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患者30 例的临床研究

2020-06-09舒遵华丁庆刚孙牧魏宁旋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8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长春针刺

舒遵华,丁庆刚,孙牧,魏宁,旋静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烧锅医院,吉林 长春;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针灸科,吉林 长春;3.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吉林 长春;4.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吉林 长春;5.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肿瘤血液科,吉林 长春)

0 引言

晚期癌症常与转移有关,骨是常见的转移部位,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中除肺、肝外重要的好发部位[1-2]。无论何种器官的恶性肿瘤都可发生骨转移,而腰椎转移癌在脊柱转移癌中最为常见。该病广泛发生,50%的癌症患者会发生癌症骨转移,该病疼痛且限制活动。临床效果证实,针刺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疗效较好[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小组将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疗区收集的骨转移癌疼痛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设立针刺+中药塌渍+氨酚曲马多片为治疗组;单纯给予氨酚曲马多片为对照组,每组30 人。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1)首先保证参与研究的患者为确诊腰椎转移癌的患者。

(2)患者症状须符合疼痛的诊断标准。

(3)须将患者详情纳入病例。

(4)患者情况亦需符合西医诊断标准。

(5)年纪在18 周岁以上;预计生存期>7 个月。

(6)必须与本人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患者情况不能符合癌痛的诊断标准。

(2)非癌转移产生的、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1.4 剔除病例标准

不符合纳入病例标准者。

1.5 脱落病例标准

在规定时间内因各种情况未能按照本小组方法完成治疗,或因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者,脱落病例应在此处道明缘由。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针刺结合中药塌渍并配合氨酚曲马多片治疗。

针刺命门及关元;15 d 为1 个疗程。

中药塌渍:川楝子10 g、槟榔15 g、醋乳香10 g、醋三棱10 g、莪术10 g、醋延胡索10 g、降香10 g、白芍30 g、醋没药10 g。

上方共末,蜜调,温热后进行贴敷,以活血通络止痛;15 d为1 个疗程。

同时口服氨酚曲马多片(西安杨森制药)37.5 mg,4 次/d,口服,以止痛。15 d 为1 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氨酚曲马多片治疗。氨酚曲马多片(西安杨森制药)37.5 mg,4 次/d,口服,以止痛。15 d 为1 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3.1 疼痛分级

根据WHO 制定的疼痛分级方法(VRS)。0 级:无痛;Ⅰ级(轻度疼痛):虽有疼痛但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或被动体位。

3.2 活动能力分级

0 级:活动自如;Ⅰ级:活动受限;Ⅱ级:活动明显受限;Ⅲ级:完全不能活动。

4 疗效评定标准

4.1 疼痛

显效(CR+PR):疼痛减轻2 级及2 级以上;有效(MR):疼痛减轻1 级;无效(NR):疼痛未减轻或加重。

4.2 活动能力

显效:活动能力提高2 级及2 级以上;有效:活动能力提高1 级;无效:活动能力未提高或减弱。

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两人分别录入数据,并且进行校正比。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分析综合干预方案的疗效,对统计结果采用t 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分析,α 取0.05,P<0.05 时差异具有显著性。

6 研究结果

本次临床观察,得出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病例中总有效病例为26 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病例为22 例,总有效率73.33%。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7 讨论

有专家采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法治疗癌痛,邓力等[4]观察80 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静脉注射榄香稀减轻癌痛,结果显示中医药疗法可缓解患者癌性疼痛。本研究将通过运用针刺加中药塌渍配合氨酚羟考酮片的方法来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相对于单使用氨酚曲马多的患者来说,疗效显著,同时为探讨该综合疗法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的治疗机理,为进一步规范中医药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提供经验和论据。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长春针刺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