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影视人才“网感”培养策略

2020-06-01高明珍吴涵程哲玮

戏剧之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互联网+互联网

高明珍 吴涵 程哲玮

【摘 要】“互联网+”时代对影视人才提出了强网感的新要求,影视教育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对接社会需求和业界生态前沿,促进影视教育和影视产业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影视人才;网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144-02

当前,“互联网+”升级发展催生了各种影视新业态和新现象。视频网站介入影视内容生产,影视网络互动更为多元,网络综艺大量分流受众,而IP电影热涉及网文、网游、网剧、微电影甚至音乐歌曲的二度创作等,凡此种种与网络生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给影视业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互联网+”时代对影视人才提出新要求,在影视艺术与技术的核心知识技能之外,对媒介、传播、互联网知识都有掌握的“网感”型人才是影视产业发展最为有效的智力支撑。

一、影视人才培养的“網感”诉求

网感,是对互联网生态的感知能力。互联网有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运作规律,谙熟这种规律并能运用于实际是网感型人才的突出特点。当前影视人才“网感”诉求突出体现在三方面:

(一)优质内容生产对“网感”创意人才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大量涌现,内容生产源头剧增,“内容为王”已升级为“优质内容为王”,而创意是优质内容的核心。如抖音APP、腾讯微视、网络综艺、网剧就是以紧跟网络生态前沿的创意内容赢得受众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影视作品必须从源头创作就紧紧把握网生代受众的审美特性、互联网文化的表达特点、互联网思维的运作规律,创造稀缺的创意内容。随着对优质内容需求的剧增和内容产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网感型影视创意人才需求越发巨大。

(二)网媒传播互动性对“网感”人才的新要求。当前影视传播基本依赖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媒体的交互性极大改变了传统传播线性、单向、受众被动的传播模式,交互性、病毒式、受众本位等成为网络传播的基本特性。互联网技术升级时代,影视文化传播更注重以体验感和互动性吸引受众,弹幕的风行、评论社区的火爆、众筹电影的出现、粉丝经济的壮大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媒介生态下受众的主导性地位,尊重受众、加强互动是影视有效传播的必然策略。熟悉互联网媒介、掌握新媒体特性、深谙互动传播规律的新型网感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三)影视产业化对“网感”跨界通才的需求。宏观上,“互联网+”促进各行业相互渗透,影视与旅游、展览、博物馆、文创、电商等行业交叉融合,“影视+”发展模式极大促进了影视产业化进程,也是影视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然模式。微观上,互联网打通了影视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通道,创作、传播、营销和衍生品开发等每个环节都以融通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影视产业正以一个庞大的文化和经济有机体迅速发展,资本是驱动,而互联网是最重要的推手。互联网背景下,熟谙互联网融合特性、拥有跨界思维、掌握影视产业各方面知识的跨界影视人才尤为稀缺。

二、影视人才“网感”培养策略

针对当前影视业对影视人才“网感”及相应实践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影视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培养目标,明确“网感”理念

培养目标对于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清教育思路、实施教学改革以及形成教育教学特色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培养目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进行适当调整。针对当前影视发展现状和业界需求,影视院校应明确“网感”理念,将媒介素养和互联网知识等内容纳入培养体系,确立以影视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网感”能力培养为补充的新型影视人才培养目标,在突出影视专业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前提下,将对媒介素养、互联网知识、网络创作能力、传播常识等方面的培养纳入相应的课程中,将“网感”能力进行明确和细化,合理构建“培养目标--课程总目标--学科课程的具体目标--教学目标”的层级化目标体系,从而引导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评价方法的具体制定、教学改革的深入展开等,发挥教学目标的引导、激励和衡量作用,促进高校影视人才培养网络综合素质的提升,凸显“网感”培养理念。

(二)构建融合型课程体系,对接网络生态。首先打破教材的学科局限,更新课程内容。一方面积极引入网络前沿内容,如在《视听语言》《影视美学》《摄影与摄像》《特效与包装》等影视核心课程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微电影、IP影视、短视频、网剧网综等新业态、新现象,并大量引入新案例如演技综艺《演员的诞生》、声音竞技节目《声临其境》、网剧《匆匆那年》、网综《奇葩说》、微信视频栏目《一条》《二更》等,将这些收视率高的热播影视作品视听艺术、文案策划、编剧创意、剪辑特效、传播营销、产业化策略等进行评析讲解、项目策划和实践仿作,从理论授课到实践创作保持与学科前沿的对话与互动,多方位深入更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将创意类、互联网、新媒体、文化产业等相关学科知识添加至课程体系中,开设如《新媒体营销》《数字技术应用》《影视文化产业》《数字艺术赏析》等通识课程,丰富学生知识构架,并且有前瞻性地开设一些前沿课程如《数字营销》《网络伦理与公共关系》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前瞻意识及社会视野。

其次,课程体系跨界融合。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过于注重单一学科制教学,培养专业人才大多存在着分工过细、知识体系构建过于片面、交叉学科思考能力不足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应创新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影视创作各环节技能及跨界工作基本技能。一方面要促进影视创作各环节课程的有机融合,学生将专注电影制作的每一个部分,如剧本、摄像、灯光、声效和剪辑包装等,这样可以一专多能、机动换岗,适应影片制作的多个部门。另一方面,应扩大课程体系框架,构建以影视课程群为核心、辐射相关课程群的“大影视”课程体系,如开设与媒介相关的课程如《传播学概论》《新媒体营销》《视觉艺术》《计算机图形》《数字技术与艺术》等跨界课程,各学科课程内容以影视课程为核心融会贯通,促使学生掌握多元的知识,涉猎多个网络学科领域的知识。

(三)引入网络指标,改革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大学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应放在社会大环境中检验,需要社会参与评定和监督,影视人才尤其强调与业界对接的实践性和前沿性,对人才培养质量乃至高校影视专业办学质量的评价必然由校内与校外共同构成,对于影视创作型人才,社会评价更成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构成。

当前影视人才培养应将网络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方面,通过互联网联通用人单位、媒体、学生家长、社会机构以及行业专家等,将这些主体纳入评价活动,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相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方式方面,将学生实践创作和社会化实践反馈数据纳入考核环节,对于实践性课程如《影视短片创作》《影视剧作与实践》《摄影与摄像》《影视创意思维》等可以将学生作业作品进行网络投放,将新媒体互动取得的人气流量、口碑评价、投票评比等量化数据作为评分的指标和依据,构建开放的外部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方面,务必要涵盖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整体上对教学相关各个因素进行评价,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和动态性。

参考文献:

[1]谢倩玮,高明珍.高职院校动画教育创新改革研究[J].戏剧之家,2018(04):118-119.

[2]吴懿凡,高明珍.极简主义风格在手机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9(08):115-116.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