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公共说理的教学实践

2020-06-03林冬英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5期
关键词:作文课议论文高中生

林冬英

公共说理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但很多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教师未能吃透其核心思想。其实,公共说理并不等同于争吵,更像是无硝烟的辩论。但问题在于:公共说理建立在“理”的基础上,虽然可能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却与道德、文化、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正如书中所言:“理性话语的价值观是与他人平等相待的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不羞辱、不欺骗、不歧视、不使用任何暴力的方式对待他人。”换言之,这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如何在高中作文课中落实公共说理教学,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打造公共说理平台,激发学生说理意识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作文体裁。但在现阶段,很多高中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无法将“理”说通,反而给人一种抱怨、凑字数的感觉。针对上述情况,打造公共说理平台,激发高中生的“说理”意识,是落实课题教学的重要前提。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平台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事件被曝光。其中有许多事件值得人深思和探讨,比如“地域歧视”,俗称“地域黑”。

很多人在面对“地域黑”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气愤”。尤其是对于年轻气盛的高中生而言,“地域黑”是他们无法容忍的。但是,面对地域黑时该如何反驳呢?对此,可以利用公共说理的方法。

例如,在课堂中,当教师提出围绕“地域黑”事件写议论文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从哪些角度抨击地域黑事件,从哪些层面入手让对方心服口服”。当然,在提问的同时,教师也要告诉学生“说理虽然属于辩论,但并不是争执和争吵。而作为说理的主体,个人必须具有高度的理性和冷静的头脑”。由此,在循循善诱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为作文“公共说理”教学的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供公共说理主题,诱导学生以文代说

1.设计主题,引导学生练习

在激活学生说理意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说理的主题,鼓励学生写议论文。这时,学生往往可以围绕“原因”“事实”“看法”“文化”“意识等不同层面展开论述,由此将公共说理教学推向新的高度,从而有效提升高中作文课的教学质量。

譬如,围绕“地域黑”事件写作时,有的学生针对网上流传的视频展开论述:“网民在不了解实情、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对主人公下定论,并直接对某个地域进行恶言攻击。通过细致观察和对事件始末的了解,可以发现事件的主人公与网民所说的地域并不相符。而且,事件的起因颇为蹊跷……”

当然,类似的主题还有许多,比如一些社会热点新闻、地域文化差异、就业问题等,都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说理意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议论文写作,往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2.纠正误区,促进学生正确认知

很多学生表示“我无法说服他”,教师要告诉他们“公共说理的根本性质并不是一定要说服对方,因为很多问题并没有准确的答案”。因此,与其说是辩论,倒不如说是沟通。而在高中作文课上引入公共说理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如何用平和的心态与他人沟通。这既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他们素质的培养。

在设计公共说理活动期间,教师不妨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双面属性的问题供他们思考练习。如“诚实对不对”,这是非常典型的论题,在分析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对或不对的确定答案。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善意的谎言要比诚实更有价值。所以,在说理时,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写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对方转变思想,而是让对方心甘情愿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上述“地域黑”的案例,与其说“让喷子道歉”,倒不如“让喷子意识到以偏概全是不合理的”。但是,如何在写议论文的时候达到上述效果,还需要学生不断练习、思考和观察。

总而言之,高中生在思想、认知等方面几乎定型,在这个时候进行公共说理教学,对教师的挑战比较大。但也正因如此,教师才更要积极迎接挑戰。需要注意的是,若想合理落实高中作文公共说理教学,还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思路等进行适当整改,并融入新的元素、新的理念,这样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本文为尤溪县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化共说理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为yxkt18072)的论文成果】

猜你喜欢

作文课议论文高中生
议论文阅读专练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