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抗疫现场与英雄同行 当好党的新闻战士

2020-06-01新华社机关党委

紫光阁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社新华社党组

新华社机关党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华社党组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应急响应机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武汉成立前方报道指挥部和临时党支部,并印发通知,要求各部门各分社党委 (分党组) 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勇挑工作重担,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动员起来。

从华南海鲜市场到重症病房,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到“生命之舟”方舱医院,从社区村塆防控一线到救援物资转运,新华社湖北分社分党组和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在每个抗疫现场与英雄同行,锤炼“四力”本领,当好党的新闻战士。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指挥,充分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去年12月30日,新华社湖北分社第一时间反映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情况。1月6日,成立由分社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报道工作领导小组。1月20日,启动应急报道机制二级响应。1月26日,新华社党组决定,成立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加强应急组织和统筹指挥。

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将士见证记者才扬同志( 右前)“ 火线”入党宣誓。

新华社党组切实加强对前方报道工作的组织领导,派出多批记者驰援一线。党组书记蔡名照、副书记何平高度重视,多次通过视频会议、打电话、发信息等形式,指导部署报道工作和疫情防控,关心一线干部职工安全。总社专门派出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多方筹措药品和防护物资,确保编辑记者和干部职工的健康。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下拨用于慰问“战疫”一线党员的10万元党费,社党组第一时间全部拨付湖北分社,及时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党员干部职工。

总社各编辑部党员骨干积极请战、挺身而出。1月22日,首批两名增援记者抵达武汉。在湖北休假的记者也主动归队、奔赴战场。目前,新华社湖北分社和总社增援人员共约90人战斗在疫情报道第一线,其中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在新华社党组和总社机关党委的指导下,增援前线的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孝感和黄冈两个报道组成立临时党小组。前方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全力以赴、科学有序地做好宣传报道和疫情防控工作。前方同志连续奋战,采写了一大批来自现场、感人至深的新闻作品,为抗击疫情营造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充分彰显了新华人的精神、品格和情怀。截至3月3日,前方共播发各类报道5500多条,单篇最高总采用4127家。

中央指导组宣传组负责人日前到新华社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看望采编人员,转达孙春兰、黄坤明同志的亲切慰问,对新华社疫情防控舆论宣传引导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月17日,新华社党组对前方全体同志通令嘉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抗疫”主战场彰显党的新闻战士的硬核本色

危险面前彰显政治觉悟,越是艰难越能检验党性。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新华社记者不顾危险挑重担,义无反顾当先锋,成为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战“疫”勇士。

湖北分社负责武汉新闻的女记者廖君是第一个发出重启非典研究预警、第一个发出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消息的记者。她是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名医生的妻子。从疫情第一天开始,她就克服家庭困难,和丈夫各自战斗在防疫斗争第一线。在她“面对面”采访的对象中,有3名专家后来确诊感染;为了盯紧重要信息发布,她凌晨设置的闹钟每半小时响一次。

对外部记者王作葵,1月22日主动提交请战书,1月23日到达武汉。他与建筑工人一起吃年夜饭,与环卫工人一道扫马路,用一位位普通民众的故事,展现中国为阻击疫情蔓延而进行的艰苦斗争,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细节,向世界展示真实的武汉抗“疫”图景,告诉世界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1月24日,除夕夜。工作不到4年的摄影记者熊琦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捧着沉重的照相机,义无反顾走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病房,发回一组震撼人心的现场报道《重症隔离房中的除夕》,成为这次疫情中媒体记者进入隔离区拍摄的第一组现场报道,全网阅读量超过两亿。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廖君(左)在武昌医院出镜采访。

钱彤同志大年初二主动请缨抵达武汉。作为总社最早增援的部门负责人,他在选题策划和指挥协调第一线,统筹推出多篇浏览量过亿的重磅全媒报道。在此期间,钱彤同志的父亲在京病危,2月16日溘然离世。他没能赶回去看上最后一眼,而是强忍泪水,坚守前方……

摄影部记者王毓国18年前曾深入阿富汗反恐战场采访。这次,他又坚决要求进入前线。2月18日,他和音视频部记者许杨一起进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危重科病区,仅穿脱三层隔离服,就各需要半小时。傍晚,走出病区,两人的后背已经湿透。

喻珮、饶饶是湖北分社的记者伉俪。疫情暴发后,他们把两个孩子留给父母,双双投身报道一线。记者王斯班在网上舆情传出的第二天,就前往华南海鲜市场实地探访,又多次出入金银潭医院等高风险场所采访,因担心自己携带病毒累及家人,一个多月不敢回家。摄影记者肖艺九,见证了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一个个忙碌的通宵,连熬两个通宵跟随“新生命的摆渡人”,见证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

在党组织的召唤下,在党员的感召和示范带动下,增援人员中的非党员均在“火线”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日前,临时党支部已将在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的5名积极分子发展入党,并举行庄重的宣誓仪式。

党旗,在新华社抗疫报道第一線始终高高飘扬!

猜你喜欢

分社新华社党组
市政府召开党组会议
再创新高
省审计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党组的职责及组织原则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