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TIAS的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

2020-06-09李白桦李凡

软件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互动中职信息技术

李白桦 李凡

摘  要: 文章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以中职信息技术优秀课例视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课堂情感氛围、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言语倾向、师生问答、技术应用五个方面对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互动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在结合质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建议:充分发挥情感氛围的教育功能、引领创新思维、深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 教学互动;中职;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0.02.06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IAS, an interactive analysis and coding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nteractive behavio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five aspects: classroom emotional atmosphere,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 teachers' speech tendency, teachers' questions and answers,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action, such a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emotional atmosphere, lead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deep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Key words】: Interactive teach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0  引言

職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深入研究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是顺应新的教育形势之举。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教育改革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和谐、积极的课堂互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1]。研究并改进中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互动行为,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功能在中职教育中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课堂教学视频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

手段。通过分析中职信息技术学科优秀课例视频,可以厘清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现状,诊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提高教学互动效果提供依据和方向,同时为中职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展示一个研究与反思的视角。

1  研究设计

选取中职信息技术学科优秀课例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作为分析工具,量化梳理统计课例视频中的教学互动行为,基于数据客观分析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提升策略。

1.1  样本选取

优秀的课例对于教师教学具有实践示范和纵向引领的作用[2],通过研究分析优秀课例视频可以站在较高层面挖掘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本次研究就是基于优秀课例的视角来分析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行为。

研究选用了4个教学视频样本,均是来自L省职业学校“超星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信息技术学科一等奖的优秀课例(在寻找和筛选课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的优秀课例资源非常少,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更是匮乏,急需进行相关资源的建设)。表1为优秀课例样本信息。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课例的选取尽力从多个维度达到均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各2节课,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各2节课。另外,4节课例均在多媒体网络机房进行,存在更加多样化的互动类型,为研究互动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研究工具

教学视频的量化分析需要运用视频编码分析 系统,本研究使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对课例视频进行量化分析。

ITIAS是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等人在改进传统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细化了课堂教学中言语的类别及描述,而且增加了师生与技术的互动类型,其系统框架更为完善,支持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互动行为[3]。系统由三部分构成:描述教学行为的编码系统、观察和记录编码的准则、用于显示和分析数据的矩阵表,其核心是编码系统[4]。进行编码操作时,对教学视频样本每3秒取样一次,根据编码标准给每个课堂活动赋予一个编码,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录,形成课堂行为观察表。在观察表的基础上建立数据矩阵,通过矩阵表中各行为频次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在矩阵中的分布情况对课堂教学行为做出分析。

2  数据分析

依据ITIAS编码统计后的数据,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4个课例视频的教学互动行为。

2.1  课堂情感氛围

积极的情感氛围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良好教学互动的直接体现。根据矩阵表中积极整合格和缺陷格的数量分布(在所有矩阵格中所占比率)可以分析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是否融洽[5]。

通过图1可知,4节课例的积极整合格比率集中在2.5%-3.5%之间,缺陷格比率在0-0.5%之间,积极整合格比率远大于缺陷格比率,表明4节课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融洽,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2.2  课堂教学结构

典型的课堂结构划分为“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三种类型[6]。基于ITIAS的数据统计,可以从“教师言语”、“学生言语”、“沉寂”(包括无助于教学的混乱、思考问题和做练习)、“技术应用”四个维度的教学行为所占全部教学活动行为的比率来分析课堂的教學结构。

由图2可知,4节课例的教师言语比率在29.7%-33.4%之间,学生言语比率在20.1%-23.2%之间,沉寂比率在6.6%-9.3%之间,技术应用比率在36.8%-41.2%之间。技术应用比率最高,上机练习往往也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师生言语比率的比例大约为3∶2,反映了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同时学生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沉寂比率较低,行为主要表现为学生思考问题。

2.3  教师言语倾向

教师言语的作用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影响”,对应讲授、指令以及批评行为;二是“间接影响”,对应教师接受情感、鼓励表扬、采纳意见以及提问行为。如果两者的比值大于1,表明教师倾向于直接控制学生的学习,反之表明教师倾向于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属于积极性强化[8]。

由图3可知,4节课例中教师言语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的比率介于1.2-1.9之间,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倾向于直接影响学生,但总体趋于平衡。结合视频分析可知,课堂中教师多采用了讲授和指示这一类行为,同时也注意采用表扬和提问等积极强化的行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教学。

2.4  师生问答

教学中提问的问题可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只要求学生陈述简单的回忆,而开放性问题则需要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活动[9]。ITIAS将教师提问分为“提问开放性的问题”和“提问封闭性的问题”,学生发言分为“应答”和“主动提问”,其中应答包括“被动应答”和“主动应答”。本研究关于师生问答的ITIAS统计数据见表2,表中数据为该项教学行为占全部教学活动行为的比率。

相关研究指出,当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为7∶3,当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高时,最佳比例为6∶4[10]。由表2数据可知,KL1和KL4的教师“提问封闭式问题”与“提问开放式问题”的比率小于7∶3,其它两节课例大于7∶3,这说明KL1和KL4的教师提问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而KL2和KL3的教师依然侧重于陈述性知识的传递。同时,教师提问的总比率在5.4%-5.9%之间,学生发言的总比率在11.6%-15%之间,数据说明教师能够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言,学生也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学生主动提问的比率较小,仅仅在1.2%- 1.6%之间,表明学生在主动思考并分享观点方面比较欠缺。

