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徽天柱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空间容量调控机制研究

2020-06-03张满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2期
关键词:天柱山环境容量风景区

张满生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41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以年均两位数以上并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发展。2012年,国内出游人次已接近30亿,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已为全球第一。然而,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产品主要依托大自然赐予的自然资源与历史遗留下的人文资源,旅游产品结构形式比较单一,旅游产品层级不高,因而还是以观光购物游产品为主。另一方面,我国休假制度使得绝大多数上班族不得不集中到全国统一的黄金周时段出游,从而导致黄金周期间各景区景点人满为患,游客怨声载道,景区管理混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科学解决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已刻不容缓,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特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的旅游活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损坏旅游资源,且能满足游客基本旅游需要,旅游资源空间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其中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是核心容量。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是指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与游客平均满意程度的基本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空间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从空间上可分为单个景点资源空间容量、整个景区资源空间容量、旅游地资源空间容量;从时间上可分为极限日容量、合理日容量、极限时点容量、合理时点容量、月容量、年容量。其中时点容量是指景区资源空间的瞬间承载量,它是测算其他容量的基础。正确测算并科学调控旅游资源空间容量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国内外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学者在旅游规划中非常重视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并在理论上给出了计算公式,但应用价值有限,原因是研究者一味追求固定的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这一数字,简单套用旅游环境容量各测算公式,而实际上旅游环境容量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特征。因而探求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旅游环境容量管理工具与方法将具有更现实的意义。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弱化理论容量的测算研究,重视容量调控机制研究必将成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方向。

1 天柱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测算

1.1 整个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测算

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市境内,属于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景区,景区正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旅游旺季人满为患,景区资源承受压力逐渐增大。天柱山风景区2018年旺季(3月15日—11月14日)每天的开放时间为7∶00~19∶00,游客在景区平均停留时间为4.5小时,在一个单位开放时间内游客能够游完整个景区,游客在景区内的停留时间小于一个单位开放时间。可用如下模型测算出天柱山风景区的各旅游资源空间容量。

其中:Cp为基于实践的整个景区资源空间极限时点容量(人数);Cs为基于实践的整个景区资源空间极限日容量(人次);T为景区日开放时间(小时);T0为游客在整个景区内平均逗留时间(小时);t0表示景区开放的时点;t1表示景区开放后的第一个游览周期时点;tk表示禁止游客进入景区的时点(理论上与游客数量开始下降的时点一致);Cq为整个景区资源空间理论时点极限容量(由通用的公式测算);p(t)为游客进入景区的极限数量时间密度函数。天柱山风景区属于典型的单向环游型景区,游客沿唯一主干道依次游览各景点,为了防止各分景点出现拥堵,理论上游客在各必游景点内的单位时间流量必须相同,这就要求进入景区的单位时间游但当p(t)表示为游客进入景区的合理数量时间密度函数,Cq表示为整个景区的合理时点容量时,此时Cp则表示为基于实践的整个景区资源空间合理时点容量,Cs表示为基于实践的整个景区资源空间合理日容量。

根据以上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天柱山风景区基于实践的旅游资源空间极限时点容量与基于实践的旅游资源空间极限日容量不相等,基于实践的旅游资源空间极限时点容量与旅游资源空间理论极限时点容量相等。利用上述模型可计算出天柱山风景区2012年的极限时点容量为7460人,合理时点容量为4700人;2012年基于实践的天柱山风景区资源空间极限日容量为10400人次,合理日容量为6500人次。

1.2 热门景点的资源空间容量测算

表1 2018年天柱山风景区热门景点资源空间容量表

1.3 旅游资源空间利用强度分析

利用上面测算的各容量值,通过整理与分析天柱山旅游发展公司2012—2018年每周各景区景点游客统计数据报表,可得出如下结论:(1)天柱山景区在年游客数量最多的2018年其平均每天的合理旅游资源空间利用强度为16.7%,虽然在日游客数量最多的日子2018年10月3日合理旅游资源空间利用强度达到133.9%,但其极限资源空间利用强度为83.6%,仍未超过100%,所以天柱山风景区目前长期、短期饱和与超载问题不存在。(2)由于天柱山风景区过去没有一天瞬间游客数量超过旅游资源极限合理容量,所以过去从未发生过瞬间整体饱和与超载现象。(3)在2015年至2018年的四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一线天、青龙背、东关寨、渡仙桥四个景点的合理资源空间利用强度都超过了100%,部分景点逼近甚至超过了极限资源空间利用强度,从而出现过瞬间饱和与超载,游客合法合理的游览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而解决天柱山热门景点的超载问题成为景区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2 基于物联网的局部热门景点游客分流智能化管理

