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相爱相亲》的女性主义叙事探析

2020-06-08郑雅心

今传媒 2020年5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

郑雅心

摘 要:电影《相爱相亲》是中国台湾女导演张艾嘉的作品,它以平和细腻的电影语言和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叙事。电影围绕给外公迁坟这一事件,展现出老、中、青三代女人在爱情、婚姻、家庭中的困境和成长。本文重点分析电影中男权主义对女性无声的压迫,在此困境中几位女性的行为表现和心路历程。经过一系列的情感碰撞与交流,她们在艰难抉择中让彼此都与世界达成共识,重获新生,进一步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相爱相亲》;女性主义叙事;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114-02

女性主义思想最初源于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其主要理论是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20世纪60年代伊始,女性主义电影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在国产电影中,著名导演张艾嘉创作了不少冠以“女性主义电影”的佳作,她的作品多以女性为电影主人公,密切关注女性的情感命运和话语表达,她细腻温柔的女性视角让国产女性主义电影走上银幕,引起社会大众的思考,让更多的人关注女性群体以及她们面临的困境。与张艾嘉早期作品,如《少女小渔》《心动》等相比,《相爱相亲》在情感表达上更为丰富和复杂,以多条情感线索和家庭关系的叙述来展现女性的悲剧命运、觉醒与成长。

一、阴影:男权笼罩下的女性命运释读

《相爱相亲》讲述了中年女子岳慧英的母亲去世,她坚定地认为母亲临终遗愿是要与葬在乡下的父亲合葬,便不顾爱人和女儿薇薇的劝阻开始计划迁坟行动,她的这个行为遭到了父亲原配夫人阿祖(岳曾氏)的强烈反对,因为一场意外,这件事被电视台大肆宣扬,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故事。从表面上来看《相爱相亲》主要讲述女性情感的故事,但事实上,男权主义的阴影在影片中无处不在,三位女人都生活在男权主义笼罩下。

从情节来说,影片最大的矛盾点是外公的坟该不该迁,这位未曾发声的男性不仅主宰着剧情的发展,也推动了三个女人在故事中的情感冲突。阿祖为一个出去打工便不归家的男人坚守一生,昏暗简陋的祖屋仿佛牢笼般困住了她。对于中年女性岳慧英来说,母亲没说完的遗愿其实是她的一厢情愿,为父亲坟迁一事时刻折磨着她,母亲的身份关系到她自我身份的确认,导致她的选择超越理性。女儿薇薇也因此与母亲价值观相左,产生抵触心理。

英国学者劳拉·莫尔维曾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提到:“奇观与叙事之间的分离,支持着男性作为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角色,男性成为促使事件发生的主动者。男人控制着电影的幻想,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还显现为权力的表征”[1]。虽然影片中的男性形象在影像叙事中存在感都较弱,但观众仍能够感受到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不在场的岳子福是剧情的真正推动者,女人的符旨与特征早已被省略成一个被男性潜意识随意形塑的符号[2]。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符号隐喻强化男权对女性的压迫。如只有一张遗像出镜的岳子福,他去世多年后,阿祖仍自称岳曾氏,还用女书写岳子福名字,代替遗像挂在家里墙上,这幅女书仿佛一双“眼睛”凝視着阿祖的生活,时刻压迫着她;此外还有村里刻着阿祖名字的贞节牌坊,坚固的贞节牌坊代表了中国古代男权社会严格的性别等级,这个贞节牌坊如枷锁般困着阿祖,逼迫她不得不认同自己的身份。阿祖身上所背负的压迫,都是这些象征着男权主义的符号带来的,人已逝去但替代性符号还在,令人感到悲哀和无奈。

尽管导演对男性形象刻画模糊,想更多地给予女性表达的空间,通过女性视角来挖掘故事,但在故事情节和符号隐喻方面都能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女性在多数情况下都生存在男权主义阴影笼罩中,在这一系列困境中,她们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

二、挣扎:在情感纠葛中艰难抉择

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男尊女卑”封建思想,使男性话语权普遍处于高位,女性则处在附庸地位,这些传统思想至今仍影响着当代女性。“妇女的从属地位远不止是一个经济的或者政治的实践,而完全是一种社会的和心理的现象,是一种生活方式”[3]。影片《相爱相亲》在叙事方面不仅展现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还反映出女性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她们大多是忍耐和服从的。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曾说:“人们只有将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历史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他们”[4]。面对传统贞洁观带给女性的“精神枷锁”,我们不难理解阿祖为什么坚定地捍卫自己“岳曾氏”的身份,一辈子不改嫁,其悲剧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成为她的牢笼,在她的观念里爱就是一辈子,她选择性地遗忘前夫对她的无情。在影片叙事的过程中,岳慧英身上同样也背负着“精神枷锁”,为了维护自己的婚姻,面对丈夫的疑似出轨,选择忍气吞声,平时强势果断的形象在此刻荡然无存;母亲莫须有的遗愿如同魔咒一般纠缠着她,替代母亲求一个“正妻”名分,也是在替自己求一个名分,她的不安令她一次次陷入老一辈的情感纠葛中。同样,女儿薇薇为了能够与男友阿达在一起,对阿达与前女友的感情选择忍耐,她甚至放下自尊去挽留这个只想追梦的男人。这种源于中国传统女性定位的集体无意识,显示出女性境遇的弱势地位,建构出服从与被“凝视”、被异化的主体。

随着剧情推演的故事叙述,导演用细腻的女性视角制造三位女性之间的情感冲突,从而让她们在情感交流沟通中学习到“爱是什么”,怎样才能放下“枷锁”重获新生,最终三位都做出了艰难抉择,阿祖选择放手,岳慧英选择勇敢与释怀,薇薇选择不等待,女性意识在此刻开始觉醒,逐步实现新生。

三、新生:女性意识的萌动与觉醒

阿祖的那句“我不要你了”了却了她一生的执念。法国女性主义思想家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盲目崇拜的爱情所意味着的退让爱情是毁灭性的”[5]。对于阿祖来说,她对岳子福的爱情是盲目崇拜的,这种所谓的爱情对阿祖的一生都是毁灭性的。所幸的是在最后阿祖觉醒了,女性意识在她心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年岳慧英的“以后不许让王太太坐你的车!”道出了她的不安。一开始为了维护婚姻的稳定,不敢与丈夫明说王太太的问题,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岳慧英终于明白问题所在,她怕自己会像母亲一样孤独到死。影片最后她在车中与丈夫的对话,她勇敢说出了自己所想,与男权主义正面对抗。薇薇一句“我不会等你的”守住了独立潇洒的自我。她看了阿祖的不值得,看了母亲的隐忍,最后选择拒绝枷锁,重新找回原本属于她的自由灵魂。

三位女性最终都获得圆满,导演通过女性视角将女性情绪的堆积和释放处理地十分自然,影片通过叙事流露出的女性意识让观众不断思考,女性如何脱离困境重获新生。

四、结 语

马克思曾说过“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6]。女性主义电影不仅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进步,更对社会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女性主义电影表现女性生存问题,呼吁更多女性敢于对抗现实的不公,这就是女性主义电影的力量所在。影片《相爱相亲》就是这样一部有力量的电影,观众观看这部电影收获的不仅是悲哀与感慨,更多的是学会释怀,用大智慧去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 (英)劳拉·穆尔维著.视觉快看与叙事电影[A].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527.

[2] 陈妍如.客体与服从:《相爱相亲》中的伦理叙事与认同建构[J].电影艺术,2018(1):90-93.

[3] (美)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49.

[4] (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三联书店,2001:2.

[5]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789.

[6]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关于美狄亚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读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论《致橡树》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