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解释切忌泛泛而论

2020-06-09赵冠峰

中学历史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平军武昌清军

赵冠峰

新的统编本历史教科书在每一课后都设置了1—3道课后活动练习或思考题,这种安排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收集、研读史料的意识,进而形成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相结合的能力。这种立意也要求编者在设计活动题目时既要有立足于教材和高于教材正文内容的命题原则,也要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命题导向,当然更要求所设计的课后活动题能够与基本史实和历史的主要发展进程相契合,否则,就违背了论从史出的原则。统编本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课的课后活动题,就带有明显的主题先行的特点,如果师生严格依照题目内容进行学习探究,不是套用万能模板进行泛泛而论、似是而非的“历史解释”,就是莫衷一是,争论不出个头绪和结论来。

一、问题的引入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后活动题为: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很明显,该题设计者认为太平军从桂林经长沙、武昌到安庆的进军非常顺利,并让学生思考进展顺利背后的原因。但学生如果对太平天国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就很难认同该题所要表达的观点,太平军从桂林到長沙,进展非常不利,不但损失惨重,一再错失战机,而且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相继战死殉国,太平军撤离长沙是在非常不利甚至严峻的形势下做出的被动选择,这是谈不上进展顺利的。从武昌到安庆进而直下南京,虽然可以用顺利一词来形容,但也是流动作战下的顺利,缺乏控制区域和后方基地,使得太平军的处境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如果再虑及清军的基本实力犹在,进展能否称得上顺利,似无定论。而且教材仅仅让学生找出桂林到安庆四个城市,就更有问题了,太平军占领安庆时,已经放弃了此前攻占的武昌和九江等战略要地,占领安庆后迅即放弃,数十万军民沿江而下直抵南京,在这种情况下的顺利,恐怕只能说是流动作战和军事冒险主义支配下的“顺利”。如果一定要对这种顺利发展的原因给予解释,不是曲解史料,就是万能模板下给出泛泛而论的观点,这显然无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答案或提示,正是在罔顾基本史实后得出的似是而非,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教师教学用书的答案为:攻克桂林、长沙、武昌和安庆等地在定都天京之前,由于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将贫苦农民组织在一起,农民有斗争的积极性,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加之清军的腐朽衰败,所以太平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如果稍微扩大一些阅读范围,不难看出,这样的答案是经不起推敲和史料检验的,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片面的、先入为主式的解释。下面,笔者结合基本史实,对答案或提示存在的问题做一简析。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用书给出的答案违背了基本史实,太平军并没有攻克桂林和长沙两座城市,围攻桂林33天,进攻长沙81天,都是无果而终,被迫撤离而北上,而且是在军事形势极其不利情况下的撤离,这当然不能说是进展顺利,用错失战机和陷于困境来形容可能更为恰当。至于说清军腐朽衰败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则更是泛泛而论和万能模板式的解释。太平军北伐时难道北方的农民生活就不是水深火热?太平天国的失败难道是因为农民生活的处境得到显著改善了吗,事实上农民生活的境况恐怕更为糟糕。这种社会矛盾和政治腐朽的视角,用来解释整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并无不妥,但用来解释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举措或军事形势,就难免显得无的放矢和似是而非了。至于清军的腐朽衰败,在用来解释太平军所谓的进展顺利方面也没有多少说服力。太平军围攻长沙81天,萧朝贵阵亡,最终也没有拿下长沙,这与原因之一——清军腐朽衰败的解释也明显不符。太平军进攻桂林月余不克,蓑衣渡惨败等,上述进攻不利的战例都发生在该题所指明的所谓进展顺利阶段。太平军在整体实力不逊于对方的情况下,围困长沙将近三个月,付出了重大伤亡,由于太平军的进攻,长沙城墙四度崩塌,但都被清军及时堵上。因此,著名史家简又文对于清军的长沙防卫战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有些贤明之长官,能使军民合作,万众一心,各出死力,守城力量,自然倍坚倍厚矣,此则众志成城一语之绝好例证也。”[1]从永安突围到攻占南京的一年内,清朝阵亡、自杀的将军、总督、都统、提督、巡抚、布政使、总兵和副将等一二品要员超过30余人,战死的参将、按察使和知府等为数更多。因此,不能一概讲清军腐朽衰败,应该具体战例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导致清军失败、城池失守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实力不足、指挥失当、部分督抚将领临阵脱逃和战斗力低下,单纯强调最后一个原因无助于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二、太平军进展是否真的顺利

首先需要说明,顺利与否的判断标准,本身就不易界定,因为这是一个主观色彩较为明显的词汇,需要全面分析,综合各方材料后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即便如此,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关于太平军从桂林到安庆进展是否顺利的问题,笔者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期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认识。

首先,从桂林到长沙这一阶段,进展顺利是无从谈起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围攻桂林和长沙而不下,且损失惨重,撤离时的军事形势都很严峻。该题所指的四个城市,有两个都没有攻克,至少第一阶段的进展并不顺利。从军事进攻的角度而言,第二阶段可以称得上是顺利。

其次,如果对从围攻桂林到攻占安庆这一行军路线的整体分析而言,是很难称得上是顺利的。这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太平军和清军是互有胜负。太平军攻占城市不少,但随占随弃;而清军虽遭遇一些失败,但整体实力仍在。何况教科书在“定都天京”这一子目的第一段,已经明言桂林和长沙没有被攻克和两王牺牲的事实,课后活动题依然给出了进展顺利的结论,并让学生分析其原因,确实令人感到难以理解。

