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的问题式教学建构

2020-06-08蒙云龙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论基本原理概论

蒙云龙

【摘 要】本文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实施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师生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教学的自主性,提出问题式教学的问题设置应遵循何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并要坚持传统讲授和媒介展示、设问为主和反问为辅、问题一元和解答多元、历史逻辑和比较分析等相结合的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导论”  问题式教学  价值意蕴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123-03

问题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所有讲授的内容转化为一系列赋有指向性的逻辑性问题组,然后组织教学双方对问题组进行探讨和破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范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向青年大学生灌输和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导论”是学生学习、理解、接受、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入口”,具有提纲挈领的地位和作用。但因其深刻的理论性、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内容的丰富性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陷入不知从何突破的茫然中。因此,将问题式教学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部分教学,必将有助于提高“导论”教学的效果。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教学中问题式教学的价值意蕴

问题是认知和思考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性质决定了认知的价值和思考的意义。“导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入口”,是学生学习、理解、接受、信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关键环节,能为随后的学习内容起到指向和引领的作用。但如前所述,“导论”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时间的超越度长,空间的跨越度大,既有对学习内容凝练介绍的知识要求,也有对学习主体的价值要求,因此“导论”的教学范式必将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双方的满意度等。因此,在“导论”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可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导论”转化为一系列指向性强的问题组,为学生提供明晰的教学目标、明确的学习指向,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彰显问题式教学在“导论”教学中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师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针和标尺,明确的教学目标,必将有助于教学双方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导论”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轨迹、掌握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教学目标设置遵循和体现了人的认识规律,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而在“导论”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就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将教学目标消解和融贯于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思考、问题的解答等环节,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置于教学目标的问题范畴中,由此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程演绎为向教学目标迈进的进程,将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演变为思维活动的过程,促使学生在理性层面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指向性强的认知结构,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旨趣。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否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导论”教学目标的传授要求,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的内容、主旨、价值,是衡量“导论”教学有效性的双面标尺。“导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其教学要点涵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等。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照本宣科式地灌输讲授。而实施问题式教学,需要通盘考虑“导论”所涉及的教学要点,分析各教学要点存在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涉及囊括所有教学要点的问题框架,将教学要点贯穿于问题的设计中,隐性地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升华为理解与掌握的教学要点。由此,就会形成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牵引成一系列教学要点的集聚问题组,将问题变为掌握教学要点的引擎,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教学场景,全面提高“导论”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激发教学的自主性。“导论”涉及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要点众多,而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大多是采用混班教学,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兴趣指向等必然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个体情况的差异性而因人而异,将“导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进行科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式教学,将“导论”设置成一系列的问题组,以适合不同情况的学生的学习。学生在问题组的框架下,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所要思考和解答的问题进行取舍:对已经理解和掌握的教学要点,学生可以忽略;对陌生的教学要点,学生则需要投入较多的学习精力和时间。确保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能自主调节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问题式教学是包括教学前的问题设置、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和解答、教学后的问题解答情况的评估和反馈等环节。“布置问题给学生课下思考是问题式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导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入口”,是随后教学内容的高度凝练,在教材中处于提纲挈领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导论”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必须围绕“导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依据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及教学实践逻辑,对“导论”进行问题设置,将“导论”的教学内容融贯于问题组中。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整体性来看,“导论”的问题设置务必要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基点,然后从纵向和横向、“导论”内容和学生情况、教学内容的展示手段和教学效果的评估方式等相结合的向度进行问题设置,重新构建“导论”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导论”的问题设置应遵循“何为”“为何”“如何”的逻辑关系,体现虚与实、认知理论和践行理论的风格。

(一)何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式教学中的“问题式”一定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将“何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设置为“导论”的首位问题,取决于“导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处于提纲挈领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需要。在该问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各种主义中联想到所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研究对象、创立者和继承者、目标指向、构成内容等维度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多元性理解向度,并在此基础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者的品格、发展逻辑,凸显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奋斗不息的结果;继而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基本特征,阐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清晰的认识框架,奠定整体性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能力。

(二)为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思考和解答首要问题的基础上设置,其旨趣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在多元文化并存以及各种社会思潮涌流、各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登场的社会环境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意蕴。因此,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思考和解答。为此,应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为契机,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帮助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比照各种社会思潮的方法和能力,从而避免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蛊惑,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该问题的第二部分,则再次阐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从篇幅、内容、要求、时间等维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旨趣和意义。

(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导论”方法论范畴的问题,是对前两个问题的回应和呼应。设置这个问题,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价值、发展历史、实践需要等向度,阐明“导论”所指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切实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的层面与“行”的层面结合起来,致达教学目标的“知行合一”要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该问题时,要有意识地将问题分解为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内容、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等环节,有步骤地采用诱导方式将学生从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内容的方法,抽象为整体性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适性方法,促使学生自觉地形成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科学方法,从而实现“导论”的教学目标和提升“导论”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问题式教学实施路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它是检验问题设置是否契合教材内容、贴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要求的重要标尺,是促进“导论”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和外化于行的重要手段。科学以及恰当的教学实施路径,既能简化、优化以及深化教学内容,又能凸显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的教学内容,就学生而言,他们在此前的历史课、政治课、语文课等人文社會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相关的知识,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所具有的相关知识必须深化,不能依然停留在感知层面,而是需要提升为理性认识阶段和逻辑推论阶段,以此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的问题式教学实施路径,务必要将传统和现代、设问和反问、一元和多元、历史逻辑和比较分析等相结合,确保实施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坚持传统讲授和媒介展示相结合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一门相对抽象和富有逻辑性的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传统的讲授路径,毕竟授课客体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犹如洛克所秉持的“蜡块”理念,更不是柏拉图的“回忆说”,而是依赖灌输的方式。因此,“导论”内容的问题式教学,离不开传统讲授路径,教师应该依照授课内容的要求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已具有的知识对相关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增强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和所设置的问题的关联度,使学生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模型展示等媒介,将所设置的问题多向性地展示给学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以增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帮助学生在音、形、意等角度感知、理解、体悟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激发他们思考和解答所设置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学效果。

(二)坚持设问为主和反问为辅相结合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导论”的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在所设置的问题上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并非意味着学生就被隔绝于问题的设置外,而是可以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提出涉及教学内容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题组的思考方式和解答方式进行取舍,可以将设问为主和反问为辅相结合,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解答。设问为主是基于“导论”教学内容极为丰富且囿于授课时间,在激起学生思考的前提下,教师解答所设置的问题,提高授课效率;反问为辅是基于学生对“导论”某些教学内容较为熟悉,用此方式解答所设置的问题,既不会因为学生长时间解答不了而浪费教学时间,也不会因为其解答不了而信心受挫。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教学内容时,因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皆有所了解,涉及此类教学内容的问题,采用反问方式解答,既不浪费教学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导论基本原理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使公民有道德:导论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