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主义的胜利

2020-06-03陈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功能性

陈曦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用主义哲学因更符合后工业革命时代诉求的观念,逐渐于欧美诸国间流行起来。追求事物实用的工具价值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维也纳分离派亦在艺术理念上呈现出明显的务实倾向。文章从实用主义美学的角度,分别从装饰风格、通俗化倾向和身体美学三个方面分析维也纳分离派的艺术。

关键词:实用主义美学;装饰风格;功能性

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曾说:“功能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实用是我们的首要条件。”

和许多没落王朝一样,19世纪末期的奥匈帝国同样无法逃脱外敌侵扰、民族矛盾激化的命运。但正是在这个时期,工业革命之后的维也纳地区却出现了哲学、艺术和电影等文化领域的极大繁荣,富人们聚集于维也纳街头,享受新式生活所带来的美好。当时,作为国家文化象征的维也纳美术学院控制着境内绝大多数的艺术活动,话语权被牢牢掌握于保守的学院派人士手中。

1897年,因观点发生分歧,以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设计师霍夫曼为首的9名艺术家毅然从“奥地利造型艺术家协会”中退出,宣布与之“分离”。他们因难以获得自由创作的权利而不满,宣称要与过去种种的传统美学观念决裂,要“为时代而艺术,为自由而艺术”。分離派创立时共有19名成员,其中还包括了奥布里希、莫瑟以及瓦格纳等人。

这个以追求艺术实用性作为主要目标的流派,其诞生与早期实用主义观念的传播密不可分。尽管实用主义哲学于20世纪初才在美国广泛流行,但早在19世纪的欧洲大陆,实用主义早已开始萌芽。从杜威开始到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所提倡的艺术源于个人经验的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精英艺术的认识传统;他们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艺术的功能性和全面的工具价值,强调一种更具实用性的艺术理想。实用主义美学是具有普遍性的,它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后人类无所适从的匮乏感找到了出路。其影响并不单体现于哲学领域,通过潜移默化的传播,在艺术领域中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一、分离派装饰风格的形成

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属于大工厂的时代。大量出现的新型工业产品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却在设计与装饰的审美方面缺席。相对于传统的学院艺术,维也纳分离派的艺术家们更加敏感地发现时代的趋势。他们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殿堂里的珍品,它可以变得具有实用性。

作为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任主席,克里姆特同时也担任着派系刊物《圣春》杂志(Ver Sacrum)的主编,他的理念与风格影响着整个群体。其早期作品受到拉斐尔前派的装饰意味和印象主义的双重影响,不再拘泥于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们苦苦追寻的透视法与空间感,转而使用平面化的手法处理画面中的人物和背景,压缩空间与景深,从而创作出一种更接近浅浮雕效果的个人风格。而在去除了对于空间的表现后,观者更易于将视线集中于对画面主体人物的情感感受上。在克里姆特为第14届维也纳分离派展览创作的作品《贝多芬横饰带》(Beethoven Frieze,图1)中,人物近乎平涂,仅在外形和主要关节处进行勾勒。他有意加强了对于花朵、细纹和首饰的表现,大量几何图案具有形式感的排列使画面充满了象征性与装饰意味。此外,克里姆特具有开创性地在画面上加入其他材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在金箔营造的背景前附着色彩绚丽的孔雀羽毛,他将拜占庭风格的镶嵌工艺、日本的浮世绘以及中国木版年画的趣味引入画中,创造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装饰风格。由于与工业时代的审美相契合,这种风格很快便在装饰和设计领域得到推广。

维也纳分离派装饰风格的建立与新艺术运动的传播密不可分。在该运动几乎所有作品中,都能发现与克里姆特同样的对自然纹样的热爱。以威廉·莫里斯为例,其手稿中便留存着大量对于植物图案的设计练习。如果从西方文化背景来看,植物图像在画面中的装饰功能是一直存在且不断发展着的:从一开始圣像画边框的纹饰,到拉斐尔前派对于植物的痴迷,再到维也纳分离派对于自然图式抽象的几何提取。而分离派装饰风格与新艺术运动的差异便在于霍夫曼和奥布里希追求的是装饰的实用性。相较于稍显矫饰的拉斐尔前派的装饰风格,他们的作品更加简洁现代。

1903年,霍夫曼与莫瑟仿照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行会模式建立了维也纳艺术与手工业中心(Wiener Werkstatte)。从霍夫曼所作的工作计划中,我们可一窥维也纳分离派的设计理念:“功能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实用则是我们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强调良好的比例并适当地使用材料。在需要时我们可以进行装饰,但不能不惜代价去刻意追求它。”尽管维也纳分离派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由克里姆特等人所建立起来的这种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的装饰风格,却是大众审美从古典走向现代的一大转折。

二、“为通俗艺术辩护”

