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坚持法治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策略

2020-06-07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中学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袁锋英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理论性实践性人大代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中学 游 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 袁锋英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法治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做到的八个方面的统一,其中就有“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新法治教育,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还需要合适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通过以下策略,可以达到落实法治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要求,即: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基础上,科学构建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法治教育知识表格,充分利用教材中“法治教育单元主题活动”开展探究学习,并且发挥家校合力和引入社区力量提升法治教育实践的效果。

一、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科学构建适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法治教育知识表格,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性活动

为实现初中法治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笔者与其他同事着手构建了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相对应的,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法治教育知识表格,为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明确目标,提供对应的理论知识要点。

在介绍表格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即:“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为:“初中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根据上述目标,我们对不同年级教材的不同内容,设计了初中法治教育知识表格:

表格:初中法治教育知识表格

为实现初中法治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我们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的基础上,依据初中法治教育的知识表格,设计了从初一到初三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法治教育课程中,我们设计了“法律护我行,我与家长一起学法”主题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通过“法律护我行,我与家长一起学法”法律知识测试,让学生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实践。目的就是让法治思想、法治精神厚植于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和家长结对互帮互学,充分调动学生和家长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和提高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与道德水平,使得青少年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进而建立平等、文明、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因为这是初中学生首次接受学科法治教育,因此我们考虑先从学生生活的“大本营”—家庭出发,让家长参与、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更符合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的实际,使实践活动更具可操作性。

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法治教育课程中,我们设计了“模拟人大代表选举”主题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模拟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完整过程:人大代表概述(定义、选举方式简介等)—介绍人大代表选举程序—进行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知识问答。在这个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采访本校的区人大代表、撰写《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主持词稿》、组织模拟投票选举过程。通过全部流程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这也与他们扩展生活的内容是相适应的。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法治教育的单元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实践性学习,这是落实法治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捷径

“道德与法治”课教材是教育部组织统编的,其理论的权威性、教学的可操作性及育人价值的把握程度不容置疑。教材中设置的“拓展空间”,就是一种实践性的主题活动,也是课后拓展延伸的作业。教师在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难以对每课或每单元都创新性地设计主题实践活动,但是为了实现“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可以借鉴和利用教材中“拓展空间”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修改就可以开展实践性主题活动了,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教材设置“拓展空间”的目的。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法律护我行,我与家长一起学法”主题活动,就是借鉴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03页中的“拓展空间”的内容进行设计的;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安全之保密教育”主题活动就是借鉴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02页“拓展空间”的内容进行设计的。这不仅省去了选题、向学生解析等环节,也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步,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上一个台阶,达到“道德与法治”课创新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

三、发挥家校合力和引入社区力量,是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有效方式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目。法治教育既有理论知识的严谨性,又有适用实际生活的实用性,还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这既是学科性质的要求,也是适应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实践的需要,还是提高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需要。在法治教育的实践中引入家庭和社区的力量,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融入社会生活,学以致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上述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法律护我行,我与家长一起学法”主题活动,就是引入家庭力量,在家校合力下进行的法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我们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设计了“学法守法,争做守法的小公民”法律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到街

道法律服务所开展探究活动,一是了解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二是采访律师;三是收集身边的一些权利被侵犯的案例,了解这类事件的解决途径;四是设计问卷,开展“依法求助小常识”调查。在“模拟人大代表选举”主题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去采访区人大代表,到所在社区了解社区建设和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方式。这些活动,都让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与法治素养得到迅速的提升。此外,我们还通过“模拟法庭进校园”主题活动,邀请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来学校开展讲座,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对法治、法律机关、法律程序等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的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公共精神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公民意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是进行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初中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关键课程。要在这一课程中落实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原则,就要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的基础上,用有效的策略进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才能达成培养合格接班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理论性实践性人大代表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学导行”实践性德育路径探幽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关于加强高中化学教育生活性的分析与探究
探究性教与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