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熵的溢油对天然渔业可持续承载力损害的评估

2020-06-03严志宇王嘉琦付红蕊

海洋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溢油信息熵渔业

严志宇, 王嘉琦, 孙 冰, 付红蕊, 任 杰

(大连海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6)

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等, 其中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事故型污染为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带来的巨大压力和风险。在目前环境污染事件研究中, 人们关注的多为经济损失[1-3], 对环境可持续承载力的损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对其准确评估是海洋保护和治理的关键。由于各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及生态系统本身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 研究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948年, Shannon[4]创立信息论, 提出了“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的概念, 用来表征系统的无序和混乱程度、判断系统的演化方向。目前, 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将信息熵广泛应用于可持续发展分析,如: 环境管理、能源利用、经济系统质量增长、人口密度演化、生态安全等方面[5-7]。将信息熵运用到海洋生态系统演化的研究成果却很少[8-10], 用于其可持续承载力的损害评估尚未见报道。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体系, 在对其功能的非理性依赖和环境的肆意破坏中, 人类与海洋的相互作用不断增大,形成“人—海”复合生态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内在的协调性和修复能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本质特征[8]。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深刻和持久的, 因此作者以溢油事故为切入点, 以海洋天然渔业损害为实例, 从“人—海”复合生态系统整体视角, 采用耗散结构及信息熵的理论和方法, 将天然渔场生态系统的功能服务、污染事故、压力代谢和修复治理等过程进行熵流、熵产生特征分析, 建立指标体系, 以综合发展的观点, 探索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力损害评估的可行方法, 探讨面临突发性破坏下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特征, 为生态损害评估、生态修复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评估方法

熵是度量系统有序度的一个状态参量, 其值越高, 表示系统越无序, 污染尤其事故型污染会使海洋生态系统熵值急剧增加。熵变包括熵流和熵产生,在生态系统中, 前者反映其与外界的协调性, 后者反映其内部的活力[9], 污染事故发生后, 总的熵增反映其健康状况恶化, 其可持续承载力受到了影响。本文用信息熵进行溢油损害评价中, 首先建立海洋天然渔业评价指标体系, 在状态信息熵基础上计算溢油前后海洋生态系统的熵流和熵产生, 对其有序度进行分析, 判断溢油对其可持续承载力的影响。再利用指标信息熵确定的各个指标的权重, 可得到综合评价数值, 以此可对海洋天然渔业的可持续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1.1 计算方法

根据信息熵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原理, 针对溢油事故特点, 作者对文献[8, 9]中信息熵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略做调整, 如: 年份信息熵用状态信息熵替代, 数据的标准化方法按正向指标计算, 在综合评价中加方向指数αf。

具体的方法如下:

信息熵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不确定性系统的信息熵,Pi表示不确定性系统状态随机变量X的概率,n为变量数。

如果, 目标层有k个次准则层, 每层l个指标,共n个指标, 评价系统的m个状态。系统演变某个状态总熵变为:

式中, ΔS为状态信息熵;i为具体指标;n为总指标数;qij为标准化的指标值;qj为第j个状态的标准化指标值的总和。

评价指标的权重用指标信息熵计算:

式中,Ei为第i项指标的信息熵;m为状态数, 一般按年确定评价状态,m则为评价的年份数;qi为第i项指标所有状态的标准化数值之和;

i的熵权则为:

当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次准则层和要素层, 则综合评价为:

式中,G为综合评价结果;Gf为次准则层f综合评价结果;αf为次准则层f的方向指数, 正向为1, 负向为-1;k为次准则层数;l为次准则层中的指标数,n=l×k。

数据标准化方法为:qij=xij/max(x) , (6)式中,xij为i指标各状态的原始数据; max(x)为x可能的最大值, 不一定为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标准化后,数值在 0~1。

