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20-06-01柳冠中

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类设计

《设计》杂志2019年策划刊载了“中国设计-大家谈”系列访谈,这一批文章的集结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设计界老中青三代学者对于设计的实践与思考,是中国设计行业的—次集体发声。栏目一经推出,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为此,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今年将“中国设计-大家谈”结集出版。这套访谈录分为上下两册出版,囊括了设计行业内一百多位专家学者的深度访谈,可以说是对中国目前在设计产业、设计教育、设计政策、设计文化等方面发展状态的一次整体性的反映和反思。特此集结成册奉献给广大读者,以期得到社会对我国设计事业发展的了解、重视,促使设计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践行“中国方案”的伟大进程中贡献更多力量。

我们的世界仍是人造的世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在有意无意之间改造着这个世界。既然注定如此,那么我们应当努力将世界最美好的精神铸入生活之中,铸入这个由人类不断改造的世界。社会的发展是新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阶段。如同一颗幼芽,新事物的发展需要阳光雨露,需要修剪枝叶。在这个过程中,新事物与现有的社会发展状况不断碰撞、磨合,必定要经历曲折,新事物既要适应社会,又要能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曲折前进。如果随意提出一个思想,社会原有的机制就能容忍,那么这思想绝对不会是新的。我们的设计事业也是一样,不能因为出现摇摆和挫折就退缩不前,必须认准方向,坚持不懈、调整步伐、力争朝夕地走在社会转型的前列。

设计是以人类总体文明对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技术文化的修正,也是平衡人类社会可持发展与人类欲望的扛杆。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警惕商业黑洞和科技光环的诱惑误导我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理解。“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并非13亿人的“物欲”的总合,设计不应当不要沉溺于“无病呻吟”、“抖机灵”式的“创新”陷阱之中,要提倡设计之本,为人民服务,以国家急迫需要為重。我们要淬炼磨砺出能担当“社会设计师”的责任和素质的中国设计师,创造公平、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商业、技术与设计都植根于人类社会的土壤中,都从使用者的生活需求那里汲取思路。这三者均围绕“人类的可持续生存”这一核心,而设计在这三者之中与核心最为接近。商业、技术都掌握着相应的话语权,设计当然应该也是一样。设计不能只是简单的服务于技术或者商业,不能只是为了“功利”,更要对合理、健康.适可而止的潜在需求进行挖掘,思考并展示自身的价值与能量。当技术、商业、设计三者的博弈不可避免,如果设计没有自己的主张,将何以立身?

人类历史中的弯路、错误己证明了忽视设计的教训,坚守理想,跨界合作,定义并引领“需求”是设计的操守。设计必须有理想和野心去驾驭“商业”这匹烈马,而不应安于躺在“商业”的怀里被哺育。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持续的未来。虽然设计仍是新兴的行业,羽翼未丰,但绝不应该在商业前面一味妥协,从宙斯那儿偷来天火不该在设计师心中熄灭!中国设计人才的培育需要有人默默地耕耘,土壤改良好了,设计的根才能深深扎入中国产业的土壤中。坚持下去才能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设计不应该只是商业和技术的工具。它虽然不是生产力,却是解放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商业、科技与设计都可以被视为社会的支柱,但相比较而言,商业与科技都是参天大树,设计却只是幼苗一株。几千年的设计文明几乎都是为权贵服务,空有光鲜的外表,距离大众的生活甚远。人类历史发展至今,设计应当具有用“人类总体文化”修正工业文明的胸怀与能力。

光有“商品”是不够的。就好比一条河流,或者你热爱河流两岸的丰收或者荒芜,或者你热爱在河流上航行的漂泊,但这些都是景色,是“物欲”。你应该体会到河流是生活,有其诞生与死亡,必须透过景色观看到其本质,同时看到它经历的幸与面临的困境。你不仅要热爱河流两岸,还要热爱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热爱河水的生和死,热爱它的养育,还要带着爱意忍受洪水的破坏。热爱宇宙,如同热爱一座神殿和一种秩序。

