做经济对比分析,一方面总结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的“症结”,另一方面以点为突破,探索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结构;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20)04-097-04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是国家战略,同时也是辽宁转身向海,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抓手,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时代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要求[1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外开放度不够、体制机制不灵活、创新动能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等。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同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江苏沿海经济带抢抓战略机遇,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项目带动,加强政策支持,为全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全国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江苏沿海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两省又是对口合作省份,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经验值得辽宁借鉴。本文通过对比辽宁葫芦岛市与江苏常州市的经济状况,以点为突破,探索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葫芦岛与常州经济对比分析

(一)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2019年,常州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29.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14.7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1:47.7:50.2。葫芦岛第一产业增加值13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1.8亿元,三次产业构成分别为16.5%、37.4%和46.1%。

由此看出,常州市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低,三大产业呈明顯的“三、二、一”格局,经济运行质量高。葫芦岛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而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中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采掘业和初加工产品比重过大而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个数少、所占比重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规模不大,发展速度慢,与葫芦岛市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不相称。

(二)城镇化率对比分析

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能够有效地拉动投资与消费。比如建造农民需要的住房,推动农民变成新市民,改善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2 ]。葫芦岛市城镇化水平比常州市滞后,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还体现在工业化和城市环境建设进程缓慢。葫芦岛城镇化率仅为35%,在全省排名末位,与排名倒数第二的锦州市相差近10个百分点,而常州市城镇化率为71.8%,与葫芦岛相差近37个百分点。早期,两市城镇化的差距主要由于常州20世纪80年代鼓励乡镇企业发展苏南模式,“中小城市学常州”的口号响遍全国。打破了“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传统格局。近期,常州的高城镇化率得益于经济的成功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随着人工资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优势逐渐下降,在缺乏高端科研院所的条件下,常州充分利用江苏省内生产资料成本低,基础设施和科研能力较好的优势,蹚出一条“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之路,推动了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经验与实践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内需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葫芦岛应充分认识到城镇化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并深入挖掘城镇化发展空间。

(三)“朋友圈”对比分析

常州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得益于选择“从城镇化到城市群”的发展路径,不断扩充自己的“朋友圈”。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常州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改革开放后,苏南乡镇经济崛起,苏锡常三市成为苏南模式的核心承载。现今常州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向东力争加入上海大都市圈。深化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向西与南京都市圈互动合作,向北积极推进锡常泰跨江融合,向南积极辐射浙北、皖南,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形成“东融西进、南接北联”的城市发展战略。

葫芦岛建市以来始终“单打独斗”,作为东北地区距离京津冀最近的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葫芦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京津冀“朋友圈”是加快振兴发展、集聚优势资源和优质发展要素的最佳契机。加强与江苏对口合作,与常州建立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制度。推进区域协作,加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有利于增强综合实力、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四)民营经济对比分析

2019年常州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82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6%。常州民营经济无论是经济总量、税收贡献,还是投资规模、吸纳就业都占全市2/3,对全市经济稳定、产业升级、民生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活力经济、富民经济。民营企业对常州发展功不可没,地位不容置疑。

葫芦岛民营经济数量少,自主发展能力不强,是经济结构中的一块“短板”。当前葫芦岛企业家资源稀缺、创新创业氛围不浓、社会包容度较小、资本要素资源不活跃,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氛围缺位、服务缺位、政策缺位、准入缺位、引导缺位等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积极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人才资源对比分析

常州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引领创新,以建好民营企业家队伍为中坚,以高技能人才为支撑,以强化青年人才储备为后盾,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梯队。作为创新之核的科教城,积聚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创新企业和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坚持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全力打造“中国职教名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涌现了一批“大国工匠”。2017年底,常州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053人,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常州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0%。常州已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

近年来,葫芦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工作,立足市情实际,印发了《 2017—2021年葫芦岛市人才发展规划 》等相关政策文件,并将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但在就业政策落实、就业结构性矛盾、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各地人才争夺长期化、常态化后,短期靠补贴,中期看政策,长期还要看环境,要注重在全市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六)经济转型对比分析

20世纪90年代,常州作为全国中小城市的经济样板,获得“中国工业明星城市”美誉,取得“小桌子上唱大戏”等经验,被写入了经济教材。然而,当依靠成本优势和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遭遇瓶颈后,发展速度开始减慢。2014年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位一体”工业经济转型战略,通过十大产业链建设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通过“双百”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培育“十百千”创新型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其中十大产业链建设是常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通过持续的补链、增链、强链,常州从曾经的“重工业结构”大城到“智造”名城,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促使“常州制造”走向“常州智造”。

葫芦岛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通过产业链建设,推进了工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提升了主导产业丰厚度,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增强,战略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但存在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初加工产品比重过大而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个数少,所占比重低,产业结构和层次直接影响到经济整体效益和城乡居民收入。

