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们眼中的钟南山

2020-06-01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钟南山禽流感研究生

“在一次哮喘研讨会上,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

批评懒散的参会者:‘谁没有交幻灯?谁交了又没有来?

如果是这样,以后不让他再参加这样的研讨会!”

“在一次元旦晚会上,老师要表演一个斗牛士之舞。他竟然家也不回,天天泡在办公室,反反复复地排练了整整一星期。对于这种别人看来近乎孩童的执拗,他却只简单地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王涛博士说起他的老师钟南山,满脸自豪。

“他和病人间的关系,已远远超出了普通的医患关系”

2001年,王涛被录取为广东省呼吸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2001年,我参加钟老师的博士生面试,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他。听说我从河南赶来面试,他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这么大老远来参加面试,真是谢谢你了。整个面试互动性非常强,一问一答如拉家常……一个没能通过钟老师面试的考生也说,‘能来参加钟老师的面试,已经很值得了。”

“我的课题是肺癌研究,当我把计划书给老师看时,他看完后写了一个四五页的评语,其中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研究肺癌不是我的强项,有时间我会去看看书,补补课。至今我仍保留着老师的这句话,它将成为我毕生治学为医的动力。”王涛说。

“老师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大夫。他认为,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看好病人是医生最大的政治。不管有多忙,每周四下午两点,他必定去门诊给病人看病。因为他看得很仔细,很慢,所以有些病人要足足排队等上一年。”

钟南山专家门诊的开诊时间是下午2时30分,但他的研究生们在1时30分就已经下到门诊室,着手为专家门诊做准备,钟南山也提前半个小时下到门诊室,做门诊前的最后准备。一切就绪后,钟南山和他的研究生长达7个多小时的专家门诊就开始了。从下午2时多一直干到晚上10时,中间一直是川流不息的病人,根本不允许钟南山休息片刻。有一位领导同志看到這样的情况,拉住钟南山的手,感慨地说:“你这半天,抵得上别人一天半呀!”

“有一次,一位老人去门诊看病,恰好碰到老师坐诊。看到病人年老体弱,细心的老师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给老人听诊。他和病人间的关系,已远远超出了普通的医患关系。老师还会定期打电话,询问已经出院病人的康复情况,并据此对用药进行及时的微调。他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会交代学生认真代办。”说起导师,王涛有说不完的话。

只有百余个座位的大教室,竟然挤进了200多名学生

“老师性格比较急,学生平时不大敢和老师说笑。如果我们做错了事,他会毫不留情地训斥我们。老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们做课题研究,幻灯片里的字体、色彩等细节都要求得很严格,方方面面都精益求精。”曾琼对老师的严格认真体会最深,“在一次哮喘研讨会上,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批评懒散的参会者:‘谁没有交幻灯?谁交了又没有来?如果是这样,以后不让他再参加这样的研讨会!”

钟南山至今犹记得他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一位老师说过的话:“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很小的事情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人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情,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很小。”等钟南山当了老师,他终于发现,育人子弟,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他也必须看得很大,因为这是一种责任。

为了学生能在医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赶上自己、超过自己,钟南山乐于给他们培土、浇水、施肥,甘当他们的人梯。他常常为研究生选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指导他们实验,帮他们修改论文。

有一天,一名新入学的研究生提交了一份实验统计报告。那天正好碰上钟南山看专家门诊,他看完门诊后顾不上回家吃饭就回到办公室,为这名研究生审改报告。钟南山发现,该研究生的报告中有好几处比较马虎。这种情况是钟南山最不能原谅的。他把那些马虎的地方一一圈点出来,等出去吃饭的研究生回来后,严肃而耐心地告诫他:科学是来不得半点儿马虎的。然后,钟南山又耐心细致给他提出了修改意见。这名研究生既感激又惭愧,表示当晚就做修改。

这时候,正巧病房打来电话,说有重病号要抢救,钟南山赶了过去。抢救病人花了两个小时,钟南山已是精疲力竭,回到办公室一看,不由乐了。原来那名研究生还没有离去,正伏案修改着报告。钟南山疲倦的脸上绽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忘记了自己还没有吃饭,继续留下来指导学生修改报告。

