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乡种出一片金黄
——记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自治区劳动模范张继池

2020-05-31谢青夏莫嘉凌

农家之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稻农业

本刊记者 谢青夏 特约通讯员 莫嘉凌

穷则思变,是中国一句非常励志的古训,但对于张继池来说,这是他青春奋斗的书写。家里贫穷,中专毕业后,张继池就去广东打工求“变”,几年后,在家乡田野的召唤下,他返乡创业种稻谷,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种出了一片金黄,被评为“种粮大户”,当上了自治区劳动模范,成为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他是怎么“变”的?

张继池在栽插新引进的水稻品种。

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1985年7月,张继池出生于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龙井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2000年,他考上贺州市民族旅游艺术职业学校,上学第一年的生活费和学费全是从亲戚朋友家借的。自上学第一天起,他就有一个强烈的念头:要自己挣钱,把这笔钱还上,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因此那三年时间里,他实际上是半工半读,课余时间几乎都用来打工挣钱,不仅还掉了那笔“上学债”,还解决了后来的学费和生活费,甚至还可以补贴家用。更大的收获是,穷则思变这一理念,那三年里就在他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

2003年中专毕业后,张继池去了广东打工,从事的是和自己刚学过三年的旅游专业。那个时候的旅游业正旺,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与聪明智慧,开始的几年他干得顺风顺水,收入也节节上升。可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对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市场低迷,使得他的收入也直线下降。还要不要留在广东继续干下去?正当彷徨不已的时候,2013年11月,他回乡参加了贺州市平桂区农业部门组织的阳光工程培训和学习,通过学习,认识到农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广阔农村大有可为。因此他毅然响应政府的号召,携女友返乡创业!

结婚后,夫妻俩谋划着如何创业。俩人在与父母和兄弟商量过后,决定还是从当地农业最传统的行当干起:种稻谷!说干就干,全家总动员,分别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请乡亲们把土地租给他们种,好不容易租到了100多亩地。2014年,张继池就开始领着全家人在这一百多亩地里种起水稻,还下了血本买了一部手扶式拖拉机,请了三十多位乡亲帮工,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那一年,育秧插秧,犁田耙地,施肥打药,收割打谷,张继池和家人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全都在田间地头奔波着,那累那苦,用张继池的描述是:“吃饭手在打抖,走路腿也打颤”!

可是,如此玩命的拼搏,换来的却是一盆冷水,从头到脚泼了一个透心凉!由于天气原因,也因为自己缺乏足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年的稻谷收成极差,他在广东打工攒下的资金全部投进去打了水漂,还亏了十多万元!面对这一挫折,他的父母都产生了不满情绪,埋怨他为什么要放弃广东的工作回家种田,为此和父母闹得很僵;家里也没了什么经济来源,他的妻子无奈重新出去打工补贴家用。他自己也有一种很强烈的挫败感,之前那种想在家乡大干一番事业的热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但一想到租乡亲们的田地,一签就是好几年的合同,如果自己就此撒手不干了,岂不是让乡亲们跟着自己受损失吃了亏?他心想:不行,我要继续坚持干下去!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迷茫之中,张继池想到了政府,因此他骑着摩托车从村里来到县城,来到了当时的县农业局寻求帮助。县农业局给了他大力的支持,一位即将离任退休的老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还指派了一位工作人员具体指导帮助他。那位大姐不仅向她讲解了很多农业生产的科技和管理知识,甚至在知道他想买农机、但是缺乏资金时,马上带着他去农机店,帮他向老板做担保,让他有多少钱先给多少,剩下的他日后赚了钱再补上,他当时就买下了一部中型拖拉机和一部手扶插秧机,高兴而归。

有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张继池重新燃烧起继续创业的热情之火。2015年,他虚心向本地农业技术人员请教,边干边学习水稻种植科技和管理知识,加上两部新买的农机投入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产成本大为降低。历经艰苦拼搏,这一年张继池获得了成功,仅靠种植水稻家庭年总收入20万元以上,位居全村第一。2016年,他把水稻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50亩,之后又逐年增加,直到目前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了470亩(双季稻计),亩产450公斤以上,粮食产量达250多吨,除少部分用于自食外,其余全部出售给国家,仅2019年,销售给本地粮站就多达250 吨。2015年、2018年,他被评为广西种粮大户;2019年获得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

乘着科学的翅膀飞翔

总结2014年创业的失败教训,张继池认为自己最主要是吃了缺乏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的“亏”。为此这些年来,他除了虚心向本地农技人员请教学习外,还寻找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农业科技知识培训:2016年参加自治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获中级证书;2017年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及广西大学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2019年参加广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领头雁”培训,以及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和云南大学研修班……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现代农业科学养料,武装自己的头脑。