维也纳分离派的成员向以官方协会为首的精英艺术发起挑战,他们强调艺术必须进入社会生活之中,以达到使个体得以满足的功用性价值。无论是霍夫曼的建筑,还是克里姆特的壁画,这些作品都拥有一种共性:使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案进行创作。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加上机械化可复制的工业生产模式,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艺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维也纳分离派的诞生,实际上体现着精英艺术走向更具普遍性风格的一种趋势。

事实上,从中世纪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艺术,到19世纪印象派和现实主义的崛起,再到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为美国精英艺术不容辩驳的立论,艺术属于精英群体还是大众阶级的争论在历史上似乎从未停止。实用主义者认为精英与通俗艺术之间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所谓精英艺术的定义容易将艺术的功能限定在十分狭小的范畴之中。他们反对将艺术作品放进博物馆:“艺术被有效地封锁在博物馆、音乐厅、教室和剧院里,远离自由和随便的日常使用。将艺术与高级艺术精英主义等同,不仅使许多人们远离和害怕在美好的艺术中寻求满足,而且会否认他们对其所享受的所谓‘低级艺术和娱乐……的合法性和潜力的认可。”

正如同所有的前卫运动一样,维也纳分离派同样吸引了画家、设计师与建筑师等各行业从业者的加入。時代观念的转变,使艺术家在固有的社会身份外获得了更大的创作自由,行业间界限的打破使他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参与到通俗艺术之中。克里姆特从束之高阁的画布后走出:除油画外,他还接受各种订单,为建筑内部进行装饰、绘制广告招贴、书本插图等。1904年,克里姆特为比利时的斯托克雷特宫(Stoclet House)所作的装饰,便是其装饰艺术的巅峰之作。建筑师瓦格纳生涯风格的转变,也是分离派为通俗艺术辩护的有力例子。瓦格纳本是维也纳艺术学院的教授、霍夫曼的导师,其早期作品多为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19世纪末,在工业浪潮影响下,他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极大转变。1903年,瓦格纳在其专著《现代建筑》中明确提出“新建筑要来自当代生活,表现当代生活”的观点。在他设计的维也纳地铁站里,我们可以看到完全颠覆古典建筑风格的现代特征:干净简洁的墙面、笔直的线条和水平的屋顶。这种风格削弱了文艺复兴建筑多余的装饰,而更加注重材料、结构与外观的和谐统一。霍夫曼在《室内》杂志中表达了和老师相同的观点:“所有建筑师和设计师的目标,应该是打破博物馆式的历史樊笼而创造新的风格。”

三、身体美学与情感表现

维也纳分离派艺术中另一个显著的实用主义特征,便是对于人类身体美学与情感的合理表达。尽管克里姆特也绘制过多幅风景题材的油画,但其给世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记便是其画中充满美感的裸露人体。然而也因此滋生许多误解,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偏向情色与欲望的表达,这是有失偏颇的。

对于身体的认识是实用主义美学重要的观点之一。1999年,舒斯特曼在美国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上发表的长篇论文《身体美学:一个学科提议》,明确提出“身体美学”这一概念。在杜威建立起来的“艺术即经验”的美学脉络上,实用主义者对于身体美学的解释不局限于对于狭隘外表的虚荣欲望。他们批判将裸露的人体作为纯粹审美对象的艺术,强调身体作为审美的主体。身体既给观者以美的感受,其本身也可成为工具去获得美感经验。

当我们再看诸如《吻》(The Kiss,图2)、《女人的三阶段》和《音乐》等作品时,会意识到克里姆特有意使用具有象征性的图案,通过浓郁的装饰风格最终表达的是他对于诞生、成长、衰老、死亡的深刻思考与情感释放,将作品内涵上升到一种精神层面。观众通过观看,感同身受地体验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从而获得愉悦。这便是身体美学所追求的,也是克里姆特的艺术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四、结语

19世纪,无论是架上绘画还是工艺美术的发展都是划时代的,作为现代艺术开端的印象派艺术和作为现代工艺美术起点的拉斐尔前派都在寻找美的路上做出过巨大贡献。纵观这个时代的欧洲工艺美术不难发现,无论是威廉·莫里斯,还是维也纳分离派和德国青年风格,在以装饰为核心的设计风格中,实用主义的美学观念贯穿始终:从这时起,艺术开始走下神坛,走向大众的生活。工艺美术的大师们开始抛弃艺术中高级的、精英的概念,转而开始向更具应用性、更加实用的方面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以维也纳分离派为代表的19世纪欧洲工艺美术,实际上代表了实用主义在艺术史和社会生活中的胜利。

参考文献:

[1]WAGNER O, MALLGRAVE H F. Modern architecture: a cuidebook for his students to this field of art[M].Santa Monica: Getty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he Humanities,1988.

[2]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周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M].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罗斯金.前拉斐尔主义[M].张翔,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6]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M].沈语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

猜你喜欢

功能性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心理干预对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分析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