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共赢机制的高职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6-08钟继敏梁柱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2期

钟继敏 梁柱

【摘 要】本文阐述校企共赢机制下高职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认为校企共赢机制下构建高职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大核心是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体系、建立逐层递进的人才选拔机制,提出具体的构建措施:寻求校企双方利益共赢点,形成共育创新人才的六大联动体系;建立逐层递进的人才选拔机制,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并体现创新教育普惠性与创新人才选拔逐层递进的关系;通过创新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研平台搭建、科技项目融入,侧重对学生创新研发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建筑类专业  校企共赢机制  塔形选拔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109-03

当下,我国产业创新程度与经济体量尚不匹配。而高校对国家创造力水平的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应然责任。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不同于本科院校,它更侧重对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战机会,是實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如何激发企业积极性共同培养创新人才;二是如何解决创新教育普惠性与创新人才选拔精英性之间的矛盾;三是如何由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向培养创新研发应用能力转变。校企双方如何找到合作的共赢点,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创新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探索校企共赢机制下的高职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一、校企共赢机制下高职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2012年起,项目组先后与19家企业联合进行创新人才培养,设计了校企共赢机制下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校企共赢机制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塔基、塔身、塔尖三个阶段。塔基阶段,通过“创新研发与应用”课程、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实训,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普遍具备创新意识及基本创研能力。此阶段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实训指导,提供师生顶岗实践平台;学校通过培训技术工种、工匠等方式反哺企业。塔身阶段,通过各类创新大赛选拔,具有竞争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其创新成果或获奖,或应用于真实项目,部分学生具备了更强的创新应用能力。此阶段企业提供真实项目、协同校方指导学生创新大赛;学校为企业提供创新型人才、技术支持、创研机构及生产性实训场地设备。塔尖阶段,少数创研能力极强的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进行科技研发、申报专利,进阶为具有科技研发能力的高端人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校企共赢机制下高职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校企共赢机制下高职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两大核心:一是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体系,二是建立逐层递进的人才选拔机制。

(一)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体系。通过校企联动共建机制,建立互惠共赢的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及创研机构共建、学生共培、师资及企业员工共培、科研共研、网络平台共建。企业通过参与创新课程、技能竞赛、顶岗实习、创研机构、专题讲座、教学研讨,形成多维度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在“校企共赢、联动共建、学生参与、产教学研四位一体”方针指导下,2012年起先后与19家企业签订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形成校企共赢创新人才培养六大联动机制,具体实践内容如下:

1.课程共建。合作开发创新实践类课程,共同编写企业标准2个、建设“创新研发与应用”等课程标准5门、创新实训指导书5本。

2.实训基地及创研机构共建。共建BIM创新大数据基地、建筑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实训室、建筑工业化检测技术实训室等25个校内实训基地(含7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2个区级示范实训基地)(详见表1),5个校外挂牌实训基地。学校投入1478万元(其中942.437万元已建成使用,535.563万元已投资在建),企业投入261万元(主要为软件投入),生产性项目2013—2016年总收入31万元。共建“建筑创新设计研究所”等7个创研机构。

3.学生共培。合作企业完成2011—2016级共6个年级的创新课程实训及顶岗实习指导,接受实习学生3650人、毕业生就业725人。建立企业接受学生暑假见习、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企业派专人做实习指导,并对实习学生给予相应实习报酬。既解决了企业用人需求,又解决了学校就业推荐需要,校企互惠共赢。

成立5个专业发展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专家担任核心成员。企业专家通过举办讲座、学生实训成果评审等形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参加专业发展研讨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中。通过提供真实项目,参与到创新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指导中。将学生顶岗实习优秀作品加以应用,成果得以推广。

4.师资及企业员工共培。5年间企业先后派出专家38人,参与授课32门;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16人。学校为企业培训技术工种10批次、约1.6万人,联合培训收入948万元;为企业培训农民工5次、共220人;所培训人员在多项技能大赛获奖,如2013年为企业培养农民工并指导参加广西第一届农民工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5.科研共研。校企合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进行国家级科研课题申报1项,区级课题6项,其中6项获区级立项,3项已结题。将科研课题融入创新实践课程教学,如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桂北传统干栏式民居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应用”建设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高秀村某干栏式民居项目进行创新设计,并得到实际应用。

