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准备好了吗?

2020-05-30《中国自然资源报》报社

辽宁自然资源 2020年3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

多国山火蔓延、极地冰川融化……气候变化正在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导致气温上升,其后果是极端天气加剧、生态灾难频发。有统计显示,过去130年,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0.9℃~1.5℃,幅度高于全球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冰川、冻土和海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系统面临威胁,海平面不断上升……

气候变化将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哪些深刻影响?我们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公众又该如何行动来应对这场输不起的战斗?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两场大火格外引人关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大火,可能使这片“地球之肺”遭受无法弥补的损伤。而澳大利亚山火绵延数月,过火面积超过5.25万平方公里。在这些灾难背后,有着一个人们已不再陌生,但仍未有足够认识的现象——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火警数据库的预警信息显示,2019年热带太平洋及北大西洋的海表温度高于2001年至2015年卫星火灾观测期间的平均值。

“睡在泰坦尼克号的躺椅上”

“未来10年的全球五大风险首次全部与气候变化相关。”这是2020年伊始,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所警示的。极端天气事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失败、重大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受损和生态系统崩塌、人为环境破坏被认为是最可能发生且产生严重影响的全球性风险。

“气候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各国的应对速度,全球应紧急行动,阻止气候变化的‘灾难化’发展。”2019年 9 月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说。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全球灾害性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2019年7 月,全球陷入高温炙烤,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C2S)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2019 年 7月比史上最热月份 2016 年 7 月的温度还高出0.04℃。世界气象组织(WNO)称,2015年-2019 年很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 5 年”。数据显示,8月1日格陵兰有 120亿吨冰融化流入海里,创格陵兰冰川单日融化最高纪录。

中国气候变暖趋势同样明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受影响国家之一。2019年 6 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更新了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评估结果。结果显示,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最近 60年,平均每10年约升高0.23 ℃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年降水量也呈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但各区域之间差别较大,极端低温事件频率显著减少,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加,极端强降水日数和降水量也有增多增强的趋势。多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未来不同时期中国年平均气温将持续上升,极端强降水事件在多数地区可能会增多和增强。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窗口期’只有10年左右,如不迅速行动,无异于‘睡在泰坦尼克号的躺椅上’。”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警告。

资源负债下的发展

气候变化的形势不容乐观,将对世界和我国资源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世界资源研究所于2019年发布的报告称,气候变化正造成湿润地区更加多雨,干旱地区更加干旱。预计到 2050年,洪水将影响全球16 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 20%。而受到土地退化、沙漠化以及干旱影响的人口数量大约为 18 亿。中国极端高温与极端降水事件增加会面临洪水与干旱现象同时增加的挑战,影响农业生产以及生活安全。中国大部分城市防洪设施仍需加强提升,农业生产在防旱防洪方面投入需要提高,一些地区和城市水资源缺乏,应该未雨绸缪,在基础设施方面安排长远规划和持续投资,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正在使陆地资源承受巨大的压力,加剧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影响粮食安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9年在日内瓦发布题为《气候变化与陆地》的特别报告同样发出了警报。

报告的主要作者协调人之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贾根锁表示,陆地是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气候变化会改变陆地的森林和植被覆盖、农田的生产力、草地的产量,以及湿地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反过来,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变化则会作用于碳收支,以及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影响气候变化。

报 告 指 出 , 在 1961~2015年间,全球土地退化的面积增加了300%。对全球、区域和各个国家而言,土地的总面积是相对固定的,假如大片的土地由于荒漠化、肥力下降而无法耕种,势必就会使余下的可用农田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得不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以满足增加人口的基本需求,因此报告提出,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与粮食安全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和不可分开的。

报告同时指出,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使用占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23%,而天然陆地所吸收和储藏的二氧化碳,则相当于化石燃料和工业排放的近1/3。“不加规划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比如森林砍伐和农田开垦,从碳收支的角度来讲,相当于减少了碳储藏的潜能,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而这一切对严重依赖资源发展的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灰。普华永道近期发布的《新自然经济报告》显示,全球大约有价值44万亿美元左右的经济适度地或者高度依赖于大自然及其相关服务,其规模超过全球经济总值(GDP)的一半。如何走出困境,需要全球积极行动。

理想的低碳生活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如何让公众从不够低碳走向低碳,沈重畅想了一种生态缸的理想模式:“所谓的生态缸就是我们搭建一个生态系统,如同一个鱼缸,配置好所有的东西,它可以进行自我循环,从购买、使用、回收到再生产这个过程中,构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生产系统。