第三,清军的主要力量犹存。太平天国的目标在于推翻清朝统治,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大量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才能一步步地接近目标的实现。从金田起义到攻占南京,清廷已征调各省绿营兵和旗兵84700多名,连本省额兵共计97700多名[2],9万多名清军中,被太平军歼灭的只是少部分。因此,南京被攻占,对于太平军的最终目标而言只是第一步,更艰巨的战斗任务还在后面。

最后,太平军虽然在两个月内连下武昌、安庆和南京三座省城,但控制的区域微乎其微。原因在于太平军采用的是流动作战的方式,遂占遂弃,根本没有后方根据地。崔之清就曾对太平军从桂林到南京这一阶段军事战略的得失有过一公允客观的评价,其主要缺陷表现为:较多的流寇主义倾向,对流血牺牲攻克的城市一概弃而不守;贪攻大城市的军事冒险主义倾向,虽然攻克武昌和南京,却带有某种偶然性,体现了战略指挥上的某种盲目性;不重视在运动战中组织多次会战致使十万清军未遭大的损失。[3]

总之,如果降低“顺利”的认定标准,从武昌到南京,勉强可以称得上是进展顺利,如果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话,实难得出进展顺利的结论。

三、太平军进展顺利的原因分析

正如前文所论,如果一定要认定太平军进展顺利,那也只能是从攻克武昌到定都天京这一阶段的军事行动(该题将终点定为安庆诚为不妥,定为南京可能使学生的思考探究更为清晰和全面)。笔者结合相关史料尝试着对这种进展顺利的背后原因做一探析,分析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军事战略方面,亦即主要从军事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进展顺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太平军攻克武昌后处于较为有利的军事态势,以至于清廷对太平军下一步的进军路线无从判断,因此在制定围追堵截的方案时就显得非常被动。咸丰帝无所适从,在武昌失陷后立即连下三道诏旨,分别任命河南巡抚琦善、湖广总督徐广缙和两江总督陆建瀛为钦差大臣,协调指挥各路军队,堵截太平军可能的北上、南下和东进之举。这样的战略部署,只能是捉襟见肘,他所期待的三路大军合力会剿消灭太平军于武昌的意图完全落空。清廷的決策混乱和四下分兵,反而给太平军的东进以可乘之良机。

其次,顺江而下,有地利之便。太平军占领武昌,控制了长江中游的要冲,如果顺江而下,东取安庆和江宁,无疑更具优势。

再次,太平军在东进时较之该线的清军,实力上拥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太平军进展顺利的一个不容小觑的因素。从武昌到金陵1800余里,太平军能够一月进抵南京,日均行军60里,这与江防空虚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单单分析官方资料,两江防区的绿营兵总计73661名,占全国绿营兵的11﹪[4],防守兵力相当可观。但实际情况是,防守九江的清军约为两千人,作为省府重地的安庆,防守力量也不过七千人。作为驻兵数量仅次于京师的南京,早已经兵力空虚。守卫南京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总计只有5000多名,其中3000名还要防守城外的雨花台,加上临时募集的壮勇,防守总兵勇也不过2万人。[5]而太平军撤离武昌时,能战斗的兵力约为十万人,在局部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应该说这是太平军进展顺利的根本原因。

最后,太平军充分发挥组建不久的水师优势,是东进时进展顺利的又一重要原因。这支水上武装力量无论是在攻克武昌,还是攻占九江、安庆和金陵等沿江城市上都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崔之清认为:“武昌下游清军力量比较单弱。太平军陆师已具压倒优势,水师更纵横江上,如入无人之境。从武昌至南京1800余里江防形同虚设。且处于顺流直下的地势,更是水师广阔的用武之地。”[6]

四、余论

综上所述,太平军进展顺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局部上的实力优势,清廷决策的混乱和调度无方,再加上太平军得益于强大的水师力量和顺江而下的地利优势。至于太平军纪律严明、清军的腐朽衰败和社会矛盾的尖锐等因素,固然不能完全回避,但无疑不是重要原因和直接原因,更非决定性的因素。教师用书给出的答案或提示,不但不能让师生信服,而且无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于中学生而言,历史解释首先在于探寻分析直接、重要和具体的因果关系,而不能偏重于那种抽象和宏观的因果联系。长期以来,不少学生习惯甚至津津乐道于万能模板式的历史解释,然而,作为一门基于史料、旨在探寻因果联系的学科,这样的万能模板恰恰是历史学习的大忌。这实际上是将历史简单化和庸俗化,赖此培养的核心素养是空洞和虚幻的,掌握的历史知识和结论是经不起史料检验的。一定程度上讲,教科书尤其是教师教学用书在这方面并非完全没有责任,这也是笔者探究该题的初衷所在。

【注释】

[1]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上册),香港:简氏猛进书屋,1962年,第428页。

[2]郦纯:《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上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1页。

[3][5][6]崔之清:《太平天国战争全史》(第一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15、686、641页。

[4]罗尔纲:《绿营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第204页。

猜你喜欢

太平军武昌清军
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
鄂州历史歌谣人文背景略析
鄂州古铜镜述略
浅析后金军(清军)攻城方略
徐继畬视野中的太平军在山西
武昌区公共文化品牌建设管窥
太平军童子营:杀人放火是本业
安庆出土的英制旧式加农舰炮
清末绍兴知府廖宗元死亡之谜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