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氧化铝研磨球为再磨磨矿介质的试验研究

2020-06-08柯圣钊丘世澄

铜业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矿产品粒级细度

柯圣钊,丘世澄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武山铜矿,江西瑞昌 332204)

1 引言

影响磨矿作业的因素很多,包括被磨物料性质、操作条件及磨机结构等,其中被磨物料性质及磨机结构相对固定,操作条件主要包括磨矿浓度、磨机的转速以及磨矿介质的尺寸、形状、充填率、类型、配比等[1]。磨矿介质尺寸过大引起破碎力过大,容易出现过粉碎现象,同时介质尺寸较大会降低介质填充个数,减小介质与矿石的破碎概率,不利于有用矿物的单体解离;磨矿介质过小导致破碎力不足,磨矿效率低下,能耗大幅提高,最佳尺寸的磨矿介质条件下可提高30%的磨矿效率[2]。磨矿介质通常采用球状的钢球,此外还有圆柱、六方、钢锻等形状的磨矿介质[3]。研究表明,球形介质在通常粒度范围内最有效、能耗最低,可获得最细粒度的磨矿产品,而柱状介质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泥化轻,但滚动性差,适用于粗磨而不适用于细磨[4]。钢球作为磨矿介质会造成铁质污染,影响矿浆电位,影响浮选效果,为此,国内外选矿工作者积极寻求新的磨矿介质,主要有顽石、瓷球等。顽石作为磨矿介质能剔除铁质污染,但顽石形状不规则,对衬板磨损较大且顽石添加的工作量大。瓷球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无污染、耐腐蚀等优点,采用瓷器作为磨矿介质能大幅降低能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以武山铜矿选矿厂铜精选Ⅰ尾矿和铜扫选Ⅰ精矿合并后的中矿为研究对象,进行氧化铝研磨球取代金属球的中矿再磨工艺试验研究,分析两种磨矿介质之间的磨矿产品及浮选指标差异。

2 试验

2.1 试验样品

中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中矿各产品铜解离度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中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从表1 可知,中矿主要有价矿物为Cu、S,品位为1.74%、27.38%。金、银品位为0.97g/t、64.21g/t,可作为伴生金属回收,尽可能富集到计价系数较高的铜精矿中。铅、锌含量较低,对精矿影响较小。

表2 中矿产品铜矿物连生情况

从表2 可知,扫选I 精矿与精选I 尾矿铜矿物单体解离度较低,仅占28.64%、39.97%,主要与脉石、硫化物连生,表3 为中矿筛析化验结果。

表3 中矿筛析化验结果

筛析结果表明,中矿粒度偏细,-0.074mm 粒级比例占78.05%。+0.038mm 粒级产率为27.74%,铜品位较高,铜分配率达41.88%,这部分矿石中的铜与脉石、硫化物紧密连生,需通过再磨使这部分矿石中的铜实现单体解离,浮选加以回收。

2.2 磨矿介质

试验过程采用一台容积为6.25L 的Φ240mm×90mm 的球磨机进行磨矿,分别以金属球球和氧化铝研磨球为磨矿介质,金属球球、高铝球的物理性能如表4、表5 所示。

表4 金属球多元素分析结果

表5 氧化铝研磨球主要技术指标

2.3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主要是进行氧化铝研磨球代替金属球的可行性研究,参照武山铜矿现场工艺流程,预先筛分粒级为-0.038mm,筛上物用不同磨矿介质进行磨矿,磨矿产品经检查筛分,筛下物返回磨机再磨,合格粒级与预先分级的筛下物合并进行浮选试验。固定不同磨矿介质的磨矿细度为-0.074mm 占90%,磨矿产品调浆至浓度为35%,加石灰调节pH=12.0,以MA-1+Mos-2 为浮选药剂经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获得铜粗精矿、浮选中矿及铜尾矿。对磨矿产品进行筛析,分析不同磨矿介质下磨矿产品的粒度特性及对浮选行为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

3.1 氧化铝研磨球的充填率试验

参考生产实际,金属球充填率35%、球径(直径)12mm,等质量转换的氧化铝研磨球球径为15mm。有文献指出[5],氧化铝研磨球所需充填率高于金属球。固定磨矿细度-0.074mm 90%,考察不同充填率下氧化铝研磨球磨矿产品粒度特征,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充填率下氧化铝研磨球磨矿产品粒度特征

由表6 可知,当充填率较低时,达到指定磨矿细度需要更长的磨矿时间,易使合格粒级产品发生过磨。随充填率从35%增加至45%,磨矿产品微细粒级(-0.020mm)产率逐渐下降,过粉碎现象减缓。继续增加磨矿介质充填率,产品细度再次提高,表明磨矿介质充填率不宜过高,这与生产实际一致,故确定氧化铝研磨球充填率为45%。

3.2 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特征

实验室采用同一磨机、不同磨矿介质对试样进行磨矿试验,磨矿参数:磨矿细度-0.074mm 90%、磨矿浓度50%、金属球、氧化铝研磨球的充填率分别35%、45%,不同磨矿介质的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见表7,磨矿产品粒度正累计结果见图1。