多数景区管理者在局部热门景点出现饱和与超载时,常采取人工限流与分流的这种明显具有滞后被动性的做法。但是如果提前通过大众媒介及网络告知游客,那么景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将受到影响。如何科学解决风景区内局部热门景点饱和与超载的问题已成为景区管理者的一项迫切工作。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出一种局部热门景点游客分流智能化管理方法,见图1。

图1 基于物联网的景区内热门景点游客分流系统设计模式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信息传感技术,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从而解决了物品到物品(T2T)、人到物品(H2T)、人到人(H2H)之间的互联。基于物联网的局部热门景点游客分流服务系统设计思路如下:在景区规划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将各种传感器嵌入景区设施中,各传感器借助卫星定位系统与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游客、景区居民、景区各种设施、自然环境、景区工作人员等信息的实时感知及自动控制,从而完成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过程;接下来将各类传感器所获取的初始数据分别封装成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并在景区信息中心进行注册;最后基于已经注册的数据服务与功能服务开发出游客分流应用系统,从而完成游客分流的智能化服务管理。

数据服务者负责分装初始数据和信息处理功能,并将其注册到景区数据中心,从而为应用系统开发者提供数据服务;信息中心管理者负责对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景区中的所有信息服务都在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应用开发者根据景区管理需要从数据中心调取相关服务,负责完成游客分流服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局部热门景点游客分流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如下:首先购票中心提供给游客携带有RFID标签的电子门票,游客购票时将每位游客的基本信息定制为服务,并将该票务服务信息及时传到景区数据中心,完成对游客信息的初始登记;然后在以上所列容易产生局部饱和与超载的分景点入口和出口处安装RFID读取器,对于像“一线天”这样分叉型景点即出入口相同的,只用安装一个读取器。另外可借助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卫星定位技术,实现对游客的跟踪服务,跟踪服务信息同样定时传回到数据中心。根据以上传回的数据信息,数据中心可以统计到每个景点的实时游客数量。数据中心管理者将获取的各景点内实时游客数量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不断发布到各个路口的LED显示屏上,提示游客主动提前选择最佳的旅游路线,避开即将饱和与超载的景点,从而保证游客游览的质量。由于天柱山东关寨与神秘谷两景点的游览线路构成一个封闭的树叶形状,共有一个入口与出口,入口处需安装一台LED显示屏,同时显示两大景点的游客数量实时信息。当游客到达神秘谷与东关寨入口处时,看到入口处的LED显示屏上分别显示:东关寨景点 “当前游客已达1254人,已饱和”,神秘谷景点 “当前游客达600人,稀疏,可进入”。此时游客会方便正确地选择最佳游览线路与景点。其他容易超载的景点的分流方法可按上述同理操作。

3 结论与思考

具有实践意义的旅游资源空间容量应由旅游资源的供给能力与游客流的实际时空分布特征共同决定,本文利用高等数学构建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天柱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测算模型,测算出天柱山的各资源空间容量,并依据热门景点合理与极限容量值,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出热门景点游客分流服务管理模式,为游客提供及时获得景区内各景点最新实况的服务,方便游客选择最佳的旅游线路和景点,从而实现游客流在景区内提前合理分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将在“智慧景区”的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对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虽然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能够帮助解决景区内热门景点的局部饱和与超载问题,但是仍无法系统长期性地解决旅游时空供给矛盾,终究没有解决黄金周期间景区严重整体饱和与超载的现象。

国务院2013年初发布的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推动了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增加了上班族可自主支配的假期。“带薪错峰休假”一方面可以缓解游客集中于公众假日出行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出游机会,从而很好地解决了 “游客时间分流”问题。通过国家 “游客时空分流”多方面措施的实施,困扰景区经营管理者及旅游管理部门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必将得到有效解决,景区最终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天柱山环境容量风景区
不同时空计算尺度对水环境容量评估差异的影响分析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松花江支流梧桐河COD和氨氮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核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奇峰出云含美意——天柱山掠影
红旗招展天柱山
雨雾中登天柱山
七律·登天柱山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