中国全力应对气候变化

为减少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国际社会于 2015 年达成了《巴黎协议》,其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2 ℃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1.5 ℃之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作为《巴黎协议》缔约方之一,中国积极响应,在调整产业结构、节能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低碳试点和地方行动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过去20年,中国累计节能占全球58%;截至2018年底,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已经下降了45.8%,提前两年实现了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3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占到了全球的50%,还在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及其影响机理开展了研究。同时,注重加强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制度建设,强化风险形势研判,组织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夯实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

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我国推出一系列举措,发展多种清洁能源。2018年,自然资源部初步建成京津冀地热资源梯级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现首期280千瓦地热发电和3 万平方米建筑物供暖两级综合利用,形成了京津冀深部碳酸盐岩热储高效利用新模式。2019年,自然资源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青海共和干热岩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

应对气候变化,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是根本。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同时,启动编制《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确定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14 个,通过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实施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在海洋方面,我国正在强化海洋适应气候变化的制度建设;加强沿海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防潮工程,提升海岸带和沿海生态系统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加强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岸带侵蚀等海洋灾害的立体化监测和预报预警,海洋灾害预警发布频率显著提高。开展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实施红树林修复和滨海湿地修复项目。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促进沿海岸线和海岛海域生态功能恢复。

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特殊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持续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珠江流域及沿海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2018 年,中国共完成造林 726.7 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 22.96%,森林蓄积量达 175.6 亿立方米,成为全球绿化面积贡献最多的国家。

同时,我国还增加耐火、耐旱(湿)、抗病虫、抗极温等树种的造林比例,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培育经营模式,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火灾、有害生物入侵等森林灾害的监测防控力度,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韧性。

此外,我国还努力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持续加强湿地保护和荒漠化治理,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制度,开展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沙区物种保护、荒漠化动态监测和退化土地植被恢复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走向低碳仍需排除诸多困扰

气候变化需要大家都行动起来,差不多90%的人都称自己对于气候变化很关注,但是又觉得这是离我们特别遥远的一个威胁。从关注到行动,中间到底隔着什么?这是能源基金会传播总监荆卉心中的一个疑问。

对此,能源基金会与南方周末联合发起了一个调研,从衣、食、用、行等方面解析居民家庭低碳消费形态与低碳生活方式。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在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抽选3500份生活人口样本进行定量调研,并在北京、杭州、海口、武汉四座城市进行了8场定性调研。

最终出炉的《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调研报告》得出结论,公众对于“低碳”这个名词的熟悉度和认同度都很高,41%的受访者认为低碳可以“减少浪费”,但是对于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公众似乎莫衷一是。

这说明什么呢?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沈重认为:“一方面,可以看到公众的低碳意识基本面是向好的。但另一方面,在具体怎么做的层面还有偏差,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公众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但是不具备相关知识。”

“从传统粗放的发展到慢慢精细化的发展需要时间。正如我国一些城市正在进行的垃圾分类,刚开始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或者有一些难度,但是整个趋势是不可变的。”沈重说。

报告还显示,网购的便利和快捷催化产生了 36%的不必要购物。

“这显然是不够低碳的行为。”荆卉说,“低碳消费、低碳生活应该包含减量、提升能效以及模式转化。减量就意味着物理量的减少,我们是不是可以少开一天车,减少食物浪费,节水节电等等。”

此外,从调研报告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节能标签对于公众行为的选择十分重要。“碳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碳价值观、碳辨识、碳行动、碳选择、碳影响。在碳辨识方面公众还有很多困扰,我们希望像节能标签这样的标识和标准化的系统能够帮助消费者进行更好的辨识。因为如果没有一个碳标签,公众很难分辨这瓶水相比于那瓶水,碳足迹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荆卉说。

沈重认为,理想的低碳生活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如何让公众从不够低碳走向低碳,沈重畅想了一种生态缸的理想模式:“所谓的生态缸就是我们搭建一个生态系统,如同一个鱼缸,配置好所有的东西,它可以进行自我循环,从购买、使用、回收到再生产这个过程中,构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生产系统。对于公众来讲,就算不认识或者无法辨识具体的碳排放,但仍然能做出低碳行为。我们期待未来的理想模式就是没有高碳选择,你选什么基本上都是低碳的。”(中国自然资源报)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生态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