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株洲:以转型升级为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0-06-01阳卫国

中国报道 2020年6期
关键词:清水塘株洲市株洲

湖南株洲:神农城

湖南省株洲市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新,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诞生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290多个“第一”。近年来,株洲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加快建成“一带一部”开放发展先行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成功入选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 “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产业竞争力百强城市”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

株洲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之变,从传统重化工产业为主到中国动力谷“3+5+2”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之变,从“气味常刺鼻,天空雾蒙蒙”到“披上生态绿,迎来株洲蓝”的环境之变……这座老工业城市,用无数这样的“变化”作答,交出一份新旧动能转换的株洲答卷。

自2016年以来,株洲市连续5年共8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通报表彰激励,其中,2019年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推进质量工作获得国务院关于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激励表彰。株洲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和示范样板。

突出清水塘老工业区改造升级,筑牢转型发展新基础

清水塘老工业区曾是株洲工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顶梁柱”,支撑了株洲GDP增长近3个百分点。株洲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之路,大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大气概抓企业关停退出。2014年起,株洲市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打响了总体搬迁改造攻坚战,针对老旧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尤其是像株冶、株化等一批大型重化工企业,株洲着力围绕“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企业怎么搬”的棘手难题,积极创新手段,探索新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完成全区15.1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261家企业关停搬迁,实现老旧产能全部退出,近3万名企业职工实现妥善安置。大手笔抓新城建设规划,株洲市规划建设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2019年,制定出台了《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新城基础设施、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建设任务,着力打造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新样板。大力度抓新旧动能转换。突出以绿色和创新发展为引领,加快老工业区“腾笼换鸟”,以科技园、工业主题园、体验式商业、综合保税区四大板块建设为核心,推动“产”“城”高质量发展。以培育新技术、新产业为重点,积极引进创新引领型大项目,2019年新引进三一集团等战略性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达500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的三一能源装备产业、投资100亿元的绿地滨江科创园等项目全面启动建设。基础配套建设有力跟进,“一桥一塘三路”(清水塘大桥、清水塘城市公园、清雨路、清霞路和株冶路)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

阳卫国市长督导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以构建株洲·中国动力谷“3+5+2”产业体系为核心,株洲市聚焦1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度开发“原字号”,加速三大动力产业发展。着力瞄准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点依托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电机等企业,加快轨道交通装备的智能制造,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通用航空产业,紧扣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和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形成了集发动机研制、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衍生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中小航空发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方面,重点依托北汽、中车时代等骨干企业,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加快高纯金属材料、硬质合金、风电装备、新能源装备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炎帝生物、千金药业、固废综合处理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老字号”,加速传统优势产业提质。推动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中国陶瓷谷”建设为重点,形成集陶瓷材料、陶瓷制造、陶瓷机械、陶瓷颜料、陶瓷商务五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以芦淞服饰产业集群提质发展为重点,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19年,三大动力产业增长35.7%,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航空产业分别增长11.8%、87.5%和110%,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2个百分点。两大传统产业加速提质,陶瓷产品出口份额占到世界的15.3%,芦淞服饰产业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产业集群。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资金支持,2019年争取齿轮箱传动系统研发制造、醴陵市华联瓷业研发中心建设等两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2201万元。

突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汇聚创新发展新动能

株洲市突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交易额占GDP比重跃居湖南全省第一。

株洲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争取并实施国省科技计划项目328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专项7项、国家重点研发37项。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10.6亿元,增长18.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3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0家。大幅提升创新投入。2019年全市研发投入总量达90亿元,占GDP比重3%;财政科技支出达14亿元,增长52%;申请专利9730件,授权528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09件,比上年增加2.45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102项。已建成世界第二条、国内首条8英寸大功率半导体(IGBT)生产线,实现中国高铁拥有“中国芯”;全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时速400公里的永磁牵引电机、时速600公里的长定子直线电机、高性能离心风机、全球首条智能轨道示范线、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发动机、生物医药多肽库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株洲问世。不断完善创新企业平台。成立了以全国唯一的IGBT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代表的7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众创空间25家,建立创业(孵化)基地45家。株洲市成功获批“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国家创新中心”和“功率半導体省级创新中心”,2019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2家,创新平台累计达430家,院士工作站13家。

阳卫国市长现场调研项目建设。

突出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嘱托,株洲市持续推进“碧水蓝天净土”行动,着力加强清水塘老工业区生态环境修复。2013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省“一号重点工程”,株洲坚持一手抓清水塘老工业区的企业关停搬迁,一手抓湘江流域重大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近3年来实施污染治理项目50多个,总投入达200多亿元,完成霞湾港等9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推进污染土地修复及再开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启动核心区2平方公里土壤修复工程。

株洲市深入推进长株潭“绿心”、湘江流域等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控,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42个,持续推动城市环境美化、绿化、亮化、数字化工程,全域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发展环境、生态环境更加优越。湘江霞湾段水质由国家Ⅲ类提升到国家Ⅱ类,主要污染物氨氮、镉、汞,较2011年分别下降了98.4%、130.8%、50%,成为国内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成果典范。

猜你喜欢

清水塘株洲市株洲
牵牛花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槐庭槐花开
——湖南省株洲市秋瑾故居之歌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彩色笔动起来
株洲市:建章立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妈妈和我
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