表7 两种磨矿介质在相同磨矿细度下的磨矿产品粒度分布

图1 两种磨矿介质在相同磨矿细度下的磨矿产品粒度正累计结果

由图1 可知,在-0.074mm 90%的磨矿细度下,金属球和氧化铝研磨球具有相似的粒度分布特征,表明两种不同磨矿介质具有相同的磨矿性能。对比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特征曲线,采用金属球作为磨矿介质磨矿产品粒度更细,主要原因在于钢球尺寸小、比重大,对矿石研磨作用更强,产生更多的次生矿泥。而氧化铝研磨球过粉碎现象较轻,磨矿性能优于金属球,有利于后续的浮选作业。

3.3 磨矿介质配比

球径半理论公式[6]是我国用来计算磨碎不同粒度矿石所需磨矿介质尺寸最精确的公式,见公式1。

式中Db为给矿粒度b 所需的磨矿介质球径(cm);Kc—综合经验修正系数,与给矿粒度b 对应关系见表8;ψ—磨机转速率(%),取74.5%;σ 压—矿石单轴抗压强度(g/cm2),σ 压=38.74MPa=387400g/cm2;ρe—为磨矿介质在矿浆中的有效密度(g/cm3);D0—磨矿介质在磨机中的“中间缩聚层”(cm);df—给矿95%通过筛孔的粒度(cm)。

表8 Kc 与磨机给矿粒度的对应关系

(1) 对Kc 与给矿粒度b 拟合曲线为Kc=3.127d-0.432,拟合度R2=0.9756[7]。

(2)ρe计算公式见公式2。

其中ρ— 磨矿介质密度,3.7g/cm3;ρt—矿浆密度,2.75g/cm3;Rd—矿浆浓度,25%,则ρe=2.51 g/cm3。

(3)D0计算公式见公式3。

式中k—充填率,45%;φ—最内层球与最外层球的球层半径比,0.508;R1最外层球层半径,95cm,则D0=173.44cm。

中矿粒度分析结果显示矿石整体粒度偏细,+0.15mm 粒级仅占7.02%,表明中矿细磨适宜采用小尺寸的磨矿介质,以达到细磨的目的。以0.074mm、0.038mm 为基准,计算出适宜的磨矿介质球径。

表9 球磨机介质尺寸计算结果

从表9 计算结果可看出,氧化铝研磨球适宜的球径为Φ30mm、Φ15mm,根据粒级产率确定两者配比4∶1。为进一步验证磨矿介质配比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药剂制度为:MA-1+Mos-2 用量30+30g/t、松醇油用量10g/t、调整剂Ca(OH)2用量2500g/t,经一次粗选、两次空白精选的开路流程获得铜精矿,试验结果见表10。

表10 磨矿介质配比试验结果

从表9 可知,随着磨矿介质配比(Φ30mm:Φ15mm)增加,粗精矿产率逐渐增加,铜品位先增加后下降。原因在于在磨矿介质配比较低时,大球径磨矿介质比例较小,对矿石磨剥作用较弱,细粒级粒度比例较低,部分铜矿物未得到单体解离。随着配比增加,产生较多的磨矿细泥,降低粗精矿的铜品位。综合考虑指标,确定磨矿介质配比为4:1,此时铜精矿铜品位26.51%、铜回收率86.54%。

3.4 浮选试验研究

对金属球、氧化铝研磨球磨矿产品进行浮选试验,考察不同磨矿介质对铜浮选的影响,试验流程图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11。

图2 浮选试验流程图

表11 不同磨矿介质下浮选铜精矿对比

从表10 可知,采用氧化铝研磨球作为磨矿介质可获得更高产率的铜精矿,铜回收率从94.19%提高至95.31%,硫品位及回收率小幅提高。矿石中的金、银经浮选后出现一定的富集,采用氧化铝研磨球替代金属球作为磨矿介质后,铜精矿中的金回收率从25.69%下降至23.52%,而银回收率从52.98%提高至58.05%。综合考虑铜、金、银的价值,采用氧化铝研磨球替代金属球有利于浮选指标的提高。

4 结论

(1)武山铜矿中矿铜品位1.74%,硫品位27.38%,铜矿物单体解离度较低,主要与脉石、硫化物连生。

(2)氧化铝研磨球与金属球作为磨矿介质有相同的磨矿性能,金属球尺寸小、比重大,对矿石研磨作用更强,在-0.074mm 90%细度下,两者-0.020mm 粒级产率分别为60.49%、66.94%,氧化铝研磨球磨矿产品过粉碎现象较轻。

(3)段式半理论公式计算出氧化铝研磨球磨矿介质尺寸为Φ30mm、Φ15mm,配比为4∶1。

(4)浮选试验表明,经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铜精矿铜品位23.26%、铜回收率95.31%,采用氧化铝研磨球球替代金属球可获得更高的铜回收率。

猜你喜欢

矿产品粒级细度
阿根廷矿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山地暗棕壤不同剖面深度的团聚体分布
不规则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内气体阻力特性
某铜矿粗扫选泡沫流动特性研究
纱线细度对纯棉平纹面料芯吸高度的影响
基于灰色模型的锅炉煤粉细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涂料细度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粗骨料最佳级配的试验研究
海关破获6.5亿元矿产品出口走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