“对于学生,老师从不肯马虎。大家都知道,非典高峰时,老师没日没夜地埋头工作。但无论如何废寝忘食,也不会忽视学生的课题研究。‘五一期间,老师仅有的半天休息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看到老师慷慨地拿出已经少得可怜的睡眠时间,帮我们反复推敲、指导课题的设计、思路时,那种平凡的崇高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学生陈兴无说,“老师虽然很忙,但仍时常给学院的本科生上课。作为一名院士,这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在广州医学院读书的本科生谈及钟南山,也都钦佩不已。一名学生说,开始听人说起钟院长觉得很遥远,入学后听了他的报告和讲座,才知道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1995年12月26日,学生们从海报上得知他们敬爱的钟南山院长晚上将给他们开讲座,很多人早早就赶到教室。当晚,那间只有百余个座位的大教室,竟然挤进了200多名学生。讲座后,激动的同学们将一张有他们200多人签名的贺卡送给钟南山。钟南山接过贺卡时激动万分,他对着学生大声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师生并肩作战

2020年1月22日,香港医学微生物学专家管轶来到武汉,随后匆匆离去,开始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这距离他和团队率先在果子狸身上找到非典病毒,已经过去了近17年。2004年,由于在非典时期的特殊贡献,管轶和老师钟南山一起成为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主角。

钟南山很赏识自己的得意门生管轶,他曾说:“管轶很聪明,在香港是很出名的一位微生物学家,也是禽流感方面的研究专家,一直在用心探索。”管轶也非常敬重钟南山。

在非典时期,钟南山曾“失踪”38小时,连家人也联系不上。后来才有披露,他当时是连夜去了香港。到香港大学的时候,天色还早,同行的人让钟南山打电话给学生,钟南山说:“还是等一等吧,他们还在睡觉。”为了不惊扰学生们的睡眠,他就坐在车里等。到了早上8时30分,钟南山拿起手机,和管轶通话。当听说老师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而且就在他的楼下时,管轶大吃一惊。

钟南山为非典的病原而来。而寻找病原,是管轶吸取了香港防治禽流感经验的结果。1997年香港出现18例禽流感病人,都以重症肺炎的症状出现。医生们不知感染源自何处,应如何防范。WHO的专家们在香港市场上发现有20%的鸡带有禽流感病毒。据此结果,香港政府下令宰杀所有鸡,几天后,再无禽流感病人出现。非典暴发后,管轶就留意到了市场上的动物。没过多久,他在果子狸身上找到了非典病毒。

非典已过去17年,但一提起非典,管轶一再强调:“钟南山院士比我伟大,他这样的英雄才应该多宣传。他的操行非常可贵,尤其是在SARS期间,不仅是一位好科学家,更是一名好大夫。不是每次喊‘共产党员给我冲就有人冲出来,但是钟南山冲出来了。他那种坚持真理的精神,是我国特别需要的。”

钟南山敢冲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管轶。2003年12月24日,广州又宣布出现一个非典可疑病例,管轶拼命地取标本、做实验,取来了各种动物的口腔拭子、肛拭子以及各种排泄物样本,三个月里他和团队一共取了160多个样本。到了第二年1月2日,实验结果出来了。管轶回忆:“我当时犹豫要怎么把消息说出来,同伴们都鼓励我,要赶紧报告。那天中午,我就给香港中联办的有关负责人曹国英打了个电话,请他马上到我办公室来,因为我有个很重要的情况要报告给国家……那份报告我记得还是手写的。曹国英拿着报告跑步走了。1月3日,廣东省卫生厅紧急请我到广州开会。在会上,大家问我怎么办?我说:‘干掉它!会后广东省领导决定,从1月5日开始之后的一个礼拜,广东统一行动,扑杀果子狸。”

2020年2月18日,医学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了管轶等人的论文,论文提到,在广东、广西截获的从东南亚走私来的穿山甲中,发现了冠状病毒,并且与新冠病毒的相似度在85.5%到92.4%之间……

(责编/陈小婷 责校/兰嘉娜 来源/《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魏东海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我的导师钟南山——门生述说恩师鲜为人知故事》,林洁/文,《中国青年报》2003年6月18日;《管轶——围剿动物流感的猎人》,由珊珊/文,《南方周末》2005年11月17日;《“病毒猎人”管轶:非典不太可能再大暴发》,赵琦玉、陈枫、陈冰斌/文,《南方日报》2013年3月28日;《管轶新论文:穿山甲中发现冠状病毒,与新冠相似度约9成》,李玉坤/文,《新京报》2020年2月20日)

猜你喜欢

钟南山禽流感研究生
最美的等待
钟南山:做诚实的孩子
钟南山
钟南山之歌
禽流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发现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