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与子同袍”说起……

2020-06-09冯宪编辑丙丁

科学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同袍服装

文/冯宪编辑/丙丁

2020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广播总台综合频道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节目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很吸引人,观看后会让人得到意外的收获与启发。笔者在其中一场的现场答题环节看到了“与子同袍”这一诗句,由此引发了立足本专业,审视、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兴趣。该诗句源于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收录的作品大多描写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和人文情感。“与子同袍”的诗句出自其中的《秦风·无衣》,全诗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据考证,这是一首诞生于先秦时期的诗歌,距今已有2 700余年了。是由当时亦农亦兵的先民创作的,表现的是战士们听从号令,团结一心,共赴沙场,保卫家乡的一种刚烈、坚定的决心,属于一种出征和战前动员的诗歌。此首诗歌的诞生地为西周晚期、东周初期秦襄公时期的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当时该地区的华夏先民与西北方的少数民族西戎、北狄为邻,边疆经常会受到少数民族的骚扰和进犯,所以军事管辖者在当地实行了民兵制度,即青壮男丁平时无事时在家耕田种地,一旦边疆发生战事,便集合起来,穿上同色、同款的作战服装,拿起武器,跟随统帅开赴战场御敌,捍卫家乡安全。

其实,这首诗除了表现出保卫家乡壮士们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之外,还展现出中华服饰文化的源远流长,生动描绘了我国古代的衣着文明。在这首短短三行、60余字的诗里面,与服装品种及穿着有关的关键字竟多达五个,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大都来自民间,创作内容与日常生活及身边环境息息相关的特色。本文所要深究的正是这方面的内容。

▲“衣”字的演进

衣——此诗中出现的“衣”特指那种颜色相近、款式相同,识别效果突出的作战专用服装,或者可以说是类似于现代的军装。因为集合部队作战,首先要有利于指挥者进行统一调动和管理,士兵之间也要能够相互呼应、协同。另外,装束还需要明显有别于对手,以便在两军对垒、搏杀时能够分得清敌我,防止出现误伤。据考证,汉字“衣”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金文中,距今已有3 5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作名词使用的“衣”一般是指上身穿着的服装,后来又成为服装的总称,并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如“地衣”“肠衣”等。在古代,“衣”还作动词用,表示包裹、覆盖,乃至“穿”的意思。如在《论语》中,孔子称赞自己的学生子路时就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意思是说(子路)穿破旧的麻绵外衣,与穿名贵皮草的人站在一起并不感到羞耻与低下。到了现代,人们一般把上身穿着的服装叫做“上衣”。

▲古今之“袍”

袍——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袍”这种服装出现很早,是起初最简约的一种外穿类服装形式,无论中西,皆是如此。此诗中出现的“袍”特指一种不贴身穿着的直腰身、窄袖口结构,穿脱方便,且能覆盖全身的服装。“袍”通常能够起到御寒保暖、护体和身份辨别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测,当时边疆的战事大约是发生在深秋或初冬,否则士兵们不会加穿袍子这种服装。后来,随着社会进化和生产手段的多样性,“袍”的变化也丰富起来。我国古代至近代,“袍”曾有过龙袍、官袍和民袍之分。所谓龙袍特指皇帝穿着的服装,用名贵丝绸作面料,其特征是盘领(圆形领口)、右衽(由左向右系扣)、宽袖宽摆,并以明黄色为主色调,因袍上绣有龙的纹样而得名,又称龙衮、衮服、黄袍,清代的龙袍还配有“水脚”,即在袍的下摆等部位绣有水纹山石的图案,隐喻山河统一。所谓官袍是指朝廷任命的文武官员公干或上朝时所穿的服装,通常用丝绸做面料,外形也为宽袖宽摆,并以一定颜色或刺绣图案表明官位等级的大小。比如唐朝武则天主政时,曾规定文官的官袍绣上不同种类的禽,武官的官袍绣上不同种类的兽,以示区别。所谓民袍是指民间人士普遍穿着的外衣,它外形为窄袖窄摆,用料平常,以麻、棉布居多,颜色单一,且缝制简单,不加任何额外修饰。一些延续到近现代的“袍”类服装款式,如长衫、旗袍等都还保留有“袍”的这种“一体化”的基本元素。古代的“袍”有单、夹和长短之分,单袍在春夏季穿,夹(棉)袍在秋冬季穿着,长的“袍”下摆及至鞋面,多为官员、文人和商贾之人穿着;短的“袍”则下摆刚过膝盖,多为农人、贩夫、走卒穿着。故此诗提到的“袍”应该是一种短“袍”,必须利于士兵在作战时作跨越或奔跑等大幅度动作。

