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参与在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0-06-04

陕西水利 2020年4期
关键词:坡耕地汇总流域

周 琳

(海城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海城 114200)

0 引言

继十八大、十九大之后,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沙漠化治理以及坡耕地建设等水土保持方案规划和设计被提上新的议程,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水土流失的治理越来越重视,治理理念更新颖、方法更先进,其中最为特色的治理理念是全民融入水土保持治理中[1],加大对水土保持治理的宣传和力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意见,倡导“全民参与、共同治理”[2~3]。海城市在2017 年水土保持坡耕地项目建设中,政府紧密与流域内群众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水土保持项目力度,认真听群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进行小流域坡耕地项目建设,在流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表1 小流域贫困问题分析情况表

1 宣传与调查

1.1 开展宣传

在小流域边界初步划定后,立即开展发动社区宣传,通过宣传发动,使项目区农户对项目的目标和原则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认同,并在项目区建立对项目的拥有感和主人翁意识,明确农户在项目中的利益,帮助农户考虑自己在项目中的责任和义务。本次小流域宣传发动采用三种主要形式[4],分别为:召开群众参与式现场会议、入户访谈、村内或田间地头随机访谈等,以视频、同类工程实施后效果照片、宣传小册、宣传单以及口头讲解等材料、方式,对工程涉及的村委会农户进行了参与式规划设计的相关宣传调查。宣传以流域内重点和典型农户为主进行走访和调查询问,对田间、村内农户随机抽查,采取问卷、座谈、入户访谈,认真介绍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布置、标准等,充分了解调查农户基本情况、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其生活水平提高因素等,分析问题原因。并听取和记录群众对本项目的期望、意见和建议。

在项目宣传方案确定后,小流域前期领导小组组织流域涉及到的5 个村小组群众代表,对是否接受项目进行表决,按照“参会群众代表一户一票,当2/3 以上票为赞成票”则识为接受项目。经统计,流域涉及户数207 户,参与投票农户代表共148 人,经投票情况统计,赞成票为148,反对0 票,弃权0 票,全票赞成接受本项目在该地实施。

1.2 问题调查

根据规划小组除进行专业的图斑调查和流域范围内的耕地资源、水资源、水利设施、生产道路等社区资源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外,应对现状作物种植结构、种植习惯进行走访,绘制“农户生计季节图”展现流域内作物耕种时令和农户全年劳作农忙情况,同时就工程涉及村委会5 个村小组的贫困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并绘制了贫困问题分析图和表[5],该小流域贫困问题分析情况表见表1。

在此基础中,规划小组在野外现场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与图斑所涉及的农户一起讨论协商,提出现场规划意见,最终拟定规划方案,见图1。

图1 现场进行问题调查工作

2 群众参与式成果汇总分析

2.1 调查与访谈汇总及分析

在本方案设计中,项目组通过对小流域农户问卷调查表、困难问题分析、措施建议、访谈记录等进行分析[6],归纳农户现状困难原因、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对本工程的期望及建议等,具体汇总表见表2。

根据表2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1)目前流域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排序为:农业产业规划落后,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经济来源少;耕作交通条件差,农作物耕作及收割不便利;灌溉基础设施条件差,灌溉困难;坡耕地多,基本农田少,耕地单产量低;外出务工人员多,劳动力不足。可见,对流域内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解决灌溉用水、道路交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已经迫在眉睫。

(2)总结群众意愿可知:群众认识到坡改梯的作用,同意在流域内实施坡改梯,希望地修平、修宽,地埂适中。如果有机会参加项目主要意愿为修路,改善灌溉条件,进行坡改梯,产业结构的引导和新品种、技术的引进。

2.2 图斑措施建议及措施配置情况反馈意见汇总及分析

通过本次公众参与,被调查农户对措施设计、配置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方案对其进行汇总分析,具体汇总表见表3。

根据表3分析:本次参与式进行逐图斑措施调查和设计,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见,通过对35个坡耕地图斑的建议汇总,可以看出,针对本项目的三大工程,群众提出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如田修宽、地改平、引水到地、多修池、路修宽、修排水等,这些建议本次设计全部采纳,并按坡耕地治理规范及标准进行设计。

表2 小流域公众调查问卷登记汇总分析表

表3 小流域图斑措施建议及措施配置情况汇总及分析表

对于群众提出的种蔬菜、粮食及水果的建议,由于群众积极性较高,并且符合当地实际和产业规划,上述两种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在当地已经比较成熟,且销路稳定,在坡改梯后,能够形成规模化种植,因此本次设计产业发展将主推蔬菜、烤烟的种植。此外针对项目区地多人少的实际,可由政府统一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出租,引进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进行合作,有效解决群众提出的要求。

2.3 特征图表汇总分析

2.3.1 生计季节图分析

为通过农户绘制的生计季节图显示,流域内主要种植大春作物有玉米、水稻、蔬菜等,主要农忙为4月~6月,作物需灌溉季节主要为4月~5月。大春种植为4月~5月,收割为9月~10月。小春作物主要有蚕豆、小麦,种植为10月,收割为次年3月~4月,常年作物主要有蔬菜,全年均可种植。12月~次年2月为农闲,现金收入主要为水果及蔬菜,销售月份(9月~10月),支出主要为5月~6月。

根据对生计季节历的分析,掌握流域内农户主要农事活动,了解作物生产准备、栽种、期间管理及采收环节时令情况,为灌溉措施设计提供线索,以便合理安排项目施工进度,避免与农民现有的基本需求相冲突,绘制出现金收入和支出月份,推算出大概的纯收入分配系数为多少(怎么扣除生产农资、劳务协作等成本),为工程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分析提供详实资料。

2.3.2 资源图分析

在规划组和项目设计小组的协助和引导下,由农户代表们绘制完成资源图。通过边界、绘图和标示,了解村委会的耕地、山林、村庄、水塘、河流、道路分布情况,以及小流域涉及的5 个村小组的耕地、道路及灌溉资源等资源分布情况。对坡度适宜、有水源保障、农户迫切希望、集中连片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新建4 m和3 m机耕道路,采用泥结石路面,并配套灌溉设施。

图2 生态剖面示意图

表4 小流域“参与式”后方案调整表

2.3.3 生态剖面图分析

生态剖面图在规划小组的引导下选择涉及的流域村委会5 个村小组进行生态剖面图绘制,空间反映出项目涉及5 个小组的耕地、道路及灌溉资源的纵向分布情况,流域内耕地以坡耕地为主,主要特点为:集中连片,坡度较均匀,主要分布在10°~15°之间。现有田间道路集中表现为标准低,雨季泥泞,通行不便。灌溉现状表现为灌溉覆盖度及标准低,灌溉成本高。多年来产业结构单一、落后,加之缺乏产业引导,种植比例逐年降低,项目区内弃耕、撂荒现象十分突出。

2.3.4 社区图分析

通过走访调查收集的农户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农户的项目意愿和可能开展的项目活动等实际情况,由小流域规划小组组织进行措施配置与布设的研讨,项目组按照措施设计原则,结合咨询相关技术人员和农户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拟定最佳措施配置方案,并现场完成设计初步方案的调整工作。小流域“参与式”后方案调整情况见表4。

3 结语

在水土保持坡耕地综合治理中加大宣传力度,让项目区的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进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减少土壤侵蚀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持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并强化对项目工程的管护意识,正确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项目工程的管护工作,保证项目效益的长期发挥。

猜你喜欢

坡耕地汇总流域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压油沟小流域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常用缩略语汇总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系统抽样的非常规题汇总
201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项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