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小组的组建和科学运行探索

2020-06-08杨淑会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组长组员差异

杨淑会

学习小组的组建必须要科学、合理,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三大核心要素是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六步模式,所以小组的科学组建和合理运用就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一.学习小组的组建

1.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每一个学习小组要选择一个组长,组长要选择优秀的学生,要能给组员答疑解难、帮助组员达成学习任务,能够作为这个小组的核心,是一个小组的领袖,要能带领小组共同向前,组内其他成员要根据小组的安排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要把学生中学习、品德、个性、特长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做小组长,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确定小组长的人选。

2.组员分配必须科学。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选择必须合理,既要考虑到性格的差异,同时也要考虑到性别的差异,还要兼顾到学生特长的差异,也要考虑到学习成绩的差别,这样各小组之间才会有竞争,也才会产生凝聚力。

3.小组之间应该实力相当。班级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差异,根据不同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先分为几个大组:组长(1号组员)、2号组员、3号组员、4号组员(还可以有5号或者6号组员),然后根据合理的排序方式把每个组排序,再把每一个号的组员分配到每一个组。分组员时一定要合理,确保每一个组的组员在综合实力上要旗鼓相当,这样更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竞争。

4.小组人数的分配要科学合理。每一个小组的组成人数要根据班級人数来定,可以根据人数的多少把所有的学生都要分配到每一个组,要让每一个组保持人员数量的相对一样,不能分到最后剩两个或者三个就是一个组,可以再调整小组的数量或者组员的数量来重新分配,确保每一组的人数、结构相对合理。

二.学习小组的科学运行

学习小组组建成功后,最主要的就是科学合理的运用。如何才能发挥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参与度、学习度等就非常重要,教师要给与小组必要的方法指导,要让小组合理、良性、成功的运行。

1.要发挥好小组长的核心领导地位。在学习小组开展活动时,必须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组长要做好示范榜样作用,首先要自我反思,要在展示活动时能发现自己的问题。组长要会表达,要能完整、清晰、流畅、层次分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组长要会倾听,要在倾听中发现组员在阅读、理解、思考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合作学习中,组长要给组员分配一定的任务和时间,并给以一定的方法指导,要及时检查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对没有搞懂的要讲解帮扶,并训练组员进行展示作答。

2.要提高组员的相互学习水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要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需要检查或者较有难度的问题可以两人解决,对于有难度的问题需要所有组员发表意见共同探讨,每一个组员要思考、表述自己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通过互学、互帮、共同研究以达到问题的最终解决。

3.要给学习有困难的组员给予更多的展示机会。每一个小组都有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多关注学困生,倾听学困生对问题的理解,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给以纠正。在展示发言中,小组内要给学困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先让他们讲解回答,只要学困生能把自己不懂得问题讲清楚、回答清晰,这个问题他就一定已经学会了,只要学困生会了,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也就会了。这样既可以让学困生掌握了知识,也展示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增加了学困生的信心和成就感。

4.要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学习小组是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组织,因此,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积极行动、积极参与,在学习、纪律、卫生、品德、习惯等综合方面都是一个共同体,所以在平时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个时空中每一个组员都要维护小组的荣誉,组长要做好对组员要求和规范,做好宣传和教育。

5.要增进各组之间的相互合作。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既独立有相互合作竞争的单位,各组之间要进行相互的交流合作,小组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小组讨论出的问题和展示的内容,各组之间又可以质疑、补充,相互学习、相互解答。各个组之间既是一个竞争的独立体,又是一个大的合作体,整个课堂又是一个最大的小组。

6.要加强对小组的考评。在运行中要加强对小组的考核,要对不同的组员回答问题给与不同的量化考核,组长回答问题所加的分数最小,小组内按照学习优秀到合格的层级加分要不断增长,最终要对小组整体进行考核,通过奖励激发小组的整体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产生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八里镇教委高城寨小学)

猜你喜欢

小组长组员差异
相似与差异
分餐小组长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小小组长不好当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