二、如何实现葫芦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

2018年葫芦岛三产首次超过二产,尽管不到一个百分点,却是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历史性拐点,特别是工业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但服务业对经济带动作用有待提升,产业内部结构亟待优化。

一要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推进石化行业向精细化工转型,提升原油加工效益,加强与江苏对接,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冶金行业逐步实现产品升级,加速15万吨电解铜和有色金属综合回收等重点项目建设,谋划发展生产轨道交通、火车货运客运车厢、城市轨道交通、轻型货车、特种车、汽车零部件、飞机、船舶及电力传输设备等产品。做精船舶机械项目,进军高附加值的游艇设计、研发、制造。利用船舶制造配套产业集群的独特优势,打造东北“船谷”。加大泳装企业整合力度,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向集团化发展。促进泳装产业横向延伸,发展涉海服饰、户外服饰、纺织制品、运动装备、运动器械等相关产业;促进泳装产业纵向延长,发展纺织面料、研发设计、生产设备等相关产业。

二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增长新动能。深入开展军民融合,以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发挥中船重工军民融合与国防动员发展研究中心主导优势,开展深度合作。以龙港军民融合园区建设为载体,吸引更多的军民融合企业入驻园区。依托714所、719所、渤船重工等企业,共建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打造军民融合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创新驱动,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大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建设,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三要调整服务业结构。利用葫芦岛交通枢纽的中心地位,发挥临港工业优势,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实现自营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着力打造特色餐饮业,挖掘饮食内涵。探索“夜经济”发展思路,打造CBD风情美食街,将CBD商务区规划为集“食、游、购、娱、体、演”多元夜间消费市场,既配套CBD商务住宅区,又拉动“夜间经济”。巩固发展节会经济。扩大“沙滩泳装文化博览会”“觉华岛菩提文化博览会”“国际葫芦文化节”等展会影响,发扬葫芦文化、关东民俗文化、紫陶文化、古筝文化以及相关创意文化,为葫芦岛打造亮丽的文化名片。组织旅游专家团队、规划团队、文化历史学者发掘乡村旅游亮点,整理葫芦岛独有历史文化底蕴,全域布局旅游路线,打造红色旅游、自然风光、历史古迹、运动休闲、温泉康养、水上游乐、东北民俗、高端康养八大类旅游产品,打造全国知名疗养胜地。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着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法律业、养老服务业等潜力性服务业。

(二)调整城乡结构

城乡结构优化升级,能够为高质量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19年末葫芦岛农业人口179.6万人,占总人口的65.0%,城镇化率仅为35%,只有城镇化、乡村振兴“双轮齐转”才能破解“成长性烦恼”。

一要继续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葫芦岛城镇化率始终低于全省水平,位于14个市末位。借鉴苏南经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本地农业工业化、二产化,乡村工业能够促使农业规模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以工建农”“以工建镇”的乡村城镇化模式,有效实现农民的就地非农化转移,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化格局,自下而上内生乡村城镇化动力,从而有效实现城乡统筹的快速发展。

二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各类资源和要素的优势,对土地、人力和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其中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拥有的关键资源,必须按照“三权分置”的基本思路,盘活整合农民的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既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稀缺的建设用地,又让农民手中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使农民能够依靠手中的资源加上诚实劳动走向生活富裕的道路。

(三)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

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通过市委党校课堂、经济论坛等平台,聘请全国知名企业家、教授等解读全国经济环境及国家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葫芦岛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专业窗口业务人员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减少企业家时间成本。将领导干部包扶企业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全社会树立“创业无尚光荣”“企业家是我们衣食父母”“服务企业天经地义”“没有项目便没有发展”理念,营造尊重爱护企业家的氛围。将《葫芦岛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26项举措落到实处,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贷款难、风险防范、降低企业成本、招工等重点难点问题。

二要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政府雇佣专业化高素质招商人才队伍,建立专业化招商团队,研判葫芦岛经济结构,论证筛选精品项目,确立招商目标,面向国内外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进行招商,提高外商投资成功率。立足经济结构招商。把工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对外开放紧密结合,高起点高标准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尤其加强重大装备的引进创新,提升葫芦岛制造业水平。“迎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本土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厂,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沈毅.深入推进沿海经济带“两先区”建设[N].辽宁日报,2021-01-21(6).

[2]冯奎.我国城镇化的方向及建设重点[J].城乡建设,2020(17):6-9.

责任编辑:韩 芳

收稿日期:2020-09-30

基金项目: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2021lslwzzkt-003)。

作者简介:邢程程(1985—),女,遼宁葫芦岛人,中共葫芦岛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农业农村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优化结构对比分析高质量发展
陕西经济怎么看、怎么干——在优化结构中提高增速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皖南烟区特色烟叶施肥技术研究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中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对比与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双沟4H-SiC MESFET优化结构的解析模型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