2.5  技术应用

前述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已表明“技术应用”所占比率最高,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技术被广泛地使用。基于ITIAS的数据统计,可以从“教师操作技术”、“学生操作技术”和“技术作用于学生”三个维度的教学行为所占全部教学活动行为的比率来进一步分析技术应用情况。

由图4可知,4节课例的学生操作技术比率都高于教师操作技术比率,说明在多媒体网络机房环境下学生有大量的机会与技术交互,成为课堂中使用技术的主休,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计算机知识立体化[11],而技术作用于学生的行为相对欠缺。结合课例视频分析可知,教师对技术的操作大多是演示PPT和展示学生的作品,发挥媒体呈现的作用;学生对技术的操作更多的是搜索资源、完成实践任务和展示作品;技术作用于学生则主要是学生观看教师用PPT展示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

3  讨论与建议

从ITIAS系统的定量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相较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有了相当的改进与提高,呈现更加多样化的互动。这个互动探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热情[12]。本研究在量化数据的基础上,对4节优秀课例的教学视频又进行了深入的质性研究和分析,认为教师们的教学互动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需求和空间。

3.1  充分发挥情感氛围的教育功能

积极的课堂情感氛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提前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3],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ITIAS量化数据分析表明,4节课例中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比较融洽,教师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与鼓励。但是在对教学视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后发现,4节课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大多停留在简单的重复性言语,例如“非常好!”“很棒!”等等,缺乏直击学生内心的深层次情感交互。建议教师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提升教学机智和综合素质,可以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境做出灵活反映和处理,同时运用教学艺术和幽默感感染学生;二是营造教学环境的美感,如画面、文字、色彩、声音等的意韵,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状态;三是“借题发挥”,以设计性作品的主题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及价 值观。

3.2  引领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既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方向,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色和重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并引领学生进行持续深入的高阶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有效手段。ITIAS量化数据分析表明,4节课例中学生主动提问的比例很小,同时,有两位教师仍以提问封闭式问题和传递陈述性知识为主,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课堂教学中,学生想什么要比教师讲什么重要得多,因此教师要尽量去设计一些有吸引力的开放式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当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鼓励学生的思维活动。

另外,通过进一步研究教学视频发现,有的教师提问后的等候时间略显不足,学生缺乏思考问题的过程。这种提问策略更适合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情况,容易导致浅层回答,也不利于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针对问题的类型与难度,给予学生相应的思考时间,必要时还应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思考问题。

3.3  深化技术应用

多媒体网络机房环境下,技术的应用率较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TIAS的统计数据表明,课堂约四成的时间在使用信息技术。师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作品,学生观看PPT和相关的视频演示并进行实践活动。

在信息化的课堂环境下,教师还要考虑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层次。可以借鉴美国学者Laurillard所提出的技术在教育中的“对话性框架”[14],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为五个层次,即叙述展示、操作交互、言语交互、人际交流、个性化表达。本研究4门课程中的技术应用在叙述展示、操作交互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面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深化,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技术应用于诊断教学,及时查看学生课堂练习情况和学习特点,进行学情分析并给予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可以将技术应用于教学模式的优化,如翻转教学、游戏教学、基于资源的学习等等,丰富互动形式,提高互动效率。

4  结语

本研究基于ITIAS编码系统,从优秀课例的视角对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互动行为进行了和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分析结论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情感氛围”、“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言语倾向”、“师生问答”和“技术应用”五个方面都有了相当的改进与提高,呈现更加多样化的互动。但是,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需求和空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15],建议从“发挥情感氛围的教育功能”、“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技术应用”三个方面提高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诚期本研究结果为中职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反思视角和研究依据。

参考文献

李小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角[D]. 漳洲. 闽南师范大学, 2019.

张悦, 张秀梅. 基于ITIAS 的优课教学行为分析研究——以一门部级优课为例[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6): 47-53.

顾小清, 王炜.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 2004(7): 18-21.

李白桦, 张晓艺. 基于ITIAS的课堂教学视频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J]. 软件, 2019, 40(01): 46-50

王冰如. 课堂观察工具评价之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杨威, 崔莹. 基于ITIAS的智慧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7): 86-90.

闫实, 刘占波, 王晓丽. 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 2018, 39(06): 167-169.

江毅, 王炜等. 智慧教室环境下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3): 13-21.

郭梦婷, 张学军, 李平. 基于ITIAS和S-T的物理课堂交互及教学模式分析——以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为例[J]. 物理教师, 2015(7): 65-71.

[美]加里·D·鲍里奇. 有效教学方法[M]. 易东平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12-213.

曲文歧.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软件, 2018, 39(11): 212-215.

陈琨.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案例教学探索[J]. 软件, 2015, 36(10): 100-101+104.

焦赛美. 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为例[J]. 软件, 2018, 39(04): 222-225.

Laurillard, D Rethinking University Teaching: a Convers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M]. London: RoutledgeFalmer, 2002: 126-173.

陈晨, 隋雪莉. 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探究[J]. 软件, 2015, 36(08): 41-43.

猜你喜欢

教学互动中职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