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创新实训机构7个:建筑设计及建筑动漫创新工作室、建筑创新设计研究所、工程造价创新工作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建筑设计及建筑动漫三位一体实训室、建筑装饰制图深化研究中心、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实训室。通过企业引进创新实践项目,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实施创新课程实训,学生进行创新实训机构日常管理,利用创新实训机构平台进行学生创新实训。经过5年实践,这种创新实训机构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6.网络平台共建。联合搭建创新课程资源库网络平台1个,创新人才资源库网络平台2个。

通过“校企共赢、塔形选拔”模式构建了一批具备创新研发与应用能力的建筑类专业群,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5年为企业培育输送具备创新意识及创研应用能力的人才4000人以上,其中10%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学生通过生产性创新实训项目、顶岗实习参与到真实项目与科研课题中。完成校内实训基地产值31万元,参与科研项目5项,完成招标清单编制总造价1.4亿元,11项建筑设计作品获得工程实际应用,起到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如完成了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应用、校园创意景观设计、南宁市中山路城市旧街区开发与传承等真实项目。

(二)建立逐层递进的人才选拔机制。首先,创新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但又不是只针对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创新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教育。其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具有层级递进关系,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千差万别,要求所有学生都具备创研能力不现实,因此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需要建立一个塔形选拔的进阶模式。项目组经过2年设计、3年实践,建立了塔形选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研发与应用”课程通识教育基础上,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经过赛制选拔,优胜学生获奖,从而选拔出部分创新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再进一步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通过科技研发和专利申报,进阶培养出少数具备科技研发能力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进阶: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创新实训;通过模拟评标等方式,从中选拔出优秀学生作品。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普遍具备创新思维,进一步通过创新实训选拔具备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第二进阶:将技能竞赛融入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过程,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新。此阶段通过创新大赛的校内、区内、全国逐级选拔赛制,甄选出优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亦通过比赛,提高和強化创新应用能力。

第三进阶:将科研课题融入学生创新实训,引导学生参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研能力。科研课题不再高不可攀,不再仅是老师或专家的领域,而是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的真实项目。此阶段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以科研小组为单位参与科研课题,成果进行专利申报、推广应用。

三、建议

为促进校企共赢机制下高职建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校企共赢机制,寻求双方利益共赢点,形成共育创新人才的六大联动体系。一方面,联合企业共建创新课程、实训指导、真实项目、创新实训基地及创研机构、老师顶岗学习平台、科研项目、网络平台等,学校达到培育创新能力人才目的,实现校方盈利。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输送具备创新应用能力的劳动力,提供具备生产能力的实训基地及研发能力的科技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实现企业盈利。

第二,建立逐层递进的人才选拔机制,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并体现创新教育普惠性与创新人才选拔逐层递进的关系。破解高职创新人才教育及人才选拔的技术路径,通过塔基、塔身、塔尖三个进阶,逐层设计选拔方式,为社会培育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应用能力、科技研发能力三个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第三,通过创新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研平台搭建、科技项目融入,侧重对学生创新研发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将真实项目、技能竞赛、科研课题融入创新实践教学;搭建创研机构及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真实项目及科技研发;鼓励教师科研申报、企业顶岗学习,提高教师的创研能力及创新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洪少华.基于创新教育的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职教论坛,2014(11)

[2]苗勇,徐瑾.论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职教论坛,2013(29)

[3]李慧娟,杨彦伟,刘合群.基于创新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5)

[4]胡清,易飚.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2)

[5]安海权.“万众创新”视野下的高职创新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6(15)

[6]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要的任务[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7]陈翠荣.大学创新教育实施困境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7)

[8]眭平.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8)

[9]张爱梅.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现状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6(6)

[10]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1]刘宝存.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学出版社,2009

[12]王复亮.创新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分级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7A040)

【作者简介】钟继敏(1975— ),女,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建筑与城市环境;梁 柱(1961— ),男,广西北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