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髁突特发性吸收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相关性的探究

2020-06-06博,张

口腔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特发性下颌移位

胡 博,张 丹

一直以来,不少学者对髁突特发性吸收的病因进行了潜心探究,现有研究认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与颌骨畸形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以髁突骨吸收为主要表现形式[4-5]。还有研究认为[6],关节盘移位会引起关节内相关结构的吸收或改建[7],最终导致颅面部的形态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对于正值发育期的青少年患者来说,严重的颞下颌关节前移位还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本文通过回顾大量文献,聚焦于IC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类型ADD与ICR关系的探究以及与ADD相关ICR的治疗手段,为髁突特发性吸收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思路。

1 ICR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尽管髁突特发性吸收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ICR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1.1 宿主易感性

性别、年龄、激素、基因、营养、解剖等因素与可能ICR的发病相关[8]。相关统计学数据表明,ICR好发于青春期和年轻女性群体,且在20~40岁女性中发病率明显升高[6]。Wolford[9]还发现,ICR患者中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9倍。另外有研究指出体内雌激素水平紊乱会影响雌激素与髁突表面雌激素受体的结合,从而导致滑膜组织增生,造成髁突吸收改建。这或许成为该疾病在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个合理解释,但具体研究仍在进行中,期待取得更多进展。

1.2 颞下颌关节受力改变

有学者发现在ADD患者中,髁突骨吸收有较高的发病率[11-12];大多数髁突骨吸收患者同时伴有ADD,这提示ADD与髁突骨吸收具有密切关系[13]。Cortés等[14]认为: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与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患者的退行性骨改变有显著关系。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后,可能伴随关节表面破坏且形态不规则、髁突前斜面变平、髁突吸收等退行性骨改变。另有研究指出,由于青少年下颌骨髁突生长及改建活跃,关节盘前移位(ADD)将给髁突带来异常应力刺激,导致髁突血运循环发生障碍,发生无菌性坏死吸收[15]。还有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压力变化对发育期ADD兔髁突软硬组织发育的影响,组织学研究显示,髁突软骨细胞在50~100 kPa时生长发育良好,当关节盘前移位给髁突带来超过代偿能力的压力(大于200 kPa)时,髁突软骨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速率加快,成骨和成软骨能力下降,最终导致髁突骨吸收加剧[16]。Xie等[17]试验观察发现,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unilateral juvenile 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UJADD)患者随患病时间延长,盘-髁距离显著增加,关节盘缩短,双侧髁突高度差值增大。

2 不同类型ADD与ICR关系的研究

关节盘具有改变颞下颌关节的运动轴向,缓冲压力和拉力,保持髁突与关节盘平衡稳定及营养润滑的功能。关节盘形态和位置的改变对于盘-髁位置的稳定和颞下颌关节的发育和运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19]。

随着对ADD与ICR相关性探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种类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对髁突影响的差异性逐渐显著。因此,可根据其累及范围、发病时期、关节盘的可恢复程度、以及临床症状的有无分为单侧与双侧关节盘移位,青少年与成人关节盘移位,不可复性与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和有症状与无症状的关节盘移位。

2.1 单侧与双侧关节盘移位

2.2 青少年与成人关节盘移位

因此,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其关节功能改建能较强,若能在发病初期给予引导性的正确治疗建议,对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及后期正颌正畸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不可复性与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能否回复与关节盘形态的变化程度,位置的改变程度密切相关。Hu等[25]在回顾大量病例后发现,双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DDNR)患者比双侧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R)患者关节盘更短小、更前倾,还提出盘前移位可由可复性进展为不可复性甚至骨关节炎,导致更加明显的髁突吸收,表现为偏颌、下颌骨严重后缩的面型,Ahn等[26]也证明相似结果。胡颖恺等[27]针对可复组86侧关节(平均随访期9.38个月)和不可复组131侧关节(平均随访时间8.03个月)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自然转归过程中,关节盘前移距离逐渐增大,关节盘长度逐渐缩短;可复组经过半年余随访期关节盘形态仍较好,而不可复性组则出现明显的关节盘折叠变形。因此,若能够在关节盘未发生不可复性前移时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治疗难度,减轻患者病痛,改善预后状况。

2.4 有症状与无症状的关节盘移位

有研究报道称,关节盘前移位患病率在无症状人群中达30%,而在有症状人群中则高达77.0%~82.0%[28-29]。Muto等[30]发现有症状的关节盘移位患者中髁突的吸收可能更加严重,下颌角角度更大、下颌后缩更加明显。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颞下颌关节盘早期前移位在临床上可无弹响、疼痛等症状,表现为无症状关节盘前移位,而轻微的盘移位则可以影响髁突的运动轨迹,从而导致髁突受力的改变。Zheng等[31]通过动态磁共振发现无症状可复性关节盘患者的髁突运动中心轨迹出现偏摆,髁突光滑性、双侧运动中心轨迹的对称性均低于正常人水平。因此对无症状关节盘移位的重视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盘-髁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来减缓髁突损伤。

3 与ADD相关ICR的治疗手段

大量研究都证明ADD与ICR有着密切关系,并继发牙颌面畸形。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等常规ICR治疗手段划分的基础上,更多的学者聚焦于ICR治疗中的学科相关性,如正畸相关治疗、正颌外科相关治疗等。同时,根据发病进程和发病时间可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和程序。

3.1 正畸相关治疗

3.2 正颌外科相关治疗

当ICR发展到不可逆程度,并伴有严重颞下颌关节紊乱时,可采用髁突高位切除术伴肋软骨移植(costalcartilage graft,CCG)和人工关节置换术[36-38]。CCG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适应性、复发率低、术后稳定性好成为近年来很多临床医生的选择[39]。尤其近年来,在内窥镜辅助下行耳前切口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治疗的稳定性和术后的美观性[40]。相比于CGG,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缩短术后治疗间隔、不需第二术区及不受ICR病理影响的优势,但仍然存在治疗费用较高,材料易磨损的局限性[36]。随着数字外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升正颌手术的精度,给正颌外科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希望通过多学科交融,多类型综合,多形式并用的综合诊疗手段给予临床医师对ADD相关ICR更加清晰、有效的治疗思路(表1)。

4 总 结

综上所述,大量文献资料都显示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改变(如前移位)与髁突特发性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髁突作为下颌骨生长中心之一,其重要邻近组织关节盘位置的改变不仅会影响颞下颌关节

表1 与ADD相关ICR的治疗手段划分Tab.1 Classification of treatment for add-related ICR

盘润滑、营养及正常功能,而且还可能导致邻近组成结构发生适应性改建或退行性变化,其中以盘-髁结构的改变和髁突的不同程度吸收为主要表现,并最终导致面型的变化。且不同类型的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将对髁突的吸收及下颌骨的形态产生不同影响。对于生长期关节盘前移位并伴有牙颌面畸形的患者最值得关注,应建立由关节专科医生评价关节状态、关节正畸-正颌多学科联合治疗的诊治模式,在确保关节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正畸正颌的治疗效果以达到重建功能、恢复美观的功能性与形态学需要。

猜你喜欢

特发性下颌移位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迷人的下巴
迷人的下巴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特发性腹痛一例
有礼貌
读编往来/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