▲上衣下裳(明代)

泽——此诗中出现的“泽”是指贴身穿着的一种衣物,也叫做里衣、汗衣、亵衣,现在一般叫做内衣。在古代汉语里,“泽”字有光滑、柔润之解,故用此字命名贴身穿着的服装十分贴切,因为这种服装穿着的亲肤感和舒适感十分明显,且具有吸汗排湿功能,由此看得出先人们很早就注重穿衣的“内外有别”。他们通常把细密、柔软、轻薄、透湿透气的材料用作贴身穿着服装的缝制,减少粗糙不适感,提高透气排湿的舒适功效,并赋予一个形象化的字——“泽”。现如今,尽管很久以来人们已经不再把内衣称之为“泽”,许多年轻人也未必知道“泽”在古代有内衣的这一层含义,但是,这种穿衣方式得到了延续,“泽”所体现的亲肤、舒适的内涵始终有所传承。比如现在人们不会把细帆布、厚卡其等粗糙感强的布料用作贴身服装,而喜欢贴身穿着那些感觉柔软、细腻的内衣,多采用全棉、真丝或羊毛羊绒材料,施以针织技术加工而成,富有一定伸展力。

裳—— 此诗中出现的“裳”字 读作cháng(音同“常”),而“裳”字与“衣”连用时,则读作shāng(音同“商”),“衣裳”一词现一般作为服装的统称。诗中的“裳”字做“下衣”解,相传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有“上衣下裳”的说法。最初的“裳”分有前后两个部分,按照拼缝布料的块数为“前三后四”,前后布料通过腰带拼拢后会在两侧交接处形成重叠部分,以便在不影响下肢活动的同时,能够起到遮蔽与保护下体的作用。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形成筒状,类似现在的“裙”。当时“裳”的穿着是不分性别的,“裳”便视同于“裙”。自两千三百多年前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赵雍吸收域外少数民族服饰优点,倡导“胡服骑射”之后,裤子(最初名为“袴”)这种利于骑马时下身穿着的服装款式便开始在中原地区出现,丰富了“下衣”的形式。起初,“袴”仅限于军队中士兵的使用,而民间使用多为“绔”——一种两个裤腿状物分开、当中无合裆部位,靠系带缚于腰间的护腿用品,也叫“胫衣”和“裈”——一种合裆的、无裤腿或短裤腿的护体用品,且延续了许多朝代。到了近代,与“裳”同义的“裙”便逐渐变成对女子“下衣”的一种称谓了。

▲穿袍披甲的秦兵马俑

▲与子同袍,抗击“疫”魔

甲——此诗中出现的“甲”便是护甲的意思,系指一种士兵在战场上穿着的、具有保护自身安全的特殊防护服装。当时受材料来源和生产手段的制约,士兵身上所穿的“甲”,多半是由藤条或牛皮制作的,主用来抵挡刀、剑、斧、戟、箭等冷兵器的打击。另外,此处的“甲”还应该包括盾牌,因为盾牌也是一种有效的近体防身物品,且通常持刀作战的士兵都是一手拿刀,一手持盾,能够做到进退自如、攻守兼备。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的“甲”可以算作是当今各类防弹衣的“鼻祖”了。

通过阅读一首古诗,回溯一下中华民族服饰的历史源头,并做出一些专题梳理和归纳,有一定现实意义。因为当今在谈及服饰时尚文化时,民族文化的问题不容忽视,深入探究这些古代服装形式,能够帮助我们加深理解中华民族“衣冠大国”“衣被天下”这些词语背后的历史根基所在。

在当下抗击“疫”情的重要时刻,“与子同袍”也成为了最为壮烈、激昂的动员令,表达了身穿统一防护服装的广大医护工作者,像古代保卫家国的将士们一样,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地奔赴救死扶伤第一线,与“疫”魔进行抗争,争取挽救更多患者生命的铮铮誓言!

猜你喜欢

同袍服装
风/月/同/天
同袍吟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与子同袍
荆楚“同袍” 义薄云天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布衣相国指点江山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