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技巧

2020-06-08马莉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校合作爱心

摘  要:对待问题学生,教师应找准问题出现的根源,改变问题学生的生存条件,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用尊重、爱心、耐心感化问题学生的心灵,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起互信互爱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问题学生  生存条件  爱心  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134-01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学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但有的学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困扰。这些学生或叛逆或暴躁或内向或隐形或偏执……遇到这些学生,教师该怎么办?

1   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是转变学生的前提

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不利影响[1]。当一些学生问题成为普遍化趋势的时候,发觉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十分必要的。

事实上,许多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孩子本身存在的着许多不和谐因素,如自我价值观念不清,常常以个人的想法和爱好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很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类问题;如情绪化倾向严重,个人行为和情绪常常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巨大的波动,情绪时而亢奋,时而低迷,极易从某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极强的不稳定性;如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在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中常常会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存在着极强的逆反心理,其次就是平行关系,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造成关系难处;再如盲目的崇拜,攀比心理较严重,崇拜歌星、影星,模仿他们的穿着生活习惯等。

发现问题并了解成因,是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待问题学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   改变条件是转变学生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抓好转化工作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反之,良好的班风,有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因此,教师需要在班级常规管理、仪表、卫生打扫、午休晚休、宿舍内务整理等方面抓细抓实,培养良好班风,为问题学生转换创造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

有些教师课堂上不提问题学生,日常琐事不理睬问题学生,这是极端错误的。对问题学生,教师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励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展现自己的才能,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增强他们的班级荣誉感和归屬感。

3   家校合作是转变学生的基本保障

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基础,此外,还需要家长的协助与配合,只有在多方的合力下教育才会有成效[2]。不少学生的家长厌烦了孩子经常犯错误,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责任甚至耍无赖,认为孩子已经交给了学校,就应当由老师进行管教,自己则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于此类家长,教师要多向他们传递关于孩子成长的正面信息,引导他们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使他们重拾对孩子的信心。

教师可以与这些家长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分解,责任到人,确保目标的实现。教师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策略,鼓励这些家长参与班级活动,不但能让问题学生知道家长对自己的关注和关心,使家长和孩子之间融洽情感,消除隔阂,还能让家长更真实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班级的现有状态,进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努力寻求改进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教育的最优化。除此之外,家校合作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4   尊重、爱心、耐心是转变学生的关键

教育学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过程。学生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教师应当用一颗爱学生的心去理解、宽容、尊重他们,用等待的心态、积极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看待他们的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学生自制力差,容易反复,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3]。当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我们不能操之过急,简单粗暴的批评,而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和鼓励他们,并让班级同学一起加入到帮助他们的队列中,让问题学生意识到自己属于班级,从而建立起归属感,与班级同学产生相互的情感依赖关系,缩小心理距离,增加彼此的信任。此外,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必要时,教师需作出一点小小的让步,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学生的冲动,而且可以给学生空间和时间改正自己错误,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等。

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面对学生的各类问题,我们应该真诚地去了解原因,真诚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利害关系,真诚地和学生一起寻求解决困境的办法,真诚地陪着学生一起努力。相信这份真诚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和大爱,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协助者、同行者,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成为他们强大而坚定的支持者。

参考文献:

[1] 殷飞.班主任的家校沟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李希贵.教育为了自由的呼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 陈鹤琴.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马莉莹(1989-),女,汉,硕士,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学生自主探究,培养数学思维,构建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家校合作爱心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