就这样,张继池边干边学,学以致用,并且大胆实践探索,乘着科学的翅膀,成为了当地科学种田的行家里手。他非常重视选种,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深两优5814、五优华占、隆两优华占等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并且抢农时抓种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并大力推行水稻高产攻关栽培等先进的农艺措施,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平均亩产增产幅度为10%,增产的同时也提高了稻米品质,他生产的高产优质大米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他还大力推行秸杆还田,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种粮成本。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他在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每年将收获后留下的秸杆就地粉碎还田,这样既疏松了土壤,避免耕地板结,同时腐烂的秸杆可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从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此外,他非常注重科学利用土地,每年除种水稻外,凡是能利用的田,都种上莴苣、甜菜等冬菜和绿肥,不让土地闲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张继池科学种田的经验,也在村里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和示范作用,大大地促进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生产大局,为本地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张继池的科学种田意识,还体现在他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与应用。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为解决水稻收割时节劳动力严重匮乏和农机具紧张的矛盾,也为了自己农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他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建设。2014年在失败亏本、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他主动找到当地农机部门积极购买农机具,利用农机具开展规模种粮,大大提到了种植效率。根据农机部门给出的意见建议,这些年来,他通过自筹资金,先后购买了适合田间机械作业的大中小型农机具10多台。目前他的水稻生产作业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增强了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成为了当地农业机械化示范标杆之一。

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积极实践探索,张继池摸索出了有自己特色的科学种田路子,从当初回乡创业时的“种田盲”,逐渐成长为科学种田能手,还被广西大学现代青年农场主聘任为创业孵化导师。

“龙腾”而起,才是他理想实现之时

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那个当年穷得靠着借钱读书的张继池,实现了自己个人富起来的愿望。但是在他眼里,个人的富裕只是他理想的起点,他理想的终点是:带动身边的人一同致富,带给更多人幸福和快乐。张继池离乡在外漂泊多年,对于村里很多年轻人不愿在家乡创业就业,选择出外打工,在外受苦又不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他既理解,又非常痛心。他自己富起来后,很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一同致富。所以当农业部门建议他建立合作社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响应了。但是合作社的建立一开始很不顺利,很多农户对参加合作社心存疑虑,采取观望态度,张继池逐家逐户地去动员,苦口婆心地讲政策,讲好处,讲道理,但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参加合作社,所以他们贺州市龙腾种养专业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成员仅有五个农户。

虽然一开始参加的人不多,但张继池心想,既然他们信任我,愿意跟着我干,我就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带领他们干出名堂来!没有合作社运作和管理知识和经验,他就走出去学习,回来再应用于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实践上。经过他和合作社成员们的共同努力,合作社各方面逐渐完善建立起来。合作社制定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他们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五个统一”生产操作规程。2014~2015年度,他们合作社通过在沙田镇 500多亩地的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统防统治等专业技术,实现年生产水稻150 吨,总产值4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400 元,实现了优质双季水稻种植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预期目标,并成为平桂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随着合作社各项事业的红火发展,成员们一个个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生活水平明显变好了,村里的其他农户看被这样的变化感染了,从一开始的不愿意,到后来陆续主动来要求加入合作社。目前龙腾种养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现有工作人员15人,拥有固定资产5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流转土地面积达300亩,辐射带动和服务农户多达40 余户。2018年,粮食(水稻)产值为80万元,纯利润高达45万元。合作社基地主要分布在平桂区沙田镇龙井村与马东村近40个农户,成为了平桂区流转经营土地面积较多的专业合作社。张继池个人2020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获得第二十四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

龙腾种养专业合作社“腾飞”之际,才是张继池人生理想实现之时。在谈到建立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致富时,他说:“在我最困难无望时,特别是2014年亏本的那个时候,自己几乎放弃事业了,是平桂区政府、平桂区农业农村局以及乡亲们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扶着我重新站了起来,我要用自己绵薄之力,帮助家乡更多的人一起富起来,回报社会”。感受最深的就是同村的岑家育,他们家原来穷得和父母兄弟一起十几个人挤在一栋自建房里,生活十分不便。后来跟着张继池一起加入合作社发展,在张继池的大力帮助下,岑家育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今的他,建起了自己的房子,带着老婆孩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不必再和父母兄弟挤在一间房子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类似岑家育一样的农户还有很多。

在谈到国家今年启动的乡村振兴战略时,张继池满怀憧憬地对记者说:“我希望我们的乡村能成为乡村振兴蓝图里面闪亮的一角。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我们的合作社,携手发展,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上去了,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水稻农业
什么是海水稻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