1.2 指标体系

针对溢油事故前后生态变化特点, 作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熵变将从状态、功能、损害、修复 4个方面(即k=4)构建以下指标体系: 支持型输出熵ΔeS1,反映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提供服务价值的支持能力; 污染型输入熵ΔeS2, 反映溢油的污染强度和削弱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压力型代谢熵ΔiS2, 反映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应对外界压力的承载能力;修复型还原熵ΔiS1, 反映溢油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是可持续发展的恢复。支持型输出熵指标和修复型还原熵指标定义为正向指标,α=1; 污染型输入熵和压力代谢型定义为负向指标,α=-1。针对天然渔业可持续承载力的评价, 确定的每个次准对应至少 3个要素(即l>3), 建立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海洋天然渔业可持续承载力变化评价指标体系Tab.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sustainable change of the sustain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marine natural fisheries

2 应用示例

2002年11月23日在天津大沽口东部海域马耳他籍邮轮“塔斯曼海”轮发生原油泄漏, 200多吨轻质原油进入水体, 污染面积按260 km2, 天然渔业资源损失为79.05万元, 捕捞业损失为280万元。该事故调查和赔偿结果已被公开[11], 作者以此为示例, 探讨天然渔业承载力损害评估方法的特点和可行性。

由于数据有限, 评价指标根据数据特征对表 1略有调整, 且只评价溢油前后两个状态, 即m=2, 另外,溢油后状态所处的具体时间根据获得数据会有不同。本示例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及数据标准化的结果见表2。

表2 “塔斯曼海”溢油前后指标值及权值计算结果Tab. 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indicator values and weights before and after oil spills in the Tasman Sea

根据熵变计算公式, 溢油前后天然渔业熵变计算的结果见表3, 次准则层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及总评价见表4。

从表3可看出, 溢油后支持型输出熵流减少45.1%,显然是和溢油造成的污染型输入熵流增加331.7%有关, 同时压力型代谢熵明显增加。修复还原型熵降低44.8%, 反映的是溢油治理效果, 和溢油造成的危害相比, 是远远不够的。熵流增加49.3%, 反映溢油造成海洋生态系统与外界的协调性稳定性降低。熵产生的大幅增加, 达 86.4%, 反映溢油后, 生态系统的内部活力严重削弱, 即结构和功能衰退, 自我调控能力下降。总熵变增加70.1%, 反映出天然渔业的可持续承载力的健康稳定性遭到破坏的程度很严重。

从表 4的综合评价结果可看出, 污染型输入熵指标得分增加 3174%, 造成的支持型输出熵指标综合得分降低94.7%。结合修复还原熵指标, 总的评价结果仍然下降 194.9%, 说明溢油污染造成的天然渔业承载力的破坏, 并未因修复治理得到缓解。可见,对生态承载力损害进行评估是进行彻底的治理的保障, 这也是本论文的意义所在。

表3 溢油前后天然渔业熵变Tab. 3 Entropy change of the natural fishery before and after the oil spill

表4 溢油前后次准则层指标的综合评价和总评价结果Tab. 4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general evaluation results of sub-criteria index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he oil spill

作者示例是在有限数据上进行的, 评价的是溢油发生一年内的情况, 而且表 2根据数据的来源对表1进行了调整, 评价结果可用于参考。真正完整的溢油天然渔业可持续承载力的损失评估工作需要完整的数据, 可根据表 1的指标体系的需求加强相关的监测工作, 尤其是长期监测, 这可使得溢油生态损害评估能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进行。在更全面和长期的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的指导下, 溢油的治理不仅仅能对短期海洋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有效恢复, 更能对海洋生态健康和发展做出长远保护。

3 结论

作者建立了用信息熵评估溢油对天然渔业可持续承载力损害的指标体系, 并以“塔斯曼海”轮溢油事故为例, 进行计算和评估。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可看出: 溢油使海洋生态系统的价值产出能力下降94.7%、总的承载力下降194.9%; 溢油治理和环境修复未能恢复天然渔业可持续承载力。本研究表明需要加强溢油对海洋生态损害的深刻认识, 才能更彻底、有效地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在这方面, 本评价可成为对现有溢油损害评价的有利补充。

猜你喜欢

溢油信息熵渔业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基于Petri网的深远海溢油回收作业风险演化分析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测试点选择方法研究
基于信息熵理论研究弩药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影响
近岸溢油漂移扩散预测方法研究——以胶州湾溢油事件为例
基于GF-1卫星的海上溢油定量监测——以青岛溢油事故为例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