我们必须克服设计的“世纪病”,克服我们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克服设计中对于“炫耀”、“时尚”、“风格”的追求,对于视觉和器官感觉的刺激,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克服所有这些“病态”的爱好。设计不仅仅是视觉的,也不只是一种语言。她是安静的、单纯的,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一场一场静悄悄生存方式的革命。设计“传达”的“传”仅仅是技能,而“目的”是“达”,是要为大多数民众谋福祉。

比尔-盖茨曾感叹:“现代社会拥有无与伦比的创新精神,而斯坦福大学正处在创新的核心。斯坦福孕育了许许多多的新公司、各行各业的教授、创新的软件和药品。这里的人们对未来充满渴望。可是与此同时,当你去问美国人是否觉得将来会比现在更好,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他们觉得在未来,机会越来越少,不平等现象将越来越严重。”他也不得不承认:“要体验人类社会中真正的问题,而不只是看到调研得到的‘数据。如果创新仅凭市场驱动,我们都不关注不公正现象,那么我们的重大发明将令世界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无论我们掌握多少科学秘密,都解决不了世界上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只是在玩智力游戏。”人类进步的每一个里程碑都是对自我认知水平的否定,也是在不同角度上以不同程度对祖先、权威、功利、已有的“名”、“利”的否定或重新解释。人类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想改造周围的一切,塑造和正在塑造第二自然。随着时代发展频率的加快,越往前走,动量越大,可能遇到的“陷阱”就越多,习俗的惯性、眼前功利的诱惑也就越大。要避免受到“蛇和苹果”蛊惑,学会科学地思考,历史地、系统地、辩证地对自然、对自身进行认识,自觉地从正、反双向反馈来审视已有的成果和观念。

有一次,英国设计委员会的主席来中国讲课。课后有人问,中国的工业设计怎么搞?对方说,那是你们的事,不是我的事。他之后又加了一句,中国现在遇到的问题和发展阶段与西方不同,你们的设计要是把中国的问题解决了,你们就是世界一流!在任何国家,市场经济都无法代替国家战略。每个国家政府都有相关的引导性和扶持性政策。很多发达国家通过设立“设计中心”代理和扶持入政府战略的企业,企业则可以自由选择“市场机制”去生存和竞争。但是,并没有那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完全与国家利益无关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一旦放权,职能就必须浓缩,方向也就必须更精准,才能引导、促进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国的体系。中国的设计当然也是一样。书生意气不可取,中国设计只有靠中国设计师。走自己的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就是一流!

对于未来的中国什么最重要?人才培养。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学校里面教什么?是教知识还是教技巧?教能力还是模式?教“时尚”的东西还是最基础的科学的观念和思维方法?在这一系列争论当中,对“基础”的认识又会有争论。什么叫“基础”?过去的“基础”就是基本功,而实际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是表达“基础”的形式而已。对“基础”的认识,是对“目标”而言的。盖一个土坯窝棚,要挖地二十厘米,素土夯实,砌三行砖,就可以盖土房了,这是一种基础;盖厂房要挖到冻土层以下,再做基础。那么造大桥呢?做超高层建筑呢?做充气建筑呢?造飞机、宇航飞船呢?它们的基础是什么?“基础”的涵义在衍变、在发展。这就必须在目标需求的比较中思考,然后我们就会发现:除了目标系统变化外,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目标所处的“外因”发生了变化,对“基础”认识的评价自然就不一样了。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对“基础”的要求已不同以往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仅靠技巧、技术是不成的,需要有人文科学的基础和方法使技术人才去关心、研究人文相关的知识,这正是过去科技人才最欠缺的领域。会写一手好毛笔字、会电脑、会做计算,那不叫基础,那仅仅是技能基础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获得组织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掌握科学的方法为明确的目标系统服务的基础能力。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再现——“事理学”的系统方法论。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的学科。“理科”——发现并解释真理;“工科”——解构、建构的技术;“文科”——是非与道德的判断;“艺术”——品鉴自然、人生、社会的途径。这些知识都是人类认识的成果,而“设计”则是要做“事”,就好像上述四根支柱是为了支撑“平台”,设计就是为了搭建要做“事”的这个平台,以实现“设计”这个目的,它整合了上述所有因素,去“创造人类更健康更合理的生存方式”,也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智慧所在!

