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公路改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020-06-04薛喜成

陕西水利 2020年4期
关键词:斜坡危险性黄土

范 栋,薛喜成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0 概述

本文以礼泉至武功某公路改建项目为例,在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进行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地质灾害评估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1 工程概况

1.1 自然地理条件

礼泉至武功公路段某公路改建项目位于乾县境内。拟建线路起点位于礼泉县与乾县交界处,沿已有的旧的S 108 公路向西南方向布线,直至乾县与武功县的县界为止,公里数为K26+690,途中于K4+539.396 处下穿西平铁路(已经建成的3×25 m预应力桥梁),于K22+989.890 处上跨宝鸡峡干渠。

1.2 地质环境条件

乾县地层属于华北地台区、陕甘宁盆缘分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为中寒武统(∈2)、奥陶系(O)、二叠系石盒子组(P1-2sh)、中上更新统(Q2-3eol)、全新统(Q4)。

评估区地层岩性从上往下为新生代第四纪风积黄土,厚度较大,约100 m左右;100 m~250 m深处含数层中、粗、细砂和粉质粘土;300 m~500 m为粘土及砂卵石层。主要出露风积黄土,表面有层厚约0.5 m左右的腐殖土、黑垆土覆盖。

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根据野外调查分析,评估区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为不稳定斜坡,不稳定斜坡B01 位于改建公路K7+510~K7+750段路北,位于薛录镇北田村。为一人工取土形成的黄土不稳定斜坡,该点分为两段,中间隔4 m左右,高约4 m,Ⅰ段宽约15 m,Ⅱ段宽约30 m,坡向330°,坡度约85°,近直立,坡面植被不发育(剖面图见1、平面图见2)。根据该斜坡现状形态、稳定性、威胁对象及危害程度综合评估,该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

图1 B01崩塌隐患A-A’剖面图

图2 B01崩塌隐患平面图简图

3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根据工程施工设计资料,工程建设过程中主体以填方为主,仅仅在K22+989.890桥梁跨越宝鸡峡干渠段,开挖路堑。但总体路堑深度不超过4 m。最大填方段位于K12+033~K12+400 段,最大填方边坡高度约4.2 m,目前已有浆砌石挡墙做支护,因此预测评估认为,公路工程线路建设中和建成后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新建桥梁上部为装配式预应力砼空心板,下部为柱式台、桩基础。预测评估认为桥梁在建设中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根据调查显示,在工程建设过程有两处取土场,取土所产生的边坡高度约4 m~5 m,坡高较小,坡体由黄土组成。因此,预测评估认为取土场运营中产生崩塌并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小,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工程建设中有一处弃土场,弃土场位于坡高约5m~6m的宽浅洼地中,预测评估认为弃土场运营中产生崩塌并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小,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评估区108国道礼泉至武功某公路改建工程在建设中和建成后涉及到的路基工程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桥涵工程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取、弃土场工程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工程建设为中心的原则,确保工程建设运行安全及区内人员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安全;

(2)不但要考虑地质灾害的现状危害,而且要考虑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害;

(3)突出重点的原则,关注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关注规模较大的,距建设工程近的、危害大的地质灾害。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根据以上评估原则及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特点,采用定性评估方法,综合评估认为评估区全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该区地形平坦,现场调查仅发现一处黄土不稳定斜坡,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危险性小;预测评估认为在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遭受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因此综合评估认为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4.3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综合评估认为评估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在自然条件下工程建设场地为适宜。

4.4 防治措施

区内有一不稳定斜坡,规模小,建议修建浆砌石挡墙和截排水沟。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调查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境内,整体地貌属黄土台塬区,地势平坦开阔,场址属于汾渭断陷内的渭河断凹,断块活动较频繁;出露岩土体以第四系风积黄土为主;人类工程活动长期主要以城镇、村庄建设和农业耕作为主,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较强烈,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分析认为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类型,本建设项目为重要建设项目,确定本项目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

现状评估认为B01不稳定斜坡为人工取土形成的黄土陡坎,高约4 m,近直立,基本稳定,现状危险性小。

预测评估结果表明:拟建工程在建设中和建成后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本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采用定性评估法,评估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面积为25.95 km2。工程建设场地适宜建设本工程。

5.2 建议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地质环境的保护,做到“边施工,边治理”,减小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垫方和挖方。建议合理确定开挖边坡的坡度,对垫方形成的边坡进行必要支护。

对已有的不稳定斜坡,建议对其做好支护,修建浆砌石挡墙。

对于取土场,应对其表土进行剥离,并做好表土的堆放和养护工作,对取土形成的边坡做好排水措施;对于弃土场先对表土进行剥离再进行弃土,对其进行土地整治并整平,之后进行覆土。

猜你喜欢

斜坡危险性黄土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信仰的“斜坡”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