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抗疫驱动科研攻关 电子听诊服务疫情防控

2020-06-01

广东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听诊器心肺粤港澳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结合国家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组织建设的创新科技平台,旨在推进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团队引进培养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是首批10家粤港澳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由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前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重点开展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知识自动化、智能检测、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及智能服务等研究,实验室主任由广东工业大学谢胜利教授担任。

抗疫前线对医用听诊器产生新需求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广大医疗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投入抗疫一线,全力开展防疫救治工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为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普通发热门诊医生需要及时更换听诊器,实现一人一器,对听诊器产生巨大需求;同时,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由于身穿防护服,无法使用传统听诊器对病人心肺进行听诊,给救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迫切需要研制适应疫情环境的新型医用听诊器。

实验室团队成功研发智能数字听诊器

为帮助解决抗疫一线诊疗需求,由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主任谢胜利教授牵头,及时成立了以周郭许、谢侃、杨其宇、吕俊等为骨干的“科研攻关突击队”,充分利用已有科研成果,全力开发适应疫情需求的医用听诊器。该团队在严格执行国家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方针,紧紧围绕抗疫前线医用听诊器的迫切需求,克服重重困难,抢时复工,加班加点开展技术攻关,在前期储备的心肺音盲信号分离技术基础上,最终成功研制出基于盲信号处理技术的具有心肺音分离功能的智能数字听诊器。该听诊器通过高灵敏度电子听诊头采集胸腔表面心肺混叠声音,通过盲信号处理技术滤除噪声并分离出心音和肺音,再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耳机或后台服务器,医生可在线或离线对病人进行远程听诊,筑起了一道医护隔离墙,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助力。

智能数字听诊

医务人员对智能数字听诊器进行测试

与传统模拟听诊器相比,智能数字听诊器具有以下优势:

(1)无线传输。听诊头和医生听诊端之间采用无线连接,听诊头信息可穿透防护服,满足抗疫一线身着防护服医生的安全使用要求。

(2)声音增强。通过高效噪声抑制方法,增强体征声音信号,可实现嘈杂临床环境下心肺音采集听诊。

(3)存储方便。听诊声音数字化,能够高精度长期保存、远程传输,便于远程会诊、病理分析,可为患者病历大数据库提供丰富的听诊资源。

(4)功能强大。具有心肺音分离、异常心音检测、呼吸啰音检测等智能分析功能,辅助临床医生实现快速诊断。

研发设备经测试展现良好效果

智能数字听诊器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后,通过了多个医疗研究所和医院的专业测试及临床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满足医院临床要求。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中霖医生测试后表示:“该科研产品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需求,能够满足我们对听诊的技术要求,对当前病情防护有帮助”。该院急危重症实验室杨正飞医生测试后表示:“对就医者一人换一次听诊器很不方便,而且成本太大,这款听诊器对避免接触性传染有帮助”。广州市儿童医院柴成伟副教授测试后表示:“这款听诊器不仅满足现在抗疫的需要,而且也是现代听诊器的一个发展方向,尤其是对医学电子资料的保存、远程会诊、偏远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都有重大意义”。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高伟副主任医师测试后表示:“这款听诊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听诊清晰,对临床医生来说更容易获取和分辨对患者听诊内容,使低年资医师更容易进行鉴别诊断工作”。目前,该设备已投入小批量生产,后续将继续加大产能,并推向市场,同时,也准备捐赠一批产品到疫情一线医院,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猜你喜欢

听诊器心肺粤港澳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杀死细菌与病毒—UV紫外线听诊器设计
听诊器设计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