“事理学”是我通过挖掘中国的文化精髓衍生出来的,是典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方法论“。中国古人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师法造化,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实事求是,适可而止;《三字经>的头几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母三迁的故事和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指时代、环境、语境等外部因素对造物、育人潜移默化的作用。

自然界或社会的变化是无穷尽的,任何物种或人造物若不能适应这“外因”的变化,就只能被淘汰。而为了顺应“外因”,“内因”的改变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以“进化”或“突变”来提升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弱的物种会被淘汰,适应能力强的物种才会存活下来。所谓“内因”从来不是主要动力。不管身处哪个行业,颠覆不是从内部出现的,通常是外部推动所致。医药界的创新和发展,并不是医药界推动的;搜索引擎的创新,也不是从搜索开始的。一些一蹴而就的现象和技术,只是看上去很突然,但它其实已经在默默存在、酝酿了很多年。比如VR已经25岁了,只是因为没有满足成为产品的底限要求——“外因”,所以无法进入大众的视线。

任何事物若不能适应“外因”的变化,就只能被淘汰。为了顺应“外因”,改变“内因”——“改良”、“迭代”或“颠覆性创新”就成了唯一的选择。遵循“物竞天择”,依靠“进化”或“突变”来提升适应能力。“衣食住行用交流”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几件事,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这几件事情进行的方式与载体却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来自祖先的创造,研究、认识这个“实事”也就是研究认识外因(人、时间流、空间域、条件),再去组织内因(原理、结构、材料、工艺和形式),“求是”的思维过程,就是在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创造、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再格式化),这就是设计的“思维逻辑”。

蔡元培先生早年创办“北大”时就提出“美育救国”的概念,他希望那种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能够在“精神”上充实国民的心灵。很遗憾,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美的修养并没有随之积累下来。现代社会,人人都浮躁,拼命追求物质,没有时间去感知周围事物的美好。“忙”这个汉字很有意思,其实拆开来看就是心灵的死亡,即使再有錢,物质再丰富,心灵的死亡只会带来更大的空虚。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繁忙社会中,我们应当如何保持一种对美的敏感和追求?美是一种判断,一种选择。在人人都在强调调物质欲望的时刻,美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和难得。美的教育并不一定来自美术馆或者音乐会。如果我们能将美落实到“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四件“俗事”上,反而最为有意义,最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扉。

人类正面临着未来“生存方式”的转型,变革正在酝酿,经济,设计、文化、教育都将发生观念性的革命。显然,我们不能只是沉溺于对祖先生活方式的缅怀中,并美其名日发扬“传统文化”。“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何在?“文化”是地域性、空间性的产物;而“文明”则是时间性、时代性、历史性的概念。跟不上文明进程的民族将被时代列车无情地抛弃。我们无意否定任何潮流,而也更应该关注和思考—下“潮流”的源头和流向。否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每每关注世界的激烈竞争,就会感到芒刺在背,设计如何能够无动于衷?“研究型”、“协同性”、“生长性”的设计将是未来设计的立足之本,设计必须发展成人类未来不被毁灭,除科学和艺术之外的良知、智慧和能力。否则,设计只会沦为金钱和权力的附庸。中国的设计界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之坚持不懈,创出一条通往中国梦的“设计方案”!

柳冠中

2020年4月

猜你喜欢

人类设计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BUBA台灯设计
人类第一杀